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曹贼之好 > 第62部分(第4页)

第62部分(第4页)

邓稷闻听,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连忙站起身来,“可是颍川八龙,荀文若荀侍中?”

年长男子点头,欠身还礼。

颍川荀氏,是豫州一大世族,实力极其雄厚。

两代子弟,名扬天下者多达十数人。其中又以八人为最,故而号荀氏八龙。这荀彧,就是八龙之一。

荀彧很小,便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

董卓入京之后,他便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往冀州。然则随时间推移,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诸侯讨伐董卓之后,曹操落足东郡。荀彧便前往东郡,投奔了曹操。而曹操对他也是格外欣赏,将他比作张良,任为司马。那一年,荀彧年仅二十九岁,是曹操帐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名士。此后,荀彧屡立功勋,并为曹操推荐了许多人。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也是荀彧出谋划策。迁都许都之后,曹操便封荀彧为侍中,兼任尚书令之职。

这也是邓稷长这么大,接触的人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名士。

荀彧旁边的青年则笑道:“不才郭嘉,忝为司空军师祭酒。”

“可是鬼才郭奉孝?”

“鬼才?”

郭嘉一怔,愕然向邓稷看去。

这鬼才之名,还是曹朋对邓稷提起。

两人有一次曾谈及曹操帐下谋士,曹朋推出四人,便是荀彧,郭嘉,程昱和荀攸。这也是后人做出的评论,说曹操帐下五大谋士,除了这四人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未曾归附的贾诩。

也就是在那次讨论中,曹朋道出了鬼才之名。

荀彧忍不住哈哈大笑,“邓先生这一句‘鬼才’,端地是妙不可言。奉孝有远量,才策谋略,世之奇才。不过,这奇才,却不如先生一句‘鬼才’更妥帖……主公言,奉孝若生楚汉,未必输于陈平。”

一句话,只说得郭嘉讪讪然,俊面羞红。

邓稷心里奇怪:没听说,典君和这二人有交情,怎地……

正疑惑间,却听荀彧道:“我闻君明得奇人相助,故而与奉孝前来拜会。先生勿怪,我二人并非是找君明,实为先生而来。”

“为我而来?”邓稷连忙摆手,“两位先生客气了,邓稷不过无名小卒,焉能担得二位看重。”

荀彧说:“先生莫客套,其实我来见先生,是有一事相询。”

邓稷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第085章 名,妙不可言(四)

无事不登三宝殿,荀彧和郭嘉突然上门来,让邓稷不免感到忐忑。

他不清楚这两人究竟是什么目的,但隐隐间感觉到,他们是存着试探之心。可试探什么?为什么试探?邓稷却猜不透。他原本就不是个急智的人,面对这种突发情况,自然有些慌乱。

“先生大才,邓稷何德何能,担不得侍中大人如此厚待。”

邓稷出身贫寒,虽是南阳邓村族人,却只是一个旁支。而荀彧则出身颍川大族,从小身份显赫,才华卓绝,有王佐之才,是当今名士。如果按照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论出身,邓稷绝对是四品以下,甚至可能五品、六品;而荀彧呢,实打实一品出身,二人有天壤之别。

荀彧笑道:“邓先生不用客气,敢问先生,学得什么书?”

这就是要盘底子,问师承了!

邓稷不敢怠慢,连忙回答说:“在下学得是小杜律。”

“哦?”

荀彧和郭嘉相视一眼,暗自颔首。

小杜律,就是西汉年间,著名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杜延年所解释的汉律。杜延年是武帝时御史大夫杜周的小儿子。而杜周也是当时有名的酷吏,也曾编撰过汉律。为区分这父子两人,于是便将杜周所编撰的汉律称之为大杜律,而杜延年编撰的汉律,也就是小杜律。

自东汉以来,多以小杜律为准,并且延续至今。

郭嘉问道:“那先生学得是哪一房小杜律?”

小杜律延续二百年,自然衍生出许多变化。比如顺帝时的廷尉吴平,三世研习小杜律;永平年间,郭躬同样也是以传习小杜律而著称,其父三十年断狱,门徒有数百人之多……

这研习的人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