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免费听书 > 第31部分(第2页)

第31部分(第2页)

我雄武兮大明强!

我雄武兮天下壮!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下面是一位叫做“中场搅拌机”的网友的悼词。天涯那边这几天有点乱,我看有必要把一些有价值的回帖也保留下来。免得被那边的版主倒洗澡水的时候顺手把孩子也倒了。

悼文

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敬爱的开国皇帝朱元彰

明帝国最高地主委员会,明帝国全国地主代表大会,明帝国宫廷、明教长老会议沉痛宣布:伟大的农民阶级革命家、汉族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乱世中的英明政治家、厚黑学的伟大实践家、坚定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英明的宗教领袖(明教)杰出的反贪污贿赂实践家——明太祖朱元彰同志于公元1398年驾崩,年七十一。

太祖朱元彰同志生于公元1328年,当是时,天降祥瑞,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1328年——1344年,朱元彰的主要任务是为地主刘德放牛,期间,深刻体会到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疯狂剥削和压榨;1344年——1347年是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利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出去讨饭。虽然寺院没有黄金周,但是朱元彰同志却走遍了中原大地,阅览了无数秀丽景色,为此培养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操。1347年——1352年继续做和尚,期间,主要工作是撞钟。并且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汇总思考,得出了“农民兄弟要活命,只有强大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深邃见解。并且为自己树立了两条座右铭,其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其二,“人生就是战斗,战斗就有权谋”。同一时期,由于一次撞钟不小心,面部被钟撞成月牙铲状,有相士观之,曰“龙相也。”1352年——1368年从事造反事业,也就是革命事业。期间,朱元彰同志以其敏感的革命嗅觉和坚定的革命立场,加入了神圣的革命队伍。之后,朱元彰同志诱惑了革命队伍方面军司令郭子兴之义女马氏,当上了倒插门女婿,而且加入了精神力量来源的组织——明教。以此为契机,朱元彰同志逐渐蚕食郭子兴的军权,阴谋暴露,只好出走,出走之时,利用老乡会等关系拉拢了部分将来成为明帝国开国元勋的人才。在张家堡,挖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横涧山,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收编了元军两万人,利用怀柔之策逼死郭子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出安徽,奔向全国,攻集庆,灭友谅,干士诚,驱夷族,建明朝。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期间,朱元彰已经转化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对外疯狂打击北元政权,为汉人出恶气,为中原得威名;对内残酷凶狠的屠杀功臣,为自己固皇位,为子孙稳江山。文化上,八股取士,扼杀文化;政治上,废除丞相,集中皇权;法律上,推行普法教育,发展行政法;国家安全上,设锦衣卫;在打击贪污贿赂方面,朱元彰同志独辟奚径,走的是刚猛路子,为后世反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呜呼,伟大的太祖,汉人的英雄,帝国的开创者,明教的圣教主,后宫的唯一男人,你的驾崩,让我们失去一位德高望重的坚韧的老战士,让我们暂时失去了航行的舵手,让我们暂时迷茫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紧紧团结在以朱允文为核心的明帝国周围,继续加强皇权。

朱元彰同志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朱元彰同志永垂不朽!

第二十二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22)

一、建文的忧虑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1岁的少年惊奇的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按说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多,区区五万多人,自然干不过中央。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往往坏就坏在例外这个词上。

可以例外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九个人的某几个。他们之所以可以例外,是因为他们负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守护边界。

他们的防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九个武装地主就如同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可谓兵势强大,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公认的打仗第一强人是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可以说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强。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这些蒙古人甘心给明朝打工。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明朝按时发放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饭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而北元却是经常打白条,打仗前许愿抢到的战利品归个人所有,结果往往抢回来就要先交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这就是明显的赔本买卖了,拼死抢了点东西回来,还要交公,万一死掉了估计还没有人管埋。确实不如给明朝当公务员,按月拿钱还有福利保障,无数的蒙古人就是被这种政策吸引过来的。

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宁王本人也是极为凶横,据说他每次打仗都领头冲锋,活像第一滴血里的兰博,杀人不眨眼,砍头如切菜,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看到他都要让三分。

这几位镇守边界的武装地主还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在边界动刀动枪,喊杀冲天,一旦有这样的动静,北元游击队就会立刻转入地下斗争。

其实这些喊杀声惊动的不只是北元,还有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示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