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言: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只要你愿意学,机会多的是。为人处世中,愿意学习和不愿意学习,其结果大不一样。有的人先天条件好,因而自得自满,这些人往往是一事无成。所以说,劝人学是件善事,听人劝是一件好事。?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中的“七十二贤”之一,以勇武刚直、擅长治政而著名。但他在刚刚见到孔子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见子路来见他,以为他是为求学而来的,所以迎头便问:“你爱好什么?”子路没弄清楚孔子的意思,贸然回答:“我爱好长剑。”孔子摇了摇头,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你是个有能力的人,假如再加上勤学好问,成就将不可限量。”?
子路理直气壮地说:“南山上的竹子,本来就直挺挺的,用不着矫正。砍来当箭用,可以射穿犀革。由此看来,本质好就行了,做学问有什么用呢?”?
孔子进一步解答道:“不错,砍了竹子,是可发当箭用的。但如果在它的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装上金属的箭头,并且磨得十分锋利。难道不会射得更加深入吗?”?
子路听了,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我十分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学而知之,是自古以来治学立身的良训,也是为人处世中能够有所成就的根本之策。像子路刚开始那样,根本就不懂得学习重要性的当然很少,但我们大多数人则只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或是浅尝辄止,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为人处世中,是否肯于学习是大不一样的。有些人自恃先天条件好而不肯学习或很少学习,随着斗转星移、时间变换,那点先天的优越性很快就会消失。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不如别人。?
金溪县有个人叫方仲永,当他五岁时,就能写诗,人们指着什么事物叫他作诗,都能当即写成,文采道理都有可取之处,被认为是神童,渐渐就有人请他父亲带方仲永去作客,并即席作诗,有的人还赠些银两。他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他去拜见县里的人,不叫他学习。在他13岁的时候,让他写诗已不能和以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他已经默默无闻,和一般人一样了。?
神童历代各国均有,但“神童”最终成才却并不多。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怕笨,而怕所谓的“灵”。认为自己笨的人,只要肯于勤学苦读,而以为自己“灵”的人往往想凭“灵”生活一辈子,到头来只能是一场黄梁美梦。?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人的先天条件差异是比较小的,因此在学习中主要在于一个“勤”字,只有肯于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虹→桥→书→吧→。
第43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2)
中国有句名言:宁为有瑕玉,不作无瑕石。?
玉虽有瑕但终归是玉,石虽无瑕但终归是石,玉、石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他会有一些缺点、毛病,但瑕不掩玉,终归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平庸的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无可挑剔,但终归是个平庸之辈。人生一世,具有真才实学才是根本。?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由于某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缺点、毛病而不用,而对那些虽无缺点毛病,但无真才实学的人颇有好感而信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滥竿充数的人不能长信。?
战国时,齐宣王很喜欢听吹竽,特别钟爱的是听众竽合奏,他每次都要300个乐师一同吹奏,听起来才过瘾。?
有一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却也混在三百人中,每回都参加演奏。他双手捧着竽,嘴唇微微地动,一样享受很高待遇,这样,他也混了好多年。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这位新任的国君,也爱听吹竽,但是他却爱听独奏,他叫三百个乐师一个一个地吹奏,这时,南郭先生知道没法继续混下去了,只得扔下他的竽,悄悄溜走了。?
时光的不可逆转性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我们对时间就只能珍惜。在生活学习中不应为流逝的时光而白白的叹息,重要的是努力抓紧余下的时光。人生易老,青春难再,对于时间和年华要格外珍惜。?
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虽然是个双目失明的人,却依旧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
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70岁了,很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吧?”师旷反问道:“既然晚了,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听后,认为他答非所问,很气愤。?
师旷解释说:“我这个瞎了眼的臣子哪里敢跟君王开玩笑呢?我听人说过:‘少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壮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烈日当空,光焰夺目;到了老年,才下决心学习,那就好像晚上点起蜡烛’。”晋平公听了,点头称赞道:“你说得真好!”?
古人尚且活到老学到老,今人更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纸上谈兵,自掘坟墓?
纸上谈兵的儒生赵括可以说是理论脱离实际的“最佳人选”。自以为天下能与自已匹敌的只有名将白起,孰不知过其者甚多,自己乱箭穿身不说,还为40万赵军掘了坟墓。?
赵括到底是什么性格?理论脱离实际,书生之能,还是纸上谈兵之辈。总之,他正是刚愎自用那两种人的前一种,没有多少经验,凭自己的一点浅薄知识夸夸其谈,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在与秦军交战中,理论脱离实际,刚愎自用。招致长平惨败,使赵国彻底走向衰落。?
赵括是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
赵奢是一个老成持重、具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将军,但他的儿子赵括却是一位空谈家。赵括自幼聪明肯学,又热情好辩,跟父亲读了不少兵书,父子俩也经常辩论行军作战事宜。辩论时赵括口才颇佳,又常常引经据典,赵奢往往不是他的对手,这就是所谓的“纸上谈兵”。赵括虽无实际经验,却也学了些理论知识,就十分狂妄自大,经常自我吹嘘,简直认为自己就是举世无敌的将军,但赵括的父亲和母亲都十分清楚,赵括只会夸夸其谈而已,并无真实本领。?
此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死,赵括的母亲一听赵王任命赵括为主帅,惊慌万分,立刻去见赵王。她哭着对赵王说:“赵奢临死的时候曾嘱咐我,千万不可让大王重用赵括,因为行军打仗是十分凶险的事,需要万分谨慎,可赵括每当谈起军事却显得十分轻率随意,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非遭失败不可。再说,赵括也不会得到士兵的拥戴,他的父亲每当受了大王的恩赐,从不拿回家去,总是全部转分给将士,一旦接受命令,就全心全意地为国工作,从不过问家事,而赵括正相反,他做了将军,就盛气凌人,对大王的赏赐,他全都拿回家置办了房屋田产,对部下毫不关心,难道这样的人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还是请大王收回成命吧!”丞相蔺相如等人也极力反对,但赵王一意孤行,不肯收回成命。赵括的母亲见不可挽回,就对赵王说:“如果您一定要让赵括做主帅,将来他出了差错,请您不要怪罪我们全家,希望您能给我一张文书做证据,以免我们全家被杀。”赵王答应了她的要求,给她立了字据,保证赵括成功与否,均不会连累家人。赵括的母亲回到家里,知道赵括必败无疑,就分散了家财,遣散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