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 > 第110部分(第1页)

第110部分(第1页)

决战之前,陆康必须安排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安排好家族的去向。陆家人都跟着陆康来到了庐江,现在他们必须要回到祖籍地吴郡,而且回去要处理搬家后的事情,家族里上上下下也都需要人负责。可是,谁负责这一大摊子事情呢?

当陆家的一把手,甚至需要县长的才能。陆家是江东字一号世家,牌子老,名气大,认可度高,实力强。“张、朱、陆、顾”,《世说新语》将陆家列为吴郡四大家族之一。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里写道:“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虞魏之昆,顾陆之裔。”左思的排行榜上,吴郡四大家族是虞、魏、顾、陆。这两个排行榜,对陆家和顾家都没有异议。而陆家和顾家又是姑舅亲,强强联合,江东巨无霸。从陆闳担任汉光武帝刘秀的尚书令开始,陆家世世代代有人做官:陆闳算是第一代;第二代陆稠担任广陵太守,陆逢担任乐安太守,陆褒没做官,但是他比两个哥哥还牛,官府多次征辟他,他总是不理睬。第三代陆纡担任城门校尉,陆康担任庐江太守;第四代陆骏官至九江都尉,陆绩虽然这时因为才七岁没有做官,但是因为偷了三枚橘子早就成了神童;第五代陆逊,这时十一岁,也小有名气。陆家出官,更出书生。“(顾邵)与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风声流闻,远近称之。”《三国志》在为顾邵立传时记下的这段话,可以算是为江东超级书生的颁奖词。一等奖“双黄蛋”,陆绩和顾邵并列;二等奖“三胞胎”,陆逊、张敦、卜静。陆家占了两个席位,而且顾邵是陆绩的外甥,那陆家可以算是2。5个席位了。钟鸣鼎食之家,一个比一个牛,家族一把手要是没有足够的威望,可是不好当的哦。

陆康把家人集合起来,把他选定的一把手陆逊推到前面:“就是他,从今以后,所有人都得听他的。”七岁八岁狗也嫌,陆绩跳了起来,指着陆康推出的人,说:“让我侄子管着我?”

陆康冷冷地看了陆绩一眼:“要不是那三枚橘子,我家也不会被袁术盯上了。”这样说当然夸张过度,但是能起到教训陆绩,树立陆逊权威的作用。

家族的船出发了,陆康站在岸上向船头的陆逊挥手告别,心里却直打鼓:这个十一岁的孩子,真的能肩负起重任来吗?让陆逊做家族一把手,其实是陆康的无奈之举。别看陆家家大业大,真摊上事儿,人还真不够用。现在是第三代当家,领导核心是陆康,独苗,陆逊的祖父陆纡早就死了;第二代不是老了,就是死了;第四代陆骏,名字确实不错,骏马啊。可是,他却像骏马一样迫不及待地奔向了生命的终点,在这里顺便交代一点,陆骏就是陆逊的父亲,他一死,年幼的陆逊成了孤儿。本来第四代还有一个人,但是这人太小了,只有七岁,比第五代核心陆逊还小四岁,这就是怀橘陆郎陆绩。

远帆碧空尽,江流天地外。陆逊走远了,家族走远了……陆康拭拭眼角的泪水,他黯然神伤:天下都将不保,何况一个家族呢!

忠,是陆家的标签。《世说新语》评价吴郡四大家族时说“张文、朱武、陆忠、顾厚。”意思是说张家出文人,朱家出武将,陆家出忠臣,顾家出忠厚人。陆逊,就是在忠臣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可惜的是,忠臣易做,明君难得。

在坚守了两年之后,数重包围之下,庐江粮尽,城陷。孙策也知道陆家不好惹,没怎么难为陆康,任他而去。陆康一下子崩溃了,病倒了,一个月之后,溘然辞世。陆康死了,但是陆家忠烈的书生精神却没死。陆绩,陆逊,从陆家走出的书生,还要在这个乱世一条道走到黑。

陆康的葬礼上,陆家人都在咒骂一个人的名字:孙策。要知道,陆康是在孙策的围困两年之下而死的。

可是,陆家人很快就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恨。

弗洛伊德理论下的陆逊——

孙坚死了,孙策比孙坚还英雄;孙策死了,孙权比孙策还英雄。孙家在争霸接力赛中渐渐胜出,终致在江东一骑绝尘之势。江东,彻底成了孙家的地盘。江东陆家要想不为陆康陪葬,就必须忘记仇恨,最起码要做出忘记仇恨的样子。

再说,孙策一直声明他是无辜的,给朝廷上表说他攻打陆康,是为了从袁术手中要回父亲的部队。袁术称帝后,孙策及时公布了一封绝交信,与他划清界限,并且接受朝廷任命,加入到了讨伐袁术的斗争中。

