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有一座峻峰耸立,云雾缭绕,山间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鸟语花香。此山名唤“自在峰”,峰顶之上,有一座古刹,名为“无拘寺”。
寺中有一位禅师,法号“智缘”,他虽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慈眉善目,一身布衣,朴素无华。智缘禅师修行多年,深得禅宗之精髓,其言传身教,无不令人心生敬仰。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智缘禅师端坐于禅堂之中,闭目养神,心无杂念。忽闻寺外传来喧嚣之声,原来是一群香客前来朝拜。
禅师微微睁眼,见众香客面带愁容,纷纷向他诉苦,言说世间烦恼重重,无法解脱。
禅师微微一笑,道:“诸位施主,人生在世,难免有诸多烦恼。然烦恼皆由心生,心若自在,烦恼自消。”
众香客闻言,皆觉有理,但又不知如何求得心灵自在。禅师便道:“且随我来。”
于是,智缘禅师引领众香客,走出禅堂,穿过寺庙,来到山间的一片竹林。竹林深处,有一方石桌石凳,禅师示意众人坐下。
此时,正值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竹林之中,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之声。
禅师闭目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诸位可知,何为真心?”
众香客面面相觑,皆摇头不语。
禅师继续道:“真心者,非肉眼所见,非耳朵所闻,非言语所及。它无形无相,却又无处不在。真心不随境转,境却随真心转。”
言罢,禅师起身,走到一株竹子旁,轻轻抚摸着竹叶。
他道:“诸位且看,这竹子虽立于风中,但风来风去,竹子自若。为何?因竹子之根,深扎于土,不为外物所动。此即真心之境。”
众香客闻言,皆有所悟。但仍有人疑惑道:“禅师所言虽妙,但我等凡人,如何求得此真心?”
禅师微微一笑,道:“求得真心,非一日之功。需在日常修行中,渐渐领悟。诸位可尝试静心观想,摒弃杂念,以清净之心,观照万物。久而久之,自能体悟真心之妙。”
众香客听后,纷纷点头称是。他们在禅师的引导下,开始闭目静坐,观想内心。一时间,竹林之中,只闻风声、鸟鸣和呼吸之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夕阳已完全落下,夜色渐浓。众香客缓缓睁开眼睛,只见禅师仍站在那里,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他们感到心中一片澄明,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禅师道:“诸位已有所悟,当知世间烦恼,皆因心起。若能以真心观照万物,自然能得大自在。”
众香客感激涕零,纷纷向禅师行礼致谢。禅师摆摆手,道:“诸位且去,修行之路,贵在坚持。愿诸位早日求得真心,解脱烦恼。”
众香客离开后,智缘禅师独自站在竹林之中,仰望星空。他心中默念:“如来能转万物,他用什么转?用真心。真心得大自在,它不随境转,境就随他转。”
自此以后,智缘禅师的教诲在世间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无拘寺,寻求心灵的解脱。而智缘禅师也继续他的修行之路,用真心去观照世界,去感化众生。
岁月流转,智缘禅师渐渐老去。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他的言行依然影响着无数人。终于有一天,禅师在禅堂中安详坐化,他的面容如生前一般慈祥,仿佛仍在向世人传授禅宗的智慧。
智缘禅师虽然离世,但他的教诲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人们用他的故事来激励自己,用真心去观照世界,去摆脱烦恼的束缚。而那座峻峰之上的无拘寺,也成了无数人向往的圣地。
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竹林之中,仿佛还能听到智缘禅师那悠扬的声音:“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如来能转万物,他用什么转?用真心。真心得大自在,它不随境转,境就随他转。”
这声音穿越了时空,传遍了大地,成为了一曲永恒的禅宗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