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值得考虑,即在第四舰队向东赶路的时候,第三舰队会不会前去接应?
综合这两个因素,牧浩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三舰队没在澳大利亚近海。
当然,他也没有阻止海军与空军向圣诞岛东南投入更多的兵力,因为舰队处于无线电静默之中,他也无法下达命令。此外,圣诞岛东南方向上的战斗,没有对海军的大范畴搜索行动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在这边的战斗中,不需要动用反潜巡查机,出动的全是战斗机,而且以空军的战斗机为主。
换个角度看,圣诞岛东南方向上的战斗,对牧浩洋还很有利。
原因很简单:该方向上的战斗能够给敌人形成错觉,让敌人认为队将攻击澳大利亚本土。即便美军指挥官没有这么愚蠢,也会认为中国舰队指挥官做出了误判,认为第三舰队就在澳大利亚西北近海海域。如此一来,美军肯定会在这里加强投入,让中国舰队指挥官深信不移。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军能够用来掩护第三舰队的战斗机将大幅度减少,从而使第三舰队变得愈加脆弱。
对牧浩洋来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到第三舰队,然后予以致命打击。
当然,他还得让舰队经过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
下午,圣诞岛东南方向上的战斗打得愈加激烈了。只是,到这个时候,中国这边唱主角的已是空军。
在双方接二连三的投入制空力量之后,空中战斗以及由小股战斗机的遭遇战,演变为大批机群的空中大决战。似乎,圣诞岛才是整个印度洋的核心战场,交战双方都不惜为此投入全力。
主动扩大交战规模的不是美军,而是中国空军。
根据中国空军的作战记录,命令是由周渝生从总参谋部下达的,目的就是掩护特遣舰队通过巽他海峡。
虽然当时特遣舰队还没有暴露行迹,但是海军在凌晨动的大范畴侦察行动,以及上午的空战,已经表明特遣舰队正在驶向巽他海峡,因而美军有足够的理由向巽他海峡派遣侦察机。为了避免特遣舰队暴露行迹,就得在圣诞岛东南方向上投入重兵,迫使美军不得不动用更多战斗机争夺制空权。
为了增强打击力度,空军还在下午出动轰炸机,攻击了澳大利亚西北的几座机场。
当然,正在关注这场空中“消耗战”的不仅仅有中国将领。
中午的时候,美军参联会主席、海军参谋长乔丹上将就给尼克松准将了一封电报,要他密切注视巽他海峡,并且提示他,中国舰队很有可能正在赶往巽他海峡,估计最快在十八日傍晚,最迟在十八日夜间通过巽他海峡。只是在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乔丹上将依然没有替尼克松做出决定,而是让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在巽他海峡拦截中国舰队,还是等到第四舰队到达后再与中国舰队决战。
明显,这等于给尼克松出了个难题。
当时,第三舰队在巽他海峡南面二千三百公里处,具体位置在澳大利亚西北角以西大约八百公里处,离圣诞岛大约一千九百公里,离中美空军交战的空域也有一千七百公里,离战场远得很。
收到乔丹的电报时,尼克松只有让第三舰队全北上,才有可能在十八日天黑之后把离巽他海峡的距离缩短到两千公里以内,而这是打击中国舰队的最远距离。当然,如果让完成任务的舰载战斗机返回澳大利亚,而不是返回舰队,第三舰队能够在现在的位置上对通过巽他海峡的中国舰队动攻击。只是,尼克松非常清楚,中国舰队也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延长打击距离,因而他不敢冒险。
这下,问题出来了。
如果中国舰队全南下,将在十八日傍晚通过巽他海峡,而第三舰队的攻击机群最快也只能在十八日夜间九点之后到达巽他海峡。也就是说,在美军攻击机到达前两个小时,中国舰队已经进入印度洋。
这两个小时显得至关重要。
即便中国舰队没有在此之前觉第三舰队,也会在进入印度洋之后,立即增强舰队防空力量,因为这个时候极易遭到攻击。从航空作战安排上来看,中国舰队在进入巽他海峡之前就会增强防空力量,而在通过巽他海峡之后,防空战斗机就将返航加油,而两个小时足够中国舰队再次出动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了。
也就是说,美军的攻击不会收到决定性战果。
别忘了,第三舰队只有三艘航母,而中国舰队拥有四艘航母,其实际战斗力相当于第三舰队的两倍。
如果攻击不成,肯定会遭到致命反击。
这个时候,也能够看出,乔丹上将的部署确实出了严峻问题,当时他没有提到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即美国空军能否会协助第三舰队封锁巽他海峡。如果提到这一点,情况肯定会截然不同。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犯错的不是乔丹上将,而是五角大楼的通信参谋。
在电报的时候,通信参谋竟然忽视了这条至关重要的消息。
要知道,如果电报中明确提到,美国空军将出动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轰炸机协助第三舰队作战,尼克松不会有任何迟疑,肯定会立即让舰队全北上。如此一来,在特遣舰队通过巽他海峡之后,美军轰炸机将承担第一波攻击任务,并且得到战斗机掩护,消耗特遣舰队的防空火力,而第三舰队将负责第二波攻击,负责扩大战果。更重要的是,攻击机群能够返回第三舰队。
结果是,直到下午四点,尼克松才收到了第二封电报,得知空军将承担主攻任务。
此时,离天黑只有三个小时了。
在这三个小时内,第三舰队最多向北航行一百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