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术层面的空运比较容易实现,早在半个世纪之前,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就开始在战术层面上以空运取代地面运输,但是在一场双方投入数十万人的大型战役中,完全由空运担纲,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空运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战略空运打下理论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正是随后队攻打澳大利亚的翻版,或者说这场战役,证明了空运能够取代其他运输手段,为前线部队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所需要做的只是处理战术与战略的衔接问题。
现实上,这也是这场战役中暴显露来的问题。
要知道,为了满足运输量,陆战队拿战略运输机执行战术空运任务。虽然存在客观上无法处理的问题,比如战术运输机的数量有限,以及战术运输机无法运载重型装备,但是这种错误的使用方式,导致了非常严峻的后果。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型电动运输机在前线野战机场上起降的时候,很容易遭到攻击,也很容易被轻型防空武器,比如高射炮击落,给陆战队增添了很多麻烦。
当时,陆战队在防御阵地之外的所有作战任务,都与救援被击落的飞行员有关。
在整个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陆战队丧失了一百四十九架DY…1、六十架DY…2与四百六十八架战术运输机,有将近五千名机组乘员被击落,其中一千多人阵亡,两千多人被陆战队救了回来,还有近千人失踪或被俘。由此导致的间接结果就是,空运能力下降,前线作战部队的补给工作遭到要挟。
如果司马文正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这场战役就能按计划完成。
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打这种仗的经验,所以司马文正不可避免的犯了错误,也就不可避免的把这场战役打成了真正的消耗战。
第一百八十四章强攻
第一百八十四章强攻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键事件
第一百八十五章关键事件
战后,很多人在评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时,都只关注战略决策层面上的问题,而忽视了战术上的问题,也因而有很多人认为,在战略决策出问题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在战术层面上取得胜利,并且将此当成了中国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经历惨痛血战,导致数万名官兵伤亡的间接原因。大文学
现实上,战略决策失误,绝对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的根本原因。
准确的说,不是唯一的原因。
在战争史上,因为战略决策错误而导致失败的战例非常多,但是也有很多战役是在战略决策失误的情况下打赢了的,还有更多的战役在战略决策完全正确的情况下,遭受了莫明其妙的惨败。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战术不当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的主要原因,至少是头号因素。
当时,导致陆战队离开设定好的阵地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被击落的运输机落在美军控制的地区,结果陆战队不得不冒着很大的风险去救援飞行员,也就不得不在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与美军作战,导致司马文正原先制订的战术派不上用场。最终,司马文正没有寻求更有效的战术,而是完全修改了作战计划
能够说,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二零五四年上半年。
原因很简单:经过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后,中国陆战队掌握了运用空运力量的各种战术技巧,运输机在阵地上空被击落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救援战术也愈加有效,因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现实上,当时司马文正的正确做法是探索更有效的战术。
对付偷袭运输机的战术并不少,能够说非常多,而且很多战术都能实施,实战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大文学比如,在运输机起降的时候,对野战机场附近的外围阵地进行炮击,还能够出动特地执行战场压制任务的攻击机,以便随时攻击准备偷袭运输机的美军。此外还能够采用yin*战术,即故意安排运输机起降,诱使美军来到地面上,再用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打击力量消灭美军。即便有运输机被击落,救援办法也非常多,比如只需运输机没有恰巧坠落到美军地下掩体的出入口附近,就能用炮火进行封锁,然后让陆战队在弹幕的掩护下,以垂直进出的方式救走飞行员。
在后来的战斗中,中国陆战队就经常采用类似的战术。
为此,陆战队还采购了大量特地用来自行这些任务的作战装备。比如,陆战队在二零五四年底订购了一百多架用DY…1改装而来的“超级空中炮艇”,让其在野战机场附近的高空巡查,特地打击偷袭野战机场的敌人。这些能够照顾上百吨弹药,在高空飞行十多个小时的空中炮艇具有非常恐怖的打击能力,作战效率也高得惊人,只需要两架,就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保护一座野战机场。到了后来,陆战队还采用了空军开发的空中充电技术,让大型空中炮艇的滞空巡查时间延长到了数十个小时,并且特地为每一架空中炮艇配备两个、以至三个机组,确保其长期在空中巡查。
问题是,在二零五四年初,司马文正没有这么做。
打到四月底,陆战队已经丧失了一百多架战术运输机,还有十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被击落。
最初的时候,这些“偶然”袭击事件还没有引起司马文正重视。
当然,说是“偶然”,也不大准确,终究平均每天有十架战术运输机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