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的舆论抨击,影评人的声音就像是十多年前普通观众对影片的看法一样,彻底被淹没。
作为全美最有名的职业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再次站了出来,以特有的方式制止这场抨击继续扩大。
他的发言人宣布,罗杰?艾伯特因为动脉问题入院治疗,甚至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终结的危险。
北美的媒体顿时安静了许多,好多媒体都不再参与这场争论,罗杰?艾伯特面临癌症的威胁也不是什么秘密。
不管事情的真假。这绝对是一次漂亮的危机公关。
瑞恩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对方毕竟是个半只眼睛都能见到上帝的人,只要他以后不再发表类似号召观众不要去看《变形金刚》的言论,他也懒得搭理这些人。
如果对方还像这次,肆无忌惮的触动迪士尼的利益,即便是他不出手,迪士尼的管理层也会用更加汹涌的舆论将对方淹没。
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迪士尼不会妨碍罗杰?艾伯特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总可以让自家的媒体发表一些对罗杰?艾伯特的观点吧?
这样的争论也不是没有好处,炒作是宣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适当的话题热度总能令影片吸引更多的观众,《变形金刚》的上座率尽管不断下滑,却稳定在了一个数字上面。
当影片在北美上映的第二个周末到来之前,《变形金刚》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北美票房就成功突破两亿美元!
北美只是全球同步上映的一部分,同样是这一周的时间,《变形金刚》在除去北美外的其他98个国家和地区,拿到了总计2亿1005万美元的海外票房,七天的全球票房累计超过4亿美元!
尽管这一数字比不上暑期档全球同步上映的《加勒比海盗3》和《侏罗纪公园3》。但别忘了,这不是续作,而是一个系列的开篇之作。
接下来的第二个周末,《变形金刚》的在北美再收6900万美元。北美票房累计达到了2亿6989万美元,海外市场方面更为火热,又有1亿多美元进账,影片的全球票房无限接近了6亿美元。
当然。与所有商业电影一样,最为火热的前十天过后,《变形金刚》的票房上涨速度全面放缓。
不过。有一个地方例外,那里对于《变形金刚》系列的狂热,从某种方面来说,甚至压过了北美。
那就是太平洋对岸的中国。
对于《变形金刚》系列在中国的影响力,瑞恩自然无比清楚,迪士尼远东分公司,也与影片发行方中影集团在营销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1990年前后,中国各大电视台纷纷引进播出了《变形金刚》。从那时开始,许多中国的小朋友们开始与变形金刚结下不解之缘。”
“在那些美好的时光里,我们满眼是鲜明的色彩,眼花缭乱的变形动作;满耳是机械摩擦的声音,节奏感十足的摇滚乐;神奇的科幻概念,层出不穷的科技名词让电视机前的小脑瓜全力运转;那些时光里,我们都成了宇宙大舞台旁边的小观众,从一场场正与邪、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中,收获着种种喜怒哀乐的感受。”
“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故事,优秀的制作,精美的译制,使《变形金刚》完美融入我们的童年生活,成为回忆中难以磨灭的经典。”
从影片上映前两个月开始,发行方中影集团就开始了以‘怀旧’作为主题之一的宣传活动。
迪士尼远东分公司也推出了‘变形金刚征文’活动,最后获胜的二十人不但能获得限量版擎天柱和威震天,还能免费参加迪士尼组织的春令营,直接去位于罗德岛州的变形金刚基地参观。
双方还联合万达、新影联和新世纪等众多院线,推出“变形金刚总动员”二十年特别展示,上百款新版和经典版本的玩具可供影迷玩家试玩并进行销售,其中还包含孩之宝提供的数款已经停产的限量版本,除此之外还特别推出学生半价、首末场半价特惠等等众多优惠场次及措施,以吸引更多影迷走进影院。
由于全球同步上映的关系,《变形金刚》的上映时间,既不是大热的暑期档,也不是独具特色的贺岁档,似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票房,但迪士尼和中影集团有针对性的宣传,却轻易勾起了七八十年代那群人的记忆,而这些人正是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消费群。
同样,这个档期也没有可以跟《变形金刚》竞争的对手。
在众多一线城市的主流院线中,纷纷以半个小时就有一场《变形金刚》的速度排片,甚至在迪士尼的合作方万达院线中,首周的排片间隔只有十五分钟,排片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如此一来,《变形金刚》纷纷破掉中国电影市场的纪录,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影片首日就在中国拿到了3241万rmb,这是中国电影有统计以来的单日最高票房,而第二天的票房又轻松刷新了这一纪录,3975万rmb对于这个年代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只能用疯狂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