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李嘉诚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同月,东荣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大股东仍是首钢、长实、怡东三家。三泰实业则挂在首长国际旗下。

1993年5月18日,首长国际收购开达投资,经重整后,将其改名为首长四方。

1993年8月12日,收购建筑公司海成集团,斥资1。74亿港元。

1993年9月12日,首长国际全面收购宝佳集团,涉及资金11亿港元,是首长国际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宝佳的业务以黑色金属为主。

经过5次收购后,首长国际在香港站稳脚跟,实力大增,于是,调头向内地进军。与内地政府及企业任命的投资项目,累计资金达百亿以上。

从1992年起,中资公司在香港股市借壳上市、招股上市蔚然成风。红筹股成为股市令人瞩目的股种。香港证券界评出1995年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市值排名如下:

第一名,中信泰富,474。7亿港元;第二名,粤海投资(广东省政府驻港投资机构),89。4亿港元;第三名,首长国际,63。6亿港元;第四名,越秀投资(直属广州市政府),50。9亿港元。

1994年,中信泰富跻身香港十大财阀榜,据1995年1月1日的《快报》,中泰以375亿市值,排名第8位。风头之劲,连本港老牌华资英资大财阀,都感到可畏。

有人说,中信在中资坐大,是其背景大(中信是直属国务院的一级公司,级别相当于部级)。

香港中信,拉香港超级富豪助威,其中一位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另一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首富郭鹤年。权势加财势,任何一家大财团都莫与争锋。

中资大举进军香港,曾引起英资的恐慌,认为将是要取代他们的;也引起华资的不安,认为中资是来港占地盘抢饭碗。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指出,“在未来的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本地资金和外来资金(注:包括中资英资在内)将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所有资本将在无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公开、公平地竞争”,“中资现在和将来都要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并且平等地与其他资本竞争”,“中资公司到香港完全按照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方式去竞争,对我们来讲还是个新课题,我们仍在学习之中”……

有人说,李嘉诚先抱住中资这条大腿,然后凭藉中国政府的强大政治靠山,可在香港为所欲为了。

美丽华一役就是最好的答案。答案并非像上述观点所臆想的那样。美丽华一役的失利,可从侧面表明,李嘉诚与荣智健等的合作是出于商业目的,完全是本港游戏规则下的商业行为。

美丽华酒店可谓是杨氏家族的祖业,但创始人却是一批外籍神父。20世纪50年代初,九龙尖沙咀有一家教会小旅店,专门收容被驱逐的内地教堂的神职人员。1957年,中山籍商人杨志云,因一次偶然机会,购得这间小旅店。几经扩充,到70年代,美丽华已是拥有千余客房的一流酒店。80年代初,佳宁和置地联手购美丽华一翼,价高28亿元,轰动全港。后佳宁破产,置地债台高筑,致使交易未成,双方对簿公堂,再一次轰动全港。

1985年,杨志云逝世,其子继承父业,美丽华仍风生水起。到1989年,香港旅游业空前萧条,入住率到1991年还未突破50%。杨氏兄弟遭众股东指责,集团元老何添出任美丽华集团主席。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香港旅游业转旺,至1993年,美丽华已恢复元气,渐入佳境。

然而,各大股东间的矛盾并未因此而消融。并且,杨氏兄弟也不是团结得如铜板一块,大哥杨秉正坚决不放弃祖业,而其弟杨梁则主张走投美国发展。这正是外强“入侵”的天赐良机。

外强之强,首推香港首富李超人与中资强豪荣公子合组的新财团。以长实的财力与中泰的背景,欲得美丽华,如瓮中捉鳖。一位财经评论家说:“满香港,再也找不到第二对这么强大的黄金拍档。”

市面上,原有关于李氏荣氏不再会合作的传闻,烟消云散。皆说:“美丽华算死定了。”

美丽华,非得李超人、荣公子这样的大粒佬才吞得下。美丽华是恒生指数三只酒店蓝筹股中惟一的华资酒店股,该集团主要资产包括:

1。美丽华酒店,位于九龙尖沙咀商业旅游区,估值24亿港元;3。深圳蛇口南海酒店,估值12亿港元;2。柏丽广场,第一期估值10亿港元,第二期估值47。5亿港元。这三项加起来,总估值93。5亿港元。

1993年6月5日,长实与中泰各占一半股权的新财团,向美丽华提出收购建议,每股作价15。5元(认股权证8。5元),涉及资金87。88亿港元。

美丽华集团于9日申请停牌,停牌前市价为14。8元。李嘉诚15。5元的收购价,溢价不到一成,一般要溢价二成方可生效(即为众股东接受)。市场普遍认为,李氏、荣氏的出价太低,估计美丽华的资产值为18元股。

李嘉诚是股市收购老手高手,他应该深谙此理。也许他过于自信,认为不再有强手跳出来与其角逐“猎物”。

据李嘉诚自己说,他们此番收购,是美丽华的一名大股东主动提出洽商,该股东有意出售其所持股权,并且持股数不少。

这会是谁呢?难道会是杨氏家族掌门人杨秉正?到6月14日,美丽华董事总经理杨秉正发表公开信,声称全部董事均未与长实、中信达成共识,美丽华物业发展潜质极佳,资产净值为20元股。信中提到,6月8日晚才接到李嘉诚、荣智健财务顾问的电话意向,而次日早上9时,收购建议书就送到美丽华董事局,“这么庞大的收购行动,未给予当事人适当时间去了解,而突然采取行为,那当然算不得友好和善意。”

杨秉正显然对买主的15。5元股的价格不满。市场传闻,主动与李嘉诚接洽的股东,很可能是美丽华董事局主席何添。估计,何添所持的股权不及杨家的零头。李氏、荣氏欲获成功,杨秉正方是关键。

6月22日,杨秉正又刊启事,称公开信可能有不适之词,致使公众对李嘉诚、荣智健两先生产生误解,谨向两位先生深表歉意。结果,这则启事更使公众疑窦丛生。有人说,杨秉正到底还是怕具有强大政治靠山和经济实力的李荣集团。对买方的揣测,更是人言人殊。有人道,李嘉诚有失一贯的君子之风,对方抗拒仍执意收购;亦有人言,李嘉诚仍是不抱买古董的心态,价码已出,不再随意更改,成则得,不成则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