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丛林迷失的妈妈 > 第21部分(第2页)

第21部分(第2页)

“现在外面已经都是秦国一统天下,”王大恒知道古夏人对外面的记忆仍停留在秦灭古蜀的时候,故从那时说起,“所有的大国小国都被秦攻占,现在再也没有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赵国,也没有巴国,蜀国……现在统一叫做‘中国’。”

旁边大祭司长叹一声道:“秦国野心勃勃,而我蜀国地广物博,沃野千里,可谓天下粮仓,秦国夺得我蜀国,直取天下,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王大恒点点头接着道:“我们的祖上都是世代居住在蜀地的蜀山氏人,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命令全国统一法制,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统一语言文字,所以我们蜀国的后人都不得使用祖先留下的语言文字,但祖先留下的歌谣我们还记得一些。”

韩阳他们暗暗佩服王大恒这个谎言说得真是滴水不漏。大祭司也颔首道:“难怪你们不会说我们的话,服饰也不一样。”

王大恒悠悠道:“尽管在外面我们都在秦人的统治之下,但心里面,我们都牢记自己是蜀山氏人,族中的老人也常常跟我们说起先王的种种传奇,所以我们也知道一些,据说大禹都是我们蜀山氏人呢。”

“没错,”大祭司一脸骄傲,“大禹故里就在我们蜀国,禹当年出去后治理天下水患,被推举为人皇,他的儿子夏启更是建立夏国,号令天下。当年先烈们追随小王子躲避秦军追杀,一路西进到此,建国古夏,你们可知为何叫古夏?”

王大恒想想说:“应该跟夏启建夏朝有关吧。”

大祭司不住颔首,道:“没错,之所以叫古夏原因有二,其一如你所说是夏王启建夏,启是天下之皇,更是我们蜀山氏人,其二这里正是大禹故里石纽,为了缅怀而为先皇,我们便建国古夏!”

大禹故里?大家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在石林里那座石碑上看到的鸟虫文果然是“石纽”二字,看来传说中的大禹故里是真的,但传说中说大禹的故乡有一大片石头山,因为古蜀人都迷信自己起源于石头,而他们那天看到的石林只是散落的少量石头石块,并没见到石山。

王大恒说出了他们在古道石林见到的石碑以及上面的人像和字。

大祭司异常惊奇道:“那里还在?果然是上天有眼,那可是我们祭祀先皇先烈的地方,所有的石碑都是我们古夏建国后所立,只是后来……”

“后来什么?”大家问道。

大祭司神色十分苍凉忧郁,“有一天夜里,突然日月无光天地变色,紧接着大雨瓢泼,一片天塌地陷之声,待天亮之后,所幸王城完好无事,只是山崩地裂,从此阻断了前往石林的路,也断了我们古夏出去的唯一的一条通道。那里原本是座石山,又有一条大河通过,要开山劈道十分困难,所以数百年来,我们世代在古夏城里,从来没人能出去过。”

大家这才想起那天穿过了一条长长的峡谷,那条峡谷两边都是石壁,像是传说中的刑天舞动干戚硬生生地劈出来的一般。穿过峡谷之后又是一道长长的熔岩隧道,看来那座石山在地震中完全坍塌了,结结实实地堵死了古夏人的出路,而恰恰横卧山谷间,加上日夜水流冲洗,形成了那条长长的熔岩隧道。只是奇怪的是大祭司说古夏人在此只有数百年,要知道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那时候古夏人便远避此处,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怎么可能才数百年?可能是住在深山,不知日月苦长,两千多年的日子也感觉不过是像山外几百年那么久吧。

这时女王道:“你们五人确系我蜀山氏后人,从此你们好生留在我们古夏国,有朝一日助我们走出石纽,收复故国。”

韩阳五个人心里一沉,心想古夏人两千多年都没能走出这片山林,他们五个人如何能带古夏人走出去?如果走不出去是不是意味着一辈子将被留在古夏国?但看来又容不得异议,只能强装笑容谢恩。

女王又道:“明日是我古夏国每年一次的努佤夏,本王已将你们视作古夏人,不妨也来参加。”

