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王近山查明一处伤在肺部,一处伤在左臂,另外,由于“撒疯劲”左手骨折。
这次长乐村伏击战,共歼日军2200余人,缴获100多支步枪、3挺机关枪,还有战马100多匹。后来,陈赓在日记中回忆这次战斗情景时写道:“炮轰如雨,战斗之激烈实为抗战来所罕见。”而经历此战的日军“游击专家”苫米地也是吓得要死,逃走后,逢人便说:“刘伯承用兵如神,###的游击战术第一流,陈赓打仗简直是‘押宝’,这样的战斗,谁都没有办法!”
“那你的拖刀计呢?”有人问。
这回吃过大亏的苫米地老实地说:“拖刀计也打不过他们。”
陈赓则说:“我们每次战胜强敌,都是因为有王近山、叶成焕这样的猛将和英勇无畏的战士。王疯子并不疯,没有他和战士们的疯劲,我们就不能战胜强大的日军!”
(3)
抗战中,王近山的第三次“撒疯”是,韩略村附近全歼日军观战团。
1943年夏秋,蒋介石掀起第三次###高潮,重兵指向陕甘宁边区。党中央急调时任太岳区2分区司令员的王近山率第16团赴延安。
王近山接到这项任务后,恨不得马上启程,几次向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要求快快开拔,去保卫党中央。但因日军正对太岳区进行规模最大、最为残暴的“铁滚扫荡”,陈赓怕他带一个团单独远行,遇上敌人时吃亏,每次回答说:“你耐心等待,等情况略为明朗再走不迟。”
这“铁滚扫荡”,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发明”的,即用16个日军大队和伪军共20万人,分3路3层,东西封锁,南北滚碾推进“扫荡”。为此,他亲自命名为“铁滚式3层阵地新战法”,并且向东京参谋总部夸下海口说:“‘铁滚扫荡’,是我多年深研兵法所得,一旦实施,###将退至黄河边上背水作战。”
有人问道:“那你预测###遇上‘铁滚扫荡’,情况将是如何呢?”
“不降即亡。”冈村宁茨像接受记者采访般眯笑着回答。
日军东京参谋总部很重视冈村宁茨的“铁滚扫荡”法,为推广这“集兵法之大成”的战法,特从各地抽调100多名高级军官,组成“战地观战团”,在1名少将旅团长率领下,赴太岳区前线观战冈村宁茨的“铁滚扫荡”。
面对这种险恶情况,敌情又这么复杂,陈赓的担心无疑是不无道理的。但王近山早已是归心似箭。他要走了,陈赓也拦不住,加上王近山“暗中活动”太岳区党委书记聂真说情,陈赓只好同意他启程。临出发时,他对王近山说:“只一个特别要求:尽快去延安,路上不要求战;如发生战斗,力求速战,速决、速离。”
聂真也再三嘱咐说:“尽快到达延安,尽量不要在半路上求战。”
8三次“撒疯”(6)
在陈司令员的和聂书记的再三叮嘱下,王近山“好嘞”一声就带着1000多人的队伍化装成老百姓出发了。
可他一上路就把两位领导的叮嘱丢到了脑后,满脑子寻思着如何在路上打一仗,“捉几个鬼子,向党中央、毛主席献礼”。但他率部冲过重重封锁,一路快速前进,一直没有合适的战机,只好“大事为重”,赶路要紧。但是,他脑壳里寻机打仗的思想一直没“断根”。
一天,他们到达了离日军前敌指挥所驻地临汾很近的洪洞县韩略村。
韩略村是临屯公路经过之地,周围鬼子据点到处都是,就在村南高地上还有一个大碉堡,里面鬼子伪军40多人“混居”在一起。这里虽是敌人的眼皮底下,但地下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都很好。王近山率部一进村,民兵就站岗、放哨,老乡挪铺烧热坑,战士们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了!王近山和团干部顾不上休息,听取洪洞县武委会主任孙明烈汇报。在交谈中,孙明烈说:
“临屯公路上鬼子军用卡车天天跑,你们过公路一定要小心!”
“鬼子的军用卡车?天天跑?”王近山马上警惕地问。
“是呀,每天上午都有,汽车载的都是物资,掩护的部队也不多,它们从临汾出发,经过这里向东去,为‘扫荡’的鬼子送弹药,下午又满载从根据地抢来的财物,经此返回临汾。”
王近山正寻思着打一仗呢,立即桌子一拍,骂道:“好啊!这狗日的,不给他们点厉害,看来是不行了!”
武委会的同志一听,兴奋地说:“好啊!韩略村附近公路两侧,都是两丈多高的陡壁,易下不易上,要是打伏击,嘿,那可是最好的地段。”
王近山战斗之心起了就难收住,立即和16团政委、代团长商量:“我们利用这里的地形,打一个速战速决的伏击战,抓一把就走,你们看如何?”
“部队士气高得很,3天不打鬼子,手就痒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