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四书五经合集百度 > 第40部分(第4页)

第40部分(第4页)

仁德是礼乐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仁德,像季氏那样,僭越天子之礼,滥用天子之乐,那礼乐对他还有什么意思呢?

说穿了,文化也好,艺术也好,都是为道德传播,更进一步 说,都是为政治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所以,一定要服从于道德和政治的前提。

………………………………………………

不要铺张浪费

【原文】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 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 ②易:驰,铺张。 ③戚:哀伤。孔子 本来是主张“哀而不伤”,感情不过分的,但与其铺张浪费,就宁肯 悲哀过度了。

【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礼仪 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 过度。”

【读解】

孔子又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 伧。”(《述而》)

可见,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仪,但却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 内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礼仪要求。

以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对照圣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一般礼仪不从简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场就越体面越风光。丧礼 更是铺张而无真正的悲哀。所谓“红白喜事”,那“白喜事”本是 为避讳而言,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倒成了名实相符的喜事了。比如说 家里老人寿终正寝,一喜少了一个负担,一个拖累;二喜可以收礼 钱,借此发一笔不大不小的财;三喜有遗产;四喜可以借机聚赌,麻将 直打到丧事办完。这样的丧礼,有几个人内心里是真正的悲哀呢?

假若圣人活到今天,眼见我们今天的排场,真不知道要感慨到什么 程度哩。

………………………………………………

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让而升②,下而饮③。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射箭。这里指射箭比赛,是古代的一种礼仪。 ②揖(yi)让而升: 揖,拱手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揖让而升是说在登堂比赛前先相互作揖表示 谦让,然后才登堂比赛。 ③下而饮:比赛完后下堂饮酒互相祝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就像射箭 比赛一样吧!登堂比赛前先互相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祝贺。这样的竞争 ,可以说是君子之争。”

【读解】

温文而雅,颇有绅士风度的君子之争。

赛前揖让,赛后喝一杯。

多么令人神往!

这算不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呢?这又是不是有点奥林匹克的精神呢?

其实,又何止体育竞赛,举凡政治角逐、商业竞争、技术开发、文艺比赛, 人生舞台上的方方面面,何处不应该提倡一点君子之争的风度呢?

………………………………………………

文献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 ②征: 证明。 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 ④文献:与今天的“文献”一词只指历史事件有所不同。“文” 相当于今天“文献”的概念,“献”即“贤”,指通晓历史的 贤才。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讲得出,但是杞国不足以为证; 殷代的礼我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