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满意地拍了拍李战龙的肩膀,说道:“好,这件事情要抓紧办,尤其是你们特战团,更应该发挥出机动作战的能力,不仅依靠战马,同时也可以依靠这些自行车,甚至黄包车,我们要让这些自行车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胜利增添一份保障。”
说完,段鹏再次骑上自行车,在院子里带领着警卫班的同志,继续练习骑自行车,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坚定而充满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战龙则是迅速展开了对特战团部队中会骑自行车人员的统计工作,他深入到各个连队,与战士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李战龙将统计结果交到了陈振华的手中。看着手中的名单,陈振华皱起了眉头。
正如他们所预料的,会骑自行车的战士数量远远低于预期,只有不足50人,但李战龙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推广自行车训练的决心。
陈振华立即召集了特战团的各级干部,召开了一次关于自行车运用沟通研究的会议。在会议上,他详细地阐述了自行车在作战中的优势和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同志们,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虽然会骑自行车的战士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技能。我们要把自行车变成我们的有力武器,提高我们的作战效率和机动性!”陈振华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鼓舞。
此时特战团的各级干部纷纷表示赞同,并积极响应陈振华的号召,投入到自行车训练的组织和实施中。
原本他们还想着争夺那些缴获的战马,从而进一步提升特战团的迅速转移能力,现在看到了自行车以后,则是迅速积极的想着应用自行车的事情来,甚至还为自行车的更广泛的应用而自豪。
很快在特战团的各个训练场上,独立旅旅部的100辆自行车全部被分配到特战团的各个连队,从而来迅速的开展训练。
所有的特战团战士们热情高涨,那些已经会骑自行车的战士充当起了小教练,耐心地指导着其他战士,从如何保持平衡到如何灵活地转弯,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练习。
陈振华和李战龙也时常出现在训练场上,为战士们加油鼓劲,亲自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在他们的带动下,战士们的训练效果显着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战士学会了骑自行车,他们逐渐熟练掌握了各种骑行技巧,并且能够在骑行中完成一些简单的战术动作。
与此同时,陈振华还组织人员对自行车进行了改装和优化。他们在自行车上加装了木质的货架,以便能够运输更多的物资,尤其是迫击炮和掷弹筒,包括火炮弹药。
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形和作战环境,陈振华还特别对自行车的轮胎和刹车系统进行了改进,亲自教导大家处理一些应急的情况处理。
随后陈振华安排了一场小小的拉力赛中,各个连的自行车队伍首次亮相,那些优秀的战士们,骑着自行车,一边做着各种动作,一边迅速而灵活地穿梭在战场上,完成了物资运输、情报传递和兵力快速部署等任务。
他们的表现得到了特战团各级指挥官的高度赞扬,也让其他部队对自行车在作战中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特战团的自行车队,逐渐成为了八路军独立旅部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后续的战斗转移中,他们更是发挥了出其不意的作用,为每一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源于陈振华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他成功地将原本闲置的资源转化为了战斗力,为抗战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李战龙不辞辛劳地,将整个特战团当中的广大官兵都成功教会使用自行车之后,陈振华这才将接下来的战斗行动安排告知李战龙。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