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编制方面的问题,前进舰队作战时由徐世杰直接指挥,叶飞负责具体指挥。
叶飞的政治觉悟虽然不高,但是从徐世杰专门找他说明指挥权的问题,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难道前进舰队在反攻之后仍然要单独成军?
半个多月的时间在叶飞的反复猜测中一晃而过,2217年11月29日,远征军抵达太阳系外围。
美、欧两方的舰队已经提前抵达,发现中方的舰队后立即赶来汇合。俄军由于距离较远,还需要两天的时间。
美方的舰队规模虽然不比中方,但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也建造出了近百艘胜利级战舰,欧盟方面的成绩差一点,战舰数量不过五十多艘而已,差不多只有美方的一半儿。
徐世杰对此十分满意,美欧两方再加上俄方的舰队,战舰总数怎么也该有二百出头,虽说只有远征军的一半儿,但是考虑到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三方的殖民星都不怎么稳定,这个成绩也说得过去了。
美欧两方的舰队与远征军建立联系之后,同时表示愿意为反攻地球出力,徐世杰愉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地球不只是共和国的地球,美欧两方也确实是不敢把地球的命运全部交到中方的手上。(未完待续。。)
815 反攻之始
亚特兰蒂斯人就像一座悬在所有地球人头顶的大山,随时可能砸下来砸碎所有的人类,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勾心斗角不能团结一致,怎么对抗强大的亚特兰蒂斯人?
2217年12月1日,俄国舰队八十四艘战舰抵达太阳系。
徐世杰以战役发起人和盟军司令官的双重身份如今各方指挥官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只有四个人,除了徐世杰本人之外,还有美国四星上将克拉克?巴顿,欧洲联合舰队司令蒙哥牛利元帅,俄国武装力量司令马克西姆元帅。
这四个人完全可以代表人类全部的抵抗力量,假如亚特兰蒂斯人在会议进行的时候突袭成功,联合舰队的整个指挥系统将不可避免地遭到重创。
四方会议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讨论联合舰队的指挥仅归属。
徐世杰当仁不让地要求其它三方在反攻战役中将指挥权交给自己——四百艘战舰的强悍实力让徐大部长有足够的底气提出任何要求。
美俄欧三方虽然不愿意交指挥权交出去,但是三方的战舰加在一起只有二百出头而已,说句大实话,反攻战役是否能够成功必须看中方的脸色,拒绝的话又怎么说得出口?
蒙哥牛利连甚至连句场面话都没说,痛快地答应了徐世杰的要求。
开玩笑,这年头谁拳头大谁是大爷,话说得再漂亮。回头指挥权还不是一样得交出去?
现在谁让徐世杰不痛快,徐世杰就有可能在开战之后让谁家的舰队不痛快,这笔账一点都不难算。
拿到指挥权的徐世杰马上开始安排各个舰队的任务,蒙哥牛利等人已经做好了当炮灰的准备,但是接到命令之后才发现,徐世杰压根儿没打算派他们上战场,他们三个人接到的命令一模一样,那就是机动作战。
徐世杰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不熟悉三方战舰的性能;二是对外军的战斗力十分怀疑;三是远征军战前进行过详细的战役部署,舰队各司其职。突然打乱之前的战役部署。可能会给此战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燕京时间2217年12月2日零点,反攻战役正式开始。
远征军各分舰队的旗舰均提前与故乡号建立通讯联系,秒数归零的一瞬间,徐世杰对着屏幕上十几张面孔说:“叶飞。让你的人开始行动。其它部门密切配合。开始吧!”
“是!”十五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远征军以三十艘战舰为了个分舰队,共有四个战神级分舰队和八个冲击母舰集群,五十八艘运输舰单独编为两个独立的运输舰队。所有舰队的指挥官直接向徐世杰负责。
只有叶飞因为留下了天鹰级守蓝光星,手下只有二十五艘战舰,其中四艘还是一直留守太阳系的天鹰级。
然而打响这场战役第一炮的,又恰恰是洛伟指挥的天鹰级战舰,战役中仅有的四艘天鹰级战舰,接到的任务居然重中之重引蛇出洞。
这样安排是因为洛伟指挥的天鹰级战舰已经在太阳系中活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亚特兰蒂斯人对这天鹰级十分地熟悉,看到这几艘战舰,绝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联想。
接到命令的叶飞马上把任务转达给早已等待多时的洛伟,四艘天鹰级战舰立即启动超光速引擎——为了保密,远征军停泊的位置距离太阳有零点二光年的距离,哪怕是使用晶体引擎,也需要十二分钟才能赶到内太阳系。
美俄欧三方的战舰均采用中方从碟族那里弄到的重力引擎技术,从集结区开到内太阳系需要两个多小时,这也是徐世杰将美俄欧三方排除在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