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吕泽田 > 第67部分(第1页)

第67部分(第1页)

军寻找最佳的驻军之地。当然,还有一个目的是准备为自己修建汉王宫。    他已经贵为汉王,手握巴蜀四十一县,自然不能总是住在军营里,修建王宫是顺理成章的。此时的刘邦已经不是当年沛县没见过世见的小亭长,见到我让人新修的大宅就高兴得要请人喝酒,他已经见识过了秦王宫的宏伟壮阔,知道什么才叫帝王气象,如今坐地为王给自己修建王宫,虽然未必就一定要有秦王宫那般的规模,但各种要求却一点儿也不低。    听说当他最后划定王宫建筑地址的时候,策马沿着那方圆几乎近十亩的地块跑了一圈,然后对萧何道:“这回我这家可够住了,老萧,你和樊哙他们就在旁边找块地,挨着我,咱们几个老兄弟依旧做邻居,早晚到家来喝酒。”    萧何淡淡地笑了笑,他身边的其它谋臣却都没什么表情。也是,刘邦是早就把家搬到了蜀中,可他们这些人却没有,职责所在,随着大军入了蜀,却丢下一家老小在关外,这一别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得到,又怎么能笑得出来。    但刘邦却没有太在意,对于这生平第一座将属于自己的宫殿,他兴致勃勃,站在边上,手持马鞭便指点着这里该建什么,那里想有个什么,又忙着催那些谋士把他的这些想法记下来,日后交代工匠们照样实施。    “别的倒也罢了,咱们这主殿一定要比得上秦王宫,至少得建三级地台,这才够气派。”刘邦咂着嘴道。    萧何听到这里,终于皱了一下眉,道:“汉王,如此算来,建这座宫殿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咱们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家底也不丰厚,却处处都要用钱,这……”他迟疑了一下,没有说下去。    “呃……”刘邦呆了一下,显然有些扫兴,“这样啊,那老萧你和曹参商量着看怎么办才好,”顿了顿,忍不住又道:“实在要省钱,那就少盖几间房子,反正我身边人也不多,够住就行。就是,那个,那个主殿啊,我还是想修够三级,要够高,不然的话,这哪里能算得上是王宫啊。”    这显然已经是他的底线了,萧何低头盘算了一会儿,觉得如果在别的地方省下钱来,修这座三级台地的主殿倒也勉强可以,终于点头道:“是。”    ---------------------------------------    听到这个消息,我在心里暗暗想象了一下四周建筑都平淡普通,唯有中间耸起一座高大主殿的王宫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觉得着实有些突兀。其实以我们现在的财力物力,根本没有能力建设如此规模的宏伟宫殿,倒不如索性建成小巧雅致的,像日后的苏式园林建筑,倒也别有一种风格。只不过刘邦这一生见过最完美的建筑是秦王宫,哪知道苏州园林清秀婉约的气度,一味追求高大、华美便也很自然了。    原想和刘邦说说这点想法,但想到正和他的冷战,便懒得去管他在干什么了。又想,刘邦想修这座高台主殿也未必不好,至少说明他心中还有股强烈的欲望,那苏州园林虽美妙,却是归隐养老的所在,真要住进那里,只怕他就要乐不思归了,倒不如现在由着他去折腾。    何况我现在确实也忙得顾不上管刘邦的事。    栈道烧毁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审食其派出心腹手下搜索出蜀之路。因为依稀记得韩信后来是暗渡陈仓取的关中,便示意他们往陈仓一带打探,一旦寻到通途,立刻派人与张良联系,告知他入蜀秘道所在。至少当张良有什么消息想传给我们时,也能有个途径相通。    第二件事就是派人到成都城将当初从咸阳迁入蜀中的关中百工接到南郑。