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分疲惫,几分嘶哑,更有几分坚定的声音还在从那窗户外袅袅传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李易来到院子里,但见静璇打坐在窗台不远处,一手捏着法诀,一手握着寒玉拂尘,正在念念有词。
虽清丽的容颜,亦难掩满脸的憔悴,静璇身上的缁衣血迹斑斑,甚至还有着几处破损,想来昨日打斗时的那套衣裳还不曾换下。
见得李易出来,静璇略有些迟疑,还是停止了念经站起身来向着李易行礼道:“南无阿弥陀佛,李道友安好。”
一袭娉婷的身影被阳光映在窗户上,似乎洁白窗纸上的印花,美丽而宁静。李易见得静璇平素明媚的双眸中布满血丝,心中怜惜无比,一时间没有说话。
“李道友于贫尼有救命之恩,贫尼本当先来拜谢李道友,只是贫尼心想,那些枉死的善男善女们若不早早超度,化解他们心中的冤孽,怕是早晚要变成孤魂野鬼或者是凄魂厉鬼,是以贫尼才斗胆在广场上超度完毕后才来面见李道友,还望李道友莫怪”
静璇朝着李易深深的鞠了一躬,继续道:
“李道友乃是道教名师高徒,本有师门中千般法门化解业障,用不着贫尼多生事端。只是贫尼昨夜到此时,在窗外感觉到李道友似内心不甚祥和,是故斗胆为李道友念起《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了诸佛菩萨与地藏菩萨的对话,传闻颂念此经能让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迷途者脱离苦难,悟得真谛。
听得静璇之言,李易回想起昨夜自己被困于方寸之间的种种,暗道在自己凶险之极的时候,那道呼唤自己的声音以及牵引自己的金光,怕就是静璇以大法力在颂读《地藏菩萨本源经》了。
佛道殊途同归,皆是出世之教,静璇之诵经,虽无法在修为上相助李易,却是在心神上让李易宁静下来。而所谓的走火入魔,正是心神上意念的无法集中,而导致修行出了岔子。
若无静璇在外替自己安定心神,这回定然是在劫难逃了。没想到昨天下午才救了静璇一命,晚上就被静璇还回来了。李易心中感动,向着静璇还了一礼,道:“昨夜小道修为突破,几欲走火入魔,师太救命之恩,小道铭记于心。”
静璇闻得李易此言,打量着李易一番,喜道:“李道友神光内敛,气机暗藏,果然是修为更上一层楼了。”
静璇口中如是说,心中想的却是:李道友果然与我佛大有缘分,如此紧要关头,聆听我佛真言方得功成,可见冥冥中亦有定数所在。
才想着,静璇顿觉得心胸中气血翻涌,脑海中一阵阵眩晕感觉传来,静璇暗叫一声不好,紧接着眼前一黑,直挺挺的向着李易倒过来……
………………
呃……这个,老树发新枝,枯木再逢春。也算喜事
第二章 游历 第二章七一节 苏媚见闻
第二章七一节 苏媚见闻
太阳才刚露出脸来,尚未散尽清晨的雾霭,街上的行人逐渐多起来,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昨日在滕王阁广场上发生的那场惨剧似乎并未给大家带来太多的影响,生活依然在继续,该怎样便怎样,不过是给大家在茶余饭后又添加了一笔谈资。
突然喧闹的大街变得安静下来,人们纷纷抬眼向着街头望去。
薄雾靡靡中冉冉走来一位少女,白衣洁净,不染尘埃。如明珠一枚,散发着淡淡华彩,遗留在红尘俗世中,怎么也掩不住其造化之钟灵。
世间万物,在这一刻恍惚间都成了一个背景,只是为了衬映。
苏媚满腹心事的在大街上游荡,豪不察觉众人的目光,自与李易相处以来一直乐而忘忧的九尾灵狐,此刻心中却有着一种自己说不出也道不明的烦恼。
………………
“呦,小娘子一人徘徊,好生孤单,何不与本公子去饮上几杯,也好乐呵乐呵”
一道突兀的声音惊入苏媚耳帘,苏媚皱眉望去,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信步走到了一座名唤怡红院的**楼之前,上午前来逛**楼的人并不多,倒是有着一位浪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