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紫言素来不是一味说教的人。
想了想,坐在了大夫人床前,见她双目紧闭,眉目间自由一股寂寥之意,心中已经了然。
千辛万苦,生下的却是女儿,大夫人一定也很失望吧“。
“我十三岁的时候,家母病故了。”沈紫言不再看向她,只半垂着眼,静静的说着自己的故事:“家母临终前,曾操心我和长姐的婚姻大事,夜不能寐,然而还未留下一言半语,便撤手西去。那时候悲不能自胜,夜间想起亡母,时常埋首在枕中啼哭。”
沈紫言的声音不急不缓,似潺潺流水般悠远,“三年守孝,不敢进灵堂,看一眼,便伤心好一阵子。偶尔也见到不少人家母女安乐和谐,常常自问,为何旁人有母,而我没有”说着,眼眶微红,“后来我十七岁出嫁,家兄背着我出门时,我曾想,当年一心盼着我嫁户好人家的母亲,若是知道我出嫁,不知道多高兴。”。
沈紫言看了眼安静的躺在床上的大夫人,眼里渐渐泛起了泪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少年丧母,自此以后常暗自想,若我得儿女,必尽慈母之贵。我大姐出嫁时,我们姐妹二人去母亲灵前报喜,泪如雨下。这一生再圆满,没有母亲的陪伴,终究是缺了些温情。”
大夫人的手指动了动。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今日,我也不防和大嫂说说。”。沈紫言见机,又继续说道:“家父一心只顾朝堂之事,家母仁慈绵软,曾被家中下人拿捏。念及此,也有恨其不争之意。可自家母去世后,才知与家母相处每一日,已是上苍恩赐”
这的的确确,是沈紫言当年的处境。
一滴泪,顺着大夫人的眼角滑落。
沈紫言松了一口气,还能流泪就好。
“由己及人,我少年丧母,尚且如此悲戚。若宁睛自出生,母亲便出家,不在身边。纵使是得祖父母厚爱,可终是缺憾,他日想起,焉知她不悲痛?”沈紫言掏出帕子拭了拭眼角,“宁睛丧父失母,哪怕是贵为福王府的小姐,也无法弥补。”
大夫人的眼睫动了动,过了片刻,双手捂住脸,失声痛哭。
291章角逐(三)
沈紫言第一次见到大夫人哭泣。
静静的待她哭声减弱,才递上了帕子,“今日事今日毕,到了明日,便又是新的一日。只要重新开始,自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夫人拭了拭眼泪,唇角微勾,“你说的对,宁晴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我自然要好好教养她成人。”
然而这笑容终究是太过飘渺,夹杂着两行热泪,显得那般凄楚而无奈。
沈紫言不由暗自想,若大夫人所嫁的,是知心之人,是否还会有今日的结局?
然而这念头很快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沈紫言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世间没有如果。
有些话,点到为止,沈紫言不再多说,只笑着寒暄:“说起来,宁晴似乎很开朗的样子,见了人就咧着嘴笑,眼睛大大的,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大夫人才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听了她的话,一连迭叫了裴妈妈进门来:“快把小姐抱来我看看。”
裴妈妈应了一声,感激的看了沈紫言一眼,才匆匆忙忙出去了。
沈紫言看着她的背影,暗暗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夫人绝了出家的念头就好。从前宁晴出世前,她还真不好说些什么,可随着宁晴出世,沈紫言相信,大夫人心里,或多或少的,都被激发了一些母性才是。毕竟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母亲。
沈紫言心里酸酸的,也不再多留,低声嘱咐了几句,便欲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去听见后面传来大夫人微弱的声音:“紫言,多谢你。”沈紫言微微一笑,也不过是顿了顿,便撩帘出去了。
暮夏的天,凉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出门时,却不见了杜怀瑾。沈紫言忙四处张望了一番,就见院门前,杜怀瑾斜斜的靠在门柱上,微抬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趁着他出神的功夫,沈紫言有心捉弄他一把,放轻了脚步,轻手轻脚的走到他身边,欲吓一吓他。
“紫言,你在做什么?”杜怀瑾并不看她,嘴角却高高扬起,璀璨的光芒溢满了眼眸。沈紫言微微有些泄气,慢腾腾走到他身边,纳闷的问:“你如何知道我来了?”杜怀瑾揶揄的看了她一眼,目光荧荧如杏,“都说女人有了孩子,自己也会变成孩子,我看今日,正是应了这句话。”
沈紫言微微有些窘迫,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瞧见便瞧见了,又何须顾左右而言他。”杜怀瑾扑哧一声笑,走了几步,靠近她身旁,挽住了她的臂弯,轻笑道:“我倒是没瞧见,只是心里有所感觉摆了。”沈紫言半信半疑的看了他一眼。
杜怀瑾转头,专注地凝视着她,摸了摸她的头,脸色突然是难得的正经,“只要你靠近我身边,我总会察觉的。”沈紫言面上一红,心里竟扑通一下乱跳开了。在这明媚的朝阳下,杜怀瑾俊朗的面庞,似渡上了一层金光一般,叫沈紫言无法移开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