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隐流一样,奉天府刚抵达平水关时就向城主府递了消息,称不危害城内百姓,否则到处就是人心惶惶难以自已了。
大营扎下之后,双方大将就约在隐流帐内来认个脸熟,互通有无,毕竟接下来要并肩而战了。此时宁小闲就看出对方带过来的侍卫和妖兵身上有些战甲还留有斑驳伤痕,并隐隐有血腥气味儿飘出,那是伤势未愈的表现。显然奉天府这一路上也没少遇着围追堵截。从广成宫对“隐流”的招待来看,估计奉天府大军走到平水关也绝不像汨罗表现出来的那般轻松。
忙活了一上午,她正窝在火工营里考虑完善规则之事,黄萱找过来了。
沉夏此时无暇他顾,小姑娘在营中无事可做,又没甚认得的友人,想来想去只好来找她。“闲姐姐,我们进城玩儿罢!听说平水关最大的酒楼招牌菜……”她附在宁小闲耳边叽叽呱呱说了几句,居然说得后者有几分心动。
因着巨灵神炮被盗之事,宁小闲原本有些沉郁,不过公务永远烦恼不完,眼看接下去又有连番恶战要打,不如借着这机会散散心也好。于是她想了想,也就从了,握住魔眼和长天说了两句,就带着黄萱离开隐流大营,进了平水关。
眼下隐、奉两军在平水关互成犄角之势,也没甚人敢来寻她晦气,所以她并不让隐卫跟随,这才好玩得尽兴。
两人施施然从西城门进了平水关。
宁小闲原以为被两大妖军夹在中间,平水关的凡人会吓得两股战战,哪知进了城反见得人流汹涌,食肆酒楼商铺买卖红火得堪比过大年,有许多店铺的伙计站到街边揽客,扯开嗓子就喊:“仙爷……”
她一时怔忡,随后才反应过来,两大妖军汇聚于此,竟然是带来了强大无比的消费能力,刺激得本地商业突然繁荣鼎盛!妖怪原本就比修士多欲,这两支队伍当中的妖兵又经历了多场厮杀,正是需要好好释放一下身上的压力,偏偏上峰又下令不能在城内为非作歹,因此要将这一身精力发泄出去,也就是吃喝赌玩。所以各式馆子、商铺、赌场尽数爆满。
自然在这几天里头,平水关里头做皮肉生意的红倌坊和船舫,东家也要笑得合不拢嘴。
黄萱也是头一次来。她在自家仙派里清修的时间太长,难得见到这样热闹的场面,当真是对什么都好奇。宁小闲慢悠悠地和她逛了一个时辰,才走到了平水关最大、最直也最繁华的一条街上。
这时已到了晌午时分,黄萱走到一家箔了银字招牌的酒楼,停下来道:“就是这一家。”
这家酒楼名为“鱼满堂”,体积不大,上下也只有两层,并且还没设上房,显然档次门面都不如这街上的其他酒楼,然而胜在干净。并且宁小闲上了二楼之后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座无虚席,若非黄萱一早儿就差人来订位,恐怕现在得加入排队等候的大军。
黄萱拉着她坐到一张宽大的黑漆四角桌上,才笑道:“我请僖途大哥来帮我先订了位置,听说前日就已经订满了,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
还能有什么手段?宁小闲嘴角一扯,不就是强人所难么?
此时伙计已经麻利地跑来,问两位姑娘:“两位客官看着眼生,是头一遭儿来?想要小三件还是全套儿?”这个座位是今晨突然易了主的,原先订位的是城东的王老爷。伙计见到客人落座,也知这两位必定是有来头,因此招呼起来格外精神。
宁小闲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问客人点菜的,不禁一怔。全套儿?全套什么,大保健?这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华夏。边上黄萱已经脆生生道:“嗯,你这里的招牌菜是什么?”
伙计咧嘴笑,露出一口黄牙,看得她直皱眉:“把嘴合上,看着倒胃口!”
伙计赶紧抿了嘴,快声快气地介绍起来。原来这家“鱼满堂”和宁小闲在南赡部洲上尝过的馆子都不大一样,只做一样东西——鱼。当然,若敢这样做生意,那就是术业有专攻,要把活鱼这道材料做出种种花样来。
酒楼提供的鱼有三种,最下品为鲤鱼,中品为鲫鱼。最上品,则是平水关外一条大河里的特产:丁桂。这种鱼味甜肉细,并且每年八月食了河两岸桂树落进水里的桂花,连鱼肉都带有淡淡的桂花香气。此时虽然不到八月,但鱼儿已经肥美,可以下箸了。(未完待续)
ps:今日例行的双更合一为4000字大章。下一次加更将在月票满910票时送出,咳,其实水云定下自动发布时,月票数已经901票了,嘿嘿,亲们加油~~
第1053章 蹭饭的来了(为910月票加更)
所谓的小三样、全套儿,则是指鱼的吃法。全套儿是指这里的招牌吃法——活鱼八吃,而小三样就是从中择出三种作法,由顾客自选。宁小闲听到这里也就打断伙计,直接道:“拿丁桂去做活鱼八吃送上来。”
伙计自是欢欢喜喜地去了,不一会儿先上来的是一碟子凉菜,乃是用老醋、酱油、麻油和香料腌好的卷片状物。挟一筷子到嘴里,脆生生地好弹牙,却又没有鱼肉的腥气,偏偏再咬两口就要融在口里,这时才有荤物特有的微腻感飘出来。黄萱尝了一口,奇道:“这是什么?”
“鱼皮。”宁小闲汲了一口当地的桂花酿,慢悠悠地回答她。这东西才入嘴,她就尝出来了。华夏的腌鱼皮多半用鲮鱼皮来做,才会爽脆可口,没想到南赡部洲上也有了这样的吃法。
随后再盛上来的三道热气腾腾的菜肴,则是鱼肠煎蛋、清蒸鱼腩和煎焗鱼骨了。这三种做法宁小闲都不陌生,几口吃下肚去,熟悉的感觉浮上来,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华夏海边的大排档,海边人靠海吃海,那里的菜肴也通常都是这样做法的。
一晃七年,故乡的味道却不曾稍褪。
她这里触景生了情,下箸就有些慢了,黄萱有两分懊恼道:“可是这里的菜不合姐姐口味?早知我就再打探打探,寻一家味道更好的。”
宁小闲摇了摇头:“谁说的?我很喜欢这儿,别家味道未必就比这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