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赵简这一声呼喝过后,果然有一队身着披挂的禁军上了大殿,然而让众人瞠目结舌的却是,这队人马并未冲着安逸去,反而来到了赵简身前。
赵简顿感不妙,刚想要反抗就被他们抽刀架住了脖颈。
“你们!”赵简打眼望去,却发现这几人眼生的很。
“赵太尉,当我南部三关的将士们是吃素的吗?”安逸冲着赵简冷笑,赵简这才反应过来,安逸为何要带着南部三关的部队亲自押送刘守玉。
“赵简,你通敌卖国,陷害贤良!今日在朝堂上还拉帮结派,意图谋反!数罪并罚,就算你是太尉,今日也别想囫囵着走出这大殿!”安逸义正辞严,对赵简的罪名如数家珍。
赵简受制于人,之前所有的安排在此刻都派不上用场,只好狡辩道:“这全都是你们的一面之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楚,我何错之有!你们若要定我的罪,必须拿出证据来!”
“好!”安逸随后一声大喝:“将禁军统领给我带上来!”
随着又一位赵简的人被带到大殿上,赵简才最终面如死灰的瘫坐在了地上。他引以为傲的几层保险,殊不知早就在楚相印的监视之中。
“你可还有话要说!”安逸大声质问着赵简。
赵简神情如丧考妣,听到安逸的问话后,他呆滞地看向了自始至终都一言不发地楚灵犀,现在只能看楚灵犀是否还有什么后手了。
谁料楚灵犀感受到赵简的目光后,却走出来,静静地望着那大殿之上的堂兄,平静地说出了一句话。
“我们认罪。”
随着这句话说出后,整个殿上顿时乱做一团,适才站队赵简的官员一个个哭爹喊娘,泪如雨下的请求楚相印饶恕。
然而楚相印丝毫不为所动,冷声下令将所有人全部押入天牢,楚灵犀也被他命人软禁在了页京观星阁之中。
“这大致就是那天所发生的事了。”陈玉书将一切讲述完以后,沉沉的叹了口气。
“除此以外,卢正良也指认赵简通敌卖国,意图谋反,甚至还有几封赵简亲笔书写的书信,这下赵简是人证物证俱在,这回真是神仙难救了。”
余生对此并不觉得伤感,赵简在朝堂上耀武扬威了这么些年,从扶光帝一直到如今的直鉴帝,算起来也够本了。
“观星阁在哪?我想去见一面楚灵犀。”事已至此,趁着尚还没有定论,余生必须先确保阿念如今在什么地方,是否还安全。而想要得知阿念的下落,眼下唯有去找楚灵犀这一条路了。
“观星台就在页京城北,离皇宫隔了大概三条街。”陈玉书告知了余生确切位置,最后又补充道:“我就不陪你去了,你……一切小心。”
余生听出了陈玉书话里的意思,他知道此刻的陈玉书已经不想再掺和这件事了,于是他也没有强求。
“能够陪我走到这里我已经很高兴了。”
陈玉书低下头去,随后又抬起头来与余生对视,两位自少年时便相识的英才,在历经了岁月的变迁与磨练后,反而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遇事千万不要太过用强,该示弱就示弱就是了。”陈玉书依旧不放心,嘱咐道:“我们都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我也不想再过几年从汴京来的老家伙只剩我一人。”
“我知道。”余生辞别陈玉书以后,牵着马一路自陈府向北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页京的观星阁是后来所建立,所以余生并未来过此处。
不过听陈玉书所说,观星阁建立之初,并非是为了司天监观星作用,而是为了能够在页京眺望汴京,表达迁都以后,帝王对于故都的思念之意。
来到观星阁附近后,余生察觉到此地似乎有重兵把守,明里暗里早就已经将此处打造的密不透风。
“闲杂人等不许在此处逗留,速速离去!”余生刚牵着马去走近,远处便有军士上前来驱赶。
“你们领头的是谁?”余生不见惧色,开门见山道:“告诉你们这里的负责人,就说余立冬求见灵犀殿下,还请通融通融。”
余生相信自打他出现在页京之后,想来楚相印便已经知道了此事,于是也没有隐藏身形的打算,不过在没有准备之前,他并不打算直接去见楚相印。
那军士听了之后,顿时上下打量了一番余生。虽然余立冬之名这些年并不如赵简响亮,但凡是在直鉴帝一朝共事的官员,又哪里会不知道昔年的四大辅臣之首,正是那位汴京棋馆走出的余立冬呢?
“您且稍等一下,容我通报一声。”那军士神情顿时变得客气起来,转身向观星阁内走去,没一会儿一位身着内官服饰的人跟着军士走了回来。
“下官见过余大人。”那内官冲余生拱了拱手,余生还以一礼,又将来意表明。
“余大人不必多礼,陛下之前曾与下官说明,但凡是余太师来,只管放行便是。”随后那内官更是让开身子,“您请随我来吧。”
余生见此情形,心下更为叹息。
看到这内官的举动,更是说明了楚相印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掌握。
喜欢蛙声十里出山泉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蛙声十里出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