“孙家已经效忠朝廷,要是我们再与孙家为敌,那就是叛逆了。”陆家人这样要求自己。既然恨不起来,那就爱吧。于是,陆家接受了孙家,并开始为孙家效劳了。早在200年,十三岁的陆绩已有资格列席孙策的高峰会议。一次,孙策召集张昭、张纮、秦松等高级幕僚开会,讨论江东的发展规划问题。张昭、张纮、秦松等人都是早就天下闻名的谋士,他们一致认为天下大乱,应当用暴力来平定天下。陆绩坐在最下面,远远地大声说:“过去管夷吾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现在你们这些人,不讨论如何用道德感化的方法来安定天下,却宣扬武力,我虽然是个孩子,还是感到不安。”张昭等人纵然见多识广,仍然为陆绩的理论水平感到惊异。其实,陆绩说的什么道德感化,只是书生一厢情愿的经天纬地的利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军人认为军事强国,科学家认为科技兴国,运动员则说体育是国家名片,而书生则认为道德和文化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

可是,这是一个血腥的时代,决定话语权的是暴力。只有为暴力助力,才有可能得到重用。例如诸葛亮,他在隆中对里为刘备发展暴力出谋划策,刘备对他的器重信任便超过了对关羽和张飞。陆家一时间还不能完全接受武人出身的孙家,在书生的印象里,武人是社会肌体上的毒瘤,正是因为武人的张扬,书本上的社会正义才被打破。因此,陆家人一开始没跟上孙权的争霸步伐。

孙权则想:“哈,让这些书生做点缀,就能落下重用贤能的好名声。”于是,他让陆绩担任奏曹掾,负责上奏公事,让陆逊担任令史,负责拟定公文。既不在决策层,也不在执行层,陆家的书生都被安排在后勤层。和陆绩13岁就能出入孙权将军府相比,陆逊更惨一些,他21岁才被任用。

“这是一个侮辱性的任命啊,”陆绩向陆逊私下抱怨说,“他居然敢给我家安排令史的职位。”做官是祖坟上冒青烟,但是做令史却是祖坟上冒黑烟。令史负责抄抄写写,在今天也就相当于一个电脑打字员,身份低下,为士人所不屑。曾任汉朝大将军的梁冀为了侮辱名儒刘常,就给了他一个令史的差事。奏曹掾和令史这两个差事,当然不能让陆绩满意,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把三枚橘子揣在怀里的孩子了。

陆逊淡然说:“总比杀头要好。还记得盛宪吗?”盛家也是江东大族,盛宪名气最大,但是他从孙策时代就不肯为孙家所用,那时孙策就想把他杀了,没想到有人更早杀了孙策。

孙权掌权后,孔融判断他一定会杀盛宪,就急忙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请求派人去江东征辟盛宪。朝廷使者见到孙权后,孙权很配合地让盛宪出现在曹操使者面前,曹操使者连连摇头——盛宪已经不能为曹操做官了,因为死人是没法做官的。孙权听说曹操要征辟盛宪,早就抢先一步杀了盛宪。连朝廷都保护不了一个书生,你陆绩有什么可抱怨的,你偷橘子没人管,但是不为孙权做官,可就要掉脑袋了。

和陆绩相比,陆逊更多地考虑生存问题。根据世界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童年阴影理论,压力之中的人们常常会因为自身防御功能而向早年退化,深层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回到童年,像孩子一样生活,因此童年期间的思维常常影响成年后的行为和思维,也就是说,人一辈子都走不出童年阴影。陆逊早年丧父,这个本来该在父亲呵护下的孩子,在盘根错节的大家庭里,却要努力地寻找生存的途径。陆绩被陆康领着,在袁术那里偷三个橘子,袁术会对陆康说这孩子真聪明,但要是陆逊偷拿了人家的东西,人家可能就会说:“唉,有娘生无爷教的孩子,就是容易学坏啊。”

如何才能生存,如何才能立足——这是陆逊从小就考虑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因为自我保护机制,童年创伤大多被压抑到潜意识区域,在遇到压力时,这些潜意识就会影响人的思维和情感。来看看陆逊是如何突破职场临界点的,我们就会知道这一观点还是有根据的。

21岁才被安排了一个祖坟上冒黑烟的差使,陆逊始终得不到提升,可能是到了轮岗的时候,孙权又把陆逊派到海昌县做屯田都尉,屯田都尉就是农业局长,但是陆逊又被另外安排兼管县里政务。要干县长的活,却只给了一个农业局长的乌纱帽儿,这个任命有点欺负人。更欺负人的是,海昌县连年亢旱,饿殍遍野,陆逊接过来的是个烂摊子。没办法,那些有油水又工作清闲的县都被跑官买官的人弄去了。

一踏进海昌县,陆逊就愣住了。一个个的饥民,形容枯槁,用发亮的眼睛盯着陆逊。诡异的是,饥民满脸菜色,肌肤干枯,神情黯淡,却有这么发亮的眼睛。陆逊懂得,那发亮的,正是求生的欲望。“这些饥民,该会如何痛苦呢?”陆逊想。在那个大家族里,孤儿陆逊养成了做事前先考虑别人感受的习惯,现在,他在体验着百姓的感受。

孙权得到报告:“海昌屯田都尉打开官仓,赈济贫民,获得了百姓拥戴。”

孙权说:“就该以民为本嘛。”他私下里却想:分给百姓粮食,这是傻子也会做的事,征粮才是本事,海昌屯田都尉肯定是书生!

孙权得到报告:“海昌县屯田都尉扶持农桑,惠泽黎民,百姓都说遇到了一个好官。”

孙权说:“为官当如此嘛。”他私下里却想:这个年头,劝农扶桑十年,不如东征西讨一年收获大,海昌屯田都尉果真是书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