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嫡长孙七叔长宁十四岁发生了什么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她的目光又落在纸上。杜少陵,第十八名,籍贯北直隶顺天府。

杜少陵的父亲杜大人是礼部侍郎,其实在榜刚出来的时候,就知道儿子榜上有名了,而且名次还不低。他却没说,等着捷报传到家里,杜家上下才是一片高兴。杜少陵知道自己是十八名,同宾客说笑。然后就被父亲拉去拜了祠堂。

杜若昀却还想着赵长宁的名次,差了小厮出去打听。

结果不一会儿小厮就跑回来,捷报已经传完了,排名靠前的那几个人现在大街小巷都在议论,他出去一打听就知道了。回来就给杜若昀行礼:“……小的还没去礼部,在巷子口的山东会馆就听别人说了,赵大公子这次得了第二,现在大家都在议论他呢!”

那个人他……得了第二?

杜若昀一瞬间呆住了。她虽然惊讶,但是惊喜更多,又问小厮,“当真,你可听清楚了?”

“妹妹,什么当真?”杜少陵从她背后走过来,“你站这里做什么,风口冷,回花厅去吧。”

“哥哥,他……赵大公子得了第二。”杜若昀颇为高兴地同哥哥说,“他竟然不声不响地得了果然第二!现在大家都在议论他呢!”的确现在议论赵长宁的人比议论状元还要多,毕竟魏乾已经很出名了,但在此之间赵长宁一点名声也没有。

杜少陵脸上的笑容猛地消失了,他眉头轻皱看着小厮问:“这如何可能,她乡试可是名次末尾,你是不是听错了。”

乡试末尾,他原以为她连上榜都难的。怎么可能得第二!

“小的听得很真切!大家都在论,这事没假。”小厮从袖中拿了张纸,“小的还特地托山东会馆的一位举子替我列了前十的籍贯,少年您看看。”

杜少陵拿过来细读,确认籍贯无误后,他慢慢地将纸捏成一团。

果然第二,她真的得了第二!

赵长宁当真有志向。既能得第二,其心性才华之高怕常人不能及!也是,否则又怎么会反威胁回来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向他妥协。

这样的人,若不是有那天的意外,恐怕是他不能触及的吧,如高岭峭壁上所长之花。

杜少陵长叹了口气。既然是有这样的奇缘,他知道别人所不知道之事,那么他就不会这么容易放弃。只不过,威胁她这样的手段,怕不能再出现了。

他对妹妹说:“你打探这些外男的事做什么

第30章 第三十章

第30章

在殿试这一级的考试里,所考的策论一般都是治国策。对自己很满意的皇帝一般会问:朕觉得朕的天下治理得很好很太平; 大家都来说说哪里好并且夸夸我吧; 给朕委婉地提建议也可以,但要注意尺度。对治国有点抱负的皇帝一般就问:比之尧舜禹朕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大家想想招怎么办吧; 初步制定几个五年计划之类,争取解决全民温饱问题。

这次出题却不考治国,考得角度很清奇,题目如下:“夏汛至江淮南北; 淮水发动; 水泱泱而不息,城郭倾颓; 万顷良田毁于一旦。卿意欲何为?”

题目一目了然,是问大家江淮发洪灾涨水了怎么办。这题倒不是无中生有的,赵长宁记得两年前江淮地就动了洪水; 由于当地的官员治理不当; 死了很多人。皇帝还因此斋戒了三天。但是发洪水这样的事是不能避免的; 即使是在生产力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也不过是降低发洪灾的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和疫情预防而已。

因为她不擅长水文治理; 而且京城这地,沙尘暴倒是可能,发洪水是绝对看不到的。

她略抬头看看周围,有人愁眉苦脸; 有人却恍然大悟欣喜若狂。

赵长宁开始磨墨,思索怎么写这篇策论。

她再仔细审题,又觉得‘城郭倾颓,万顷良田毁于一旦。’分明是在描写灾后的民生问题。这题不单单是说治水,恐怕民生问题,灾后重建也是要写的。再联系几年前江淮洪水之后,一大片官员倒台的事,赵长宁还真有所想。

她蘸墨开始写草稿。“天下安定使为民兴,陛下诚有尧舜禹之风。古有贾让三策,沿袭承第,以改道分流为佳策。后有潘季驯之束水攻沙,宽河滞沙之高见。愚以王景之治论。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先详细列举治水的方法分为哪几类,而江淮的地势适合什么治水的办法,这是治水之策。

光这一段长宁就写了千余字,接下来开始重点写灾后治理。受通讯交通等客观条件限制,古人并不重视灾后治理工作,死人发瘟疫是常有的事,以平粮策来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还要趁火打劫的商家哄抬粮价。至于瘟疫预防,条件不够,只能从根本来解决问题。凡洪水中死去的人畜,都要集中焚毁,灾民也要集中管理,不可吃生食生水……

从资讯发达的社会里过来,赵长宁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量很大,她一一例举再详细解释。这时候日头高升,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内侍给每人发一碟馒头,一碗煮牛肉的热汤。

众位贡士吃完正要答题,门口却喧哗了起来,有内侍进来说:“诸位起,太子殿下替陛下巡查,恭迎宝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