说到成都城,当时我听到这个名字时很吃了一惊,奇怪怎么这个时候居然就有了成都的名字,依我到这个世界的经验,现在的地名与两千多年以后差别很大,有的名字完全不同,有的名同地不同,还有的地方现在根本就没什么正式的名字,所以乍听到成都二字,简直是又惊又喜。    我对历史的细节一向模糊,只知道刘邦入蜀,具体落脚哪里却不清楚,心想着成都这时候就已经是个大城了,可能性实在很大,所以把入蜀的目的地定在了成都。刘、吕两姓家族早已迁了过去,连萧何搜罗的那些典籍户册以及我搜罗的那些百工人等也都迁到了成都,结果这会儿还要从成都迁回南郑,很费了些周折。    而第三件事就是让叶小七带着交到他手里的那些人悄悄来南郑。目前他手里有两批人,一批是从秦王宫里选出的那些女子,还有一批就是最近才从各地挑出来准备训练成天隼的近百名少年。在我未入蜀之前,对这些人的训练都是由叶小七负责。我并非是不相信他,但对这些人的培训我还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才让叶小七分两批将这些人暗地里送到南郑,找两处秘密的地方分别安置下来。当然那些女子上路前都和以前一样进行了最简单的易容,弄丑了不少,否则这么一大队美女走在路上,那还不轰动整个巴蜀?想悄没声息的进南郑根本不可能。    但这些事一时半会儿也难有结果,当刘邦在准备建筹他的王宫时,我也带着审食其、萧尚在南郑城内城外闲逛,看看市井风情,探探南郑究竟有些什么出产。    查探的结果让我简直大喜过往,因为我居然看到了稻米。在这个时期,各地的粮食作物主要还是以黍、麦等旱田作物为主,稻米只在靠近南越,温湿度都较高的地方零星有种,我虽听说过,却从没见过。可怜我上一世生在江南,是吃稻米长大的,到了这一世,却二十多年都没吃过,今日乍见,怎不欢喜得似得了宝贝一般。更让人高兴的事,稻米在汉中盆地这里居然和黍、麦一样是主要粮食作物,而并非只是少量生产仅供权贵食用,这当真是让我以后吃米也吃得心安了。    而在南郑的集市之上,货品种类之齐全更令人难以想象这里居然是人们心中偏僻蛮荒的巴蜀。不仅有本地出产雕刻精美的青铜器,还有自关中运来的铁器,自蜀中运来的漆器、竹器、织锦,远自缅、印而来的玉石、象牙等等,还有些行商索性将大小不一的原生状小金块、未经雕琢的玉石摆在货摊之上,以货易货,竟也无人对其生出歹意。细打听之下,才知汉中竟是金矿集中之地,玉石出产也不少,所以当地人都看得惯了,也不觉得如何稀奇,反而觉得从关中运来的各种铁器更加珍贵实用。    -----------------    大家国庆节好啊:)    顺便说一声,吕汉打算在国庆节以后正式上架,所以国庆节七天会更新到我曾答应大家的40万字标准(现在大概39万左右),也就是说大概会更新一万字左右。嘿嘿,大家不要说我懒哦,我也想休息休息啊。

一三三章 百工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www。yxg。cc)

汉中人重视铁器更胜于金玉,这种反常让我很吃了一惊,让审食其找了当地人细细打听方才知道,原来汉中、巴蜀的青铜器制造称绝一时,但作为武器,青铜器显然比秦国的铁器在各个方面都差得太远。所以秦国吞并巴蜀固然有战略、战术以及社会制度等等方面的原因,但却也隐隐喻示着铁器这一更高层次的冶金制品在战争中的胜利。    其实巴蜀、汉中的矿产丰富,铁矿并不少见,但目前能开采出来的铁矿品级都相当差,炼出来的铁器质量也次,再加上秦国当时为了控制巴蜀,对国内的冶炼技术秘而不宣,严禁传入蜀中,这便使得蜀中的大部分优良铁器必须通过栈道一点点从关中运进巴蜀,铁器份量又重,这运送过程的艰辛自不必说,以致于在南郑一把质地优良的铁器价格相当昂贵,所以才有了汉中人如此重视铁器的情况。    听得这话,我心中一阵欢喜,想到那迁入蜀中的百工中,冶铁工匠可当真不少,而且都是高手,只要有这等技术在手,采用当地的铁矿,也能炼出质量相当好的铁器,军用民用两相宜,如果我只是个普通商家的话,当真可大赚一笔了。    转念又一想,我如今的身份可不能算是个商人,而要归到统治者那一类去了。