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肤施,刘瀚一眼看见丘陵沟壑纵横,黄土遍地,甚至看到人们在山间挖出各种各样的洞穴,人就住在里面,就跟后世的窑洞差不多,但更简陋。
“确实是窑洞,如果我猜的没有错的话,这里是陕北地区,应该是后世的延安,现在这些叫窑穴,这窑洞历史悠久,远在周先祖时期,这些地方就遍布土窑洞。
《诗经》称为陶复陶穴。
陶穴,即下沉式地坑庄,可以防野兽袭击。
西汉,窑洞的内部设置更加人性化。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作用分工明确,分为客屋窑、灶房窑、牲畜窑等。
明清时期出现了小城堡,为防御兵荒和盗贼,一般用高大土墙将窑洞或土炕围起来。
窑洞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是独特的汉族民居,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沉积了深厚的黄土文化。以陕北窑洞最为典型,主要是延安和榆林。
因为黄土高原降水少,树木少,缺乏建设房屋的材料,而且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缺少建设房屋的平地。再加上风沙漫天,房屋建设困难多。
这里地下水位低,黄土广布,土层深厚,土质紧密,垂直节理发育,适宜于挖洞建筑。尤其是土崖畔上,是开掘洞窟的天然地形……”
好家伙,舒雨竹又介绍起来,刘瀚怀疑没有啥是她不知道的。
“我忽然好想赋诗一首,这里是后世的革命圣地呀,可是能力不行,你有没有诗词应景?”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我听过,可我只记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当即,刘瀚让人找了一块石头,用简体字,把这首诗词刻上去了。
哪怕是后世,人类最有效果,能最长保存信息的手段,还是在石头上刻字。
“希望教员能看到。”
若是说他一生最佩服的人,还是教员,若他心中有一生圣人,那便是总理。
刻字完成后,他忽然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
把字刻在石头上,是最古老的方式却是保存信息最长久的方式。
像刘慈欣在三体中写到,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
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掌握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在这文明的尽头,他们也只能做远古婴儿时代做过的事。
把字刻在石头上!
特别喜欢三体,十几年前,它才出现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推荐大家都去看,还有明朝那些事……
还有,好多古今地名,以及文化风景都是自己查的,我没有去过,如果有什么错的,大家指正,真很想如同主角刘瀚一样去全国各地走一走,可惜,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想去,没有时间,没有钱,以后希望有机会吧,如果没有机会,主角代替我走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