努佤夏?韩阳等人从未听说,大概也是古夏人的一个隆重节日吧,当下也不做细想就感恩戴德地应承下来。

第二十章 阿夏情缘

古夏人每年一次的“努佤夏”如期而至,这是古夏人最隆重的节日,其重要性相当于汉人的春节,而形式上更接近于蒙古族的“那达慕”,是一个群众性的娱乐盛会,男子们来展示自己的勇猛刚毅,比如举行骑马、射箭、武术大赛之类;女人们多是唱歌舞蹈,展现自己温柔多情的一面。不过“努佤夏”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青年男女们还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恋人,古夏人称其为“阿萨”,由于他们的发音“sa”和“xia”不分,我们姑且称其为“阿夏”吧。说到阿夏,自然有人会想到云南泸沽湖摩梭人著名的“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婚。摩梭人的“阿夏婚”实行的是夫妻分居式的“走婚”,即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男女双方都各居母家,男女双方以爱情为基础走婚,小孩出生在女方家中,与父亲只有道义上的关系,没有责任约束。家庭中只有母子、娘舅关系,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古夏人说的阿夏,意义上更接近情人,类似于阿哥、阿妹。他们同样倡导爱情自由,所不同的是爱情基本上是女方做主,一旦有某个阿妹要选某位阿哥做阿夏,阿哥不能拒绝,除非同时有几位阿妹看中这位阿哥,那他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自己中意的。古夏人和摩梭人一样,一生中可以有好几个阿夏,摩梭人纯粹的以爱情为基础,一旦双方爱情破裂,男子不得再入该女子的花楼,哪怕双方有了小孩。古夏人不一样,如果有了小孩,男女双方必须在一起组成传统的家庭,照顾儿女,不得再去找别的阿夏。如果没有小孩,男女双方均可寻找新的阿夏,直到有了小孩为止。古夏人这么做,恐怕是因为古夏国长年困在森林中,人丁单薄,为了繁衍生息而约定俗成的一种鼓励生育的做法吧。

按照古代圣人的看法,古夏国可谓是“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了,因为古夏人完全是统一生产统一分配,甚至统一休闲娱乐,像眼下正在进行的“努佤夏”。在古夏国,王权和神权和谐统一,国王,世俗权力的最高拥有者,下有九大议会长老;祭司,是掌管宗教祭祀神权,又精通天文地理,受人敬仰尊重。大祭司说他们古夏国为了景仰追忆蜀山氏的先人大禹而建国,而不是仿制夏朝。大禹当年统一各部落,在建制上还是属于氏族部落,尚不是一个国家,直到他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虽然强大,却没了氏族部落的平等和谐。古夏国各取其长,王国内既有夏朝那般完备的建制礼仪,强大的兵力和生产力,又有氏族部落的平等团结,和谐生活。没有奴隶,王上如同神灵一般被顶礼膜拜,人人以伺奉王上为荣;没有争权夺利,他们从不自相残杀,共同的敌人就是艰难的生存环境以及那些几千年前早已不存在的所谓先祖的仇人。

从当年不足万人到现在的近四万人丁,古夏人经历了两千多年。他们建起了坚固的城墙,任何野兽都无可奈何。他们总结出来最成熟的养殖和种植垦荒技术,让人们安居乐业物阜民康,古夏国如今是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加上一年来风调雨顺,让今年“努佤夏”节日更加热闹。而让今年的“努佤夏”更意义非凡的,自然是韩阳等五个外人的加入。

“努佤夏”的各种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每场比赛的最终得胜者都将得到女王的赏赐。射术比赛中竞争最为激烈,韩阳他们总算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百步穿杨。伊妙让他们参加,谁知甄真和方采菱连弓弦都拉不起,韩阳王大恒秦歌三人勉强拉满弓,射出去的箭毫无准星,还被弓弦震得生疼,引得古夏人捧腹大笑。伊妙箭术了得,韩阳他们早已见识,果然伊妙一路过关斩将力挫群雄,进入决赛。决赛中她要与一位叫阿虏的青年一决高下,谁最终胜利即可赢得女王赏赐的一只精美的鹿角。

阿虏一身精肉,臂力惊人,一箭下去,一棵碗口大的树干都能扎穿,而且还十分精准。伊妙在前面的表现同样十分出色,并且身法敏捷,飒爽英姿更赢得众人的喝彩和喜爱。

最后的决赛开始了,目标是百步之外一棵悬挂着的不断摇晃的玉环。那玉环不过牛眼大小,百步之外晃动之下,要看清都很费力,如果要射中,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都在心想这场比赛谁也赢不了了,而在一旁的秦歌最为紧张,捏着拳头不断喃喃地给伊妙加油。

阿虏首先射箭,只见他屏气凝神,拉弓成满月,双眼凝成一线,死死地瞄准那不断晃动的玉环,最后那成扇形晃动的玉环在他眼中仿佛成了一个异常清晰的点,随着他的右指一放,利箭携裹着劲风迅疾而去,顷刻间只听到“嘣”的一声,利箭射中玉环后又硬生生地扎在后面的古树上,没入一指多深,箭翎“铮铮铮”地直抖动了好一会才停下来,足见力道之大。

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想必如此箭术他们也未曾见过。只有秦歌很是着急,他知道比赛的胜负已经揭晓,伊妙不可能超过阿虏了,因为就算射中也只是打成平手。

伊妙出场了,秦歌韩阳他们不断地为其欢呼,他们欢呼加油的方式古夏人自然是从来不曾见过的,因而所有的人都像看西洋镜一样看着他们,伊妙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毫无疑问,伊妙弯弓射箭的姿势是最漂亮的,只见她看准晃动的玉环,一箭发了出去,弦音未落,利箭已经穿住玉环,稳稳地扎在树上。

人群中再次欢呼,秦歌他们自然最为高兴,簇拥着伊妙,欢呼雀跃。

两个人都射中了,到底谁是冠军,女王也犯了难。比赛的裁判是一位军官,他细细验证了结果,向女王禀告:“王上,两位勇士的箭均射落了玉环,从箭术来看,的确难分伯仲,只是阿虏勇士的劲道更大,箭入树木一指余深,也就是说,如果前面的目标是一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