作为商人,自然希望垄断以谋求最大利益,但作为统治者却正是要千方百计打破垄断,使新技术更快的得以普及,若以统治者的身份行商贾之事,短期内看似财源滚滚,其实却是后患无穷。这些道理在未来的那个时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我虽只是个普通学生却也知道一二,自然不会愚蠢的犯这种错误。    微微惆怅了一会儿,知道自己曾经有过关于经商致富的梦想是再也不可能实现了。其实赚多少钱倒也无所谓,我如今的身份是汉王妃,名义上与刘邦并有巴蜀四十一县,身家之厚又岂是一般商贾可比的,但也因此,那种在这个时代做些奇奇怪怪的小生意,单纯赚钱的乐趣却也再也不可能有了。    --------------------------------------    数日后,迁入巴蜀的百工自成都来到南郑,被安置在了军营的附近。叶小七则随秦宫那帮美女同行,走得慢些,大约还要过了三、五日才能到达。我换了男装,与审食其和萧尚亲自到百工营去看了看。这些百工当初都是拖家带口一并迁进蜀中的,所以百工营中也以家庭为单位,每家一个营帐,人口多的还搭了好几个营帐,女人们里里外外的忙着家务,男人们一时半会儿还没事,凑在一起吹牛聊天。看他们脸色都红润润的,可见叶小七这些日子并未亏待他们。    在营中走了一圈,边走边想着如何最大限度的使用这些技术工匠,等到一遍转下来,心里也有了些算计。这些人的最大价值不在于他们能干什么,而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技术,而我将他们掌握在手里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引入这时代最先进的制造技术,使之与巴蜀丰富的物力、人力相结合,富民强兵。    “食其,”我停下脚步,一边思索一边道:“一会儿你挑个信得过的人来管理这个百工营,嗯,不必太严苛,他们要什么,尽量提供给他们,尤其是关于他们手艺方面的材料,千万不要耽搁。”顿了顿,又道:“统计一下,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最拿手的是什么本事,登记在册,再到市面上调查一下,他们干的那些活如今汉中的人都是怎么干的?比一比,看他们的活计在汉中算不算是最好的。”    “小姐是想自己开作坊?”审食其有些迟疑的问。他自小跟我开饭馆,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    “我现在还开什么作坊?”我苦笑一声,道:“我若去干这个,且不说会马上就被人指为不顾身份,行为不检,有伤大体,也有与民争利之嫌。”又道:“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什么技术是他们会而南郑人不会的,可以让他们教导南郑的这些工匠。”沉吟一下,又道:“也不要无偿教导,否则容易不珍惜,发布新技术的时候,可将南郑以及附近的主要作坊集中在一起,愿意要这种技术的,报价竞争,每次只让十个作坊有机会得到这种技术。”    我说着,突然瞟见审食其和萧尚都呆呆地看着我,微怔了一下,猛然醒悟到虽然自己已经努力解释得合乎这个时代的理解水准,但不经意间冒出的一些词汇估计审食其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发呆也不奇怪。不禁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道:“我的意思就是,咱们拿这些人的本事去卖钱,一次卖给十个作坊,价高者得。”    “可是,这些手艺都是他们吃饭的本钱,恐怕这些人未必肯亮出来。”审食其总算搞懂了我的意思,皱眉道。    “以前他们以这个谋生,自然紧张,可要是不靠干活,只凭卖技术就有饭吃,而且比干苦活赚得还多,他们也未必不愿意。”