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会像韩安瑞那样,在不知出于怎样的发心,在给你营造了一个天堂般的梦境之后,在忽闪着天使的洁白羽翼和竖琴的悠扬流淌的云朵之间,突然跳出来,带着凶神恶煞的神情,猛然在背后捅刀,红着眼投敌、倒戈、出卖,不由分说地用那双莹白脚,大理石一样的僵硬的、毫无迟疑和怜惜的将你瞬息之间踹进地狱,还不忘套上绞索,挤压她颈间残存的空气。
这一切都是那么迅速、干脆,连让人发出一个疑惑的眼神、道出一句“为什——”的机会都不留,须臾之间你就被熊熊的地域的烈火包围。之后伴随你的人生的,就是充满了炙烈的剧痛和爆裂的血肉四溅的恐怖景象。
你甚至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背后的原理和逻辑,更不用说去探寻逃离的路径和缓解疼痛的方法,因为容不得你思考,漫天铺地的风刀霜剑将你细细密密的包围,
你只得闭上眼睛,思绪停止、挣扎停止、呼吸停止、放弃呼救……
因为任何一个逃离的努力和尝试,都可能带来更猛烈的风暴,都一定会带来体力精力的消耗。
但哪怕是如此混乱的纷繁的状态下,她的内心最深处,唯有一丝残存的理智,吊着最后一丝仙气都在源源不断的絮絮叨叨的诉说:
无论如何,无论如何,你都要保存最后一丝体力,活下去,坚持下去。
留得青山在,哦,不,哪怕留存一丝残存的意识、神识,都一定要延续到被救援的那一刻。可能…也没有救援。但无论还有没有救援和获得翻身的那一天,但总是需要捱到能够平反和昭雪。
还记得《肖申克的救赎》吗?哪怕是用个勺子,也能一点一点的抠出一条通往自由和真理的通道来,但如果是自己放弃了,那就真的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现在还能比拼什么呢?只能比拼这口吊着的气能持续到能缓过来的那一刻啊。
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虽然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将泥足深陷的自己拔离,但是看似日常精致的外表下,其实是一堆花架子,主要轻轻一触,立马就会瞬间变成一捧华丽的灰。
直到,直到那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知了鸣叫得都让人百无聊赖的夏天,她第一次看到了那部仙气飘飘的、美轮美奂的,足以唤醒她内心最深处还残存着的零零星星的,轻尘飞扬的希冀,对于美好的最后一丝幻想。
就像是最后一丝太阳的余晖在远山之间渐渐消弥的刹那,她终于使出最后一丝力气,犹疑的、颤颤巍巍的伸出了手。
她开始尝试一些之前从未尝试过的事情。
开始学着像其他的粉丝一样了解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好处就是他的信息俯拾即是,多的是有人把资料整理好了像大餐一样的端上来,——而不是像去了解隔壁院校的校草一样要去当个临时的侦察兵,做大量的信息整合的工作。
这时候却发现,原来这两个不是同一个人——性格和气质截然不同,虽然从理性上来讲他们共用一张脸。作为一个演员他当然是成功的,作为观众来讲,却有一种隐隐的抵触,因为私心里会觉得去了解和喜爱这个扮演者本人,却有一种移情别恋的道德不适感,虽然本人可能更加阳光温暖。
如果说角色像是一朵黑红的大丽花,滴着暗红色的诱惑和迷幻的音乐,那么他本人,却像是一颗樟脑球,在阳光穿过落地窗的午后,木质地板上反射着淡淡的光晕,身着比拥抱更温柔,比吻更轻的羊绒丝巾,打开不占空间的镶嵌式大型衣柜的门,那种棉麻、绸织的衣物间飘出的令人格外安心的樟脑丸和织物自有的清香味道,与房间里的熏香和毛地毯的毛茸茸的触感糅杂在一起,刚刚好的安放着她漂泊许久无处皈依的灵魂。
移情便移情吧,她花了好长时间说服自己克服和压抑着这种道德上的隐秘的自相矛盾。
他本人,相比止痛剂其实更像是创可贴,像是层层叠叠的纱布,裹着不太好闻药水味还有时让人痒痒的药膏,在围在经年不止的灵魂渗血处,让人放心得想要安睡。
此刻,她却并没有安睡的倦怠和舒心感。
因为白芷一怔,飘飞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实里,她看到对方眉头微微一簇,看了看手机,然后又按下了接听键。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毕竟还是有千头万绪的其他人和事,她想,轻轻的踮了踮脚尖,微微转身,看了看neil,点了点头示意往外走。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最近白芷她的手机也太反常了一点。
难道不是吗?虽然是人工智能没错,但这是否也太“智能”了一点。
她抬起手机举到眼前,微信上的红点依旧爆炸般的增加,无数个群的信息跳出来,有些是不需要她回应的,但是有很多确实必须等着她来处理的。
比如张董和朱时,张董自然是想了解事情的实情,而朱时,必然是抓住一切机会的缝隙、上蹿下跳地编造谎言、罗织罪名让她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