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让我说后一句。
我说,“下回你吃饭之前,想一想如果等会儿洗碗又要埋怨和生气的话,就不要吃了。”
儿子带着情绪地说,“我怎么知道我会发火,谁吃饭前知道后面会发火呢?你这个没有道理。”
我还想解释,但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埋怨着说“就知道你会说个没完,还说就两句话,又说那么多,我不想听。”
我表示为了要说清楚。
他说,“可我现在一句话也不想听,你说也没有用,等我想听了再说。”
于是我抢着说了最后一句,“好吧,在我们没有讨论好这件事情之前,下一顿饭我就先不做了。”
然后对话就结束了。我听到儿子在房间里说“每次都是那几句,答应只说一句的,又说了一大堆。”我没有回应他,就当没听到。
---------------------------------------------------------------------------------------------------
现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我就在理清我的思路。我想弄明白孩子的点在哪里。
吃东西要洗碗,吃得油多,洗得就麻烦,相信孩子也是知道的,也是理解的。
他的点是在于妈妈很啰嗦,把这个道理讲了很多遍么?这个肯定占绝大部分。
还有,他就是不喜欢洗碗,就是洗碗时会埋怨,会指责,但是他比之前有进步的是以前不做,但是现在虽然埋怨着但还是做了。是在让妈妈允许他的埋怨么?
我发现,我这次非要和他理论,是因为我有个期待,就是我想要建立一个新的约定,那就是你吃了好吃的之后,洗碗时请不要埋怨。
这应该是我的需求,因为做好吃的东西是需要用心,费时费力的,孩子吃得高兴,当然是我乐意看到的,但是如果吃完之后洗碗,他埋怨加上指责,我是很不舒服的,我下回就不愿意再做了。
所以,我觉得我能做的就是,和儿子沟通出来我的需求,告诉他我的感受和我的期待,看看他怎么说;另外,也表示下回再少一些啰嗦的话语。
好吧,就这么办,现在唯有等待一个时机来和他沟通,应该是吃饭前。
过了两个多小时,儿子的房门一直关着。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一会儿要做午饭了,于是我就主动找机会和他碰面,碰巧他也开门了。于是弄了点吃的东西,然后我就能和他聊上话了。吃完了,我说“你能不能来坐会儿,妈妈想聊一下。”
儿子说“我不想聊”,但是没有带着之前的情绪。
我说“聊一下嘛,一会儿我还要做饭呢!”
“好吧”,他似乎还是有点儿不情愿,但是愿意坐下来了。
“就聊五分钟!”儿子突然说。
我说“行”,我刚说“可以设闹钟”,儿子已经用手机设了闹钟,和我不谋而合。
然后,儿子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听着,而我就坐在床边上说。
我说,儿子,你看哈,当你吃了好吃的,但在洗碗的时候有埋怨妈妈觉得很不舒服。妈妈知道你不爱洗碗,但是今天当我告诉你锅盖没有洗干净时,你就又洗了一遍,那就是挺好的。如果你确实有埋怨,可以到你房间里去说,结束后再过来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也行。所以,妈妈就是希望,不要听到埋怨的声音。(话说回来,我自己现在看看都挺啰嗦的,怎么把话说得清楚、简洁也是个本事。)
然后儿子换了个姿势,准备听下文。
我说“没了,就这些。”
他说“没了?”一脸意外的样子。
“没了,但你要有回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