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阳修的府邸,他手中捧读着苏洵写的《六国论》,一边读一边感叹道:“我大宋竟然有这样的人才,我记得当初益州太守张方平给我写过一封书信,说这眉州苏家十分了得。”
欧阳修捋了捋胡子,继续说道:“快些去将这苏洵找来见我,眼下马上就要科考了,想必他们一定在这汴京城。”
手下的人听到吩咐后,“属下这就去找。”
很快,苏洵便出现在了欧阳修的府邸。
苏洵站在门外打量,欧阳修的府邸不算豪华,透出一股朴实和书香气。
苏洵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到欧阳修的府邸喝茶。
他可是北宋政坛炙手可热的大人物,还是本次科考的主考官。
苏洵站在门口整理了一番衣冠,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端正肃穆的走了进去。
欧阳修正坐在正厅之上,手中捧着苏洵写的文章策论。
“眉州苏家苏拜见欧阳修大人。”苏洵说完后,恭敬的朝他一拜。
欧阳修见到苏洵后,眼神中透出一股赞赏。
“不必拘礼,快快请起。”
“谢欧阳修大人。”
“这篇《六国论》是你写的。”欧阳修问道。
“正是。”
苏轼回去后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
起初他的父亲还有些恼怒,担心他这样做会害了家里人。
可是当这篇文章火遍全城的时候,他的内心又有些小小的雀跃。
终于有人看到他的才华和抱负了。
几次科考失败的阴影至今也还笼罩着年迈的苏洵。
“写得很好,我大宋正是缺少你这样的人才。敢于进谏,敢于大胆说出当下朝政不好之处的人真的太少了。
加之那帮太学生,简直是祸害,要长此以往,我大宋必将衰败啊!”
说到太学生,就不得不说起太学体。
太学体源自太学,太学作为一所国立中央大学,专门为朝廷培养人才。
主要是面向官员家的子弟招生。
太学中的老师叫博士,属于学官,每一个老师都至少精通一门学问。
所以太学生能享受到顶级的教育资源。
在考取功名的时候和其他学子一起竞争,倒也没什么优待。
这些太学博士们虽然很博学,博古通今,不过就是太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