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从这一章,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孟至少不是空谈 “礼义兴邦”的迂夫子罢,虽然后世不知出了多少迂腐的儒生!
………………………………………………
观于海者难为水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 小缝隙。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 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 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读解】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哩。 关键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 “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 当然是极端腐败,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 “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即便是“公费” 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罢。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在 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 登泰山,现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 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 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 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 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样的道理,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 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 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
为谁辛苦为谁忙?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 孳利者,蹠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路之分,无他,利与善之③间也。”
【注释】
①孳孳(ZT):同“孜孜”,勤勉不懈。②腑(Zhi):通常作“跖”,相 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的大盗,所以又称“盗跖”。③间(jian):区 别,差异。
【译文】
孟子说:“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 物;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求利的人,是盗路一类的人物。要 想知道舜和路有什么区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读解】
鸡鸣而起,为谁辛苦为谁忙?
“好忙啊!好累啊!好辛苦啊!”
这些都是现代人常常听到,而自己也常常发出的感叹,几近 于口头禅了。
同样的,我们也爱问同事和朋友:“这几天忙什么?”
匆匆忙忙的现代人时时处处似乎都在疲于奔命之中。虽然 “鸡鸣而起”往往已被“睡懒觉”取而代之,但“三更不寐”不也 同样是“孳孳”而为的吗?
还是那句话:“忙什么?为什么?”
处于连“君子也要言利”的时代,我们十有八九不会同意孟 老夫子关于“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的看法,如果真是这样,那 我们的世界岂不成了“盗蹠”满街走了吗?“君子”不也都成了强 盗了吗?
但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这倒的确是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番 的。虽然我们不同意“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的看法,但如果 太看重利,在利害关系中不能自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 又是不是有些迷失本性了呢?更何况,如果一味逐利,不择一切 手段,不惜铤而走险,那倒很可能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