我沉吟了一下,转头对萧尚道:“你去和你叔叔说,让他给我设个百工部的衙门,再给我一批低级官员的空额,或者,不必是官,是个说得出的官家名份也行,禄银方面和同级官员一样发放。让他别心疼钱,小钱不出大钱不入,我要这些是给他赚钱的。”    萧尚眨了眨眼,有些吃惊地道:“夫人的意思是给这些工匠官做?”    “读书习武都能做官,做工的凭什么就不能做官?”我淡淡地道:“只要有本事,有技术,我给他们个官做又有何不可?当了官,有钱也有位,让其余那些做工的人也看看,若是他们也有本事,我照样给他们官做,让他们光宗耀祖还能赚大钱。”    在这时代,工匠,即使是最好的工匠,其地位也是低下的。其实不光是这时代,再往后一千多年,技都被认为是勾引和扩大人们内心不良欲望的东西,所以技的从事者——工匠始终是被轻视、被欺压的一群,后世还有所谓匠户,匠户后代不能参加科举或其它的社会选拔来改变命运,只能世世代代为工匠。而到了现代,技又被拔到了非常高的位置,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了一起,成了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我向来不是一个社会问题的研究者,搞不清两者究竟孰是孰非,或者是否两者都走向了极端,我只知道现在我需要这些人手里掌握的技术,为了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自己的技术,并且心甘情愿的埋头研究更先进的技术,我可以用官位来换。    想要地位,我给你地位,想要金钱,我给你金钱,只要你肯拿出压箱底的绝技。    萧尚的神色有些古怪,道:“是。”    “对了,不妨从铁匠入手,”我沉吟了一下,道:“我看汉中冶炼技术差得很,一个铁器也卖得那么贵,如果能将关中冶铁的技术传出去,想必影响会很大。”转头又对审食其道:“你让人查一下,汉中最需要的是哪些冶炼技术,再找些人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嗯,越吸引人越好,最好是让汉中的那些冶铁作坊自动的找过来,而不是咱们派人将他们绑过来。”    事情最终进展得还比较顺利,萧何爽快地答应成立一个百工部,列在丞相直属户曹名下,又给了一批低级官吏的空额,只是官称却要请我定夺。萧何言道,原想索性就将这帮人称为“博士”,这个官称秦时便有,六经、诸子、术数、方技等皆立“博士”,主要是为官家提供咨询、建议,满足一些的特殊需要,虽然不算个很有实权的官位,可在朝中地位也比较超然。可是考虑到将来汉王招揽读书人时少不得要安排些虚衔,这些读书人通常自视比较高,若让他们也与百工同称,只怕不妥,所以才没定下来。    “那就叫顾问吧,”我回复萧何,“可顾而问之,也可顾而不问,更可不顾不问。只是个闲职,算个官身,领份钱粮。”顾问这个词在官场中还未有过,估计别人听了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审食其那边做得也不错,他派的人神神秘秘的将那帮“顾问”的本事传得市井皆知,尤其是关中冶铁的技术,是汉中人垂涎已久,此时听得花点钱就能买到,不由群情激荡。原本因栈道烧毁而涨价的铁器,其交易价格也受到了影响,连跌了好几个价位。

一三四章 成全

事情基本在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关中先进的冶金技术空前吊起了汉中各家铁匠工坊的胃口,胆子大些的已经跑到营中打听什么时候可以买到这种技术。但是我暂时已管不到这一块,因为叶小七已经带着那一帮秦宫美女悄然来到了南郑,随同他一起到来的,还有未晞和舜儿。    这些人不比那些工匠,可以毫无顾忌的在军营边扎营,她们的存在还是一个连萧尚都不能知道的秘密,所以审食其暗地派人在南郑城外四处搜寻,才找到几处庄院安置她们。    我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