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显然是卫珩母亲匆忙下来的。
是写给卫珩父亲的,告诉他,背后陷害他们卫家的人是曹德。
卫珩看了信,只觉得心都要炸了。
曹德与卫珩的父亲是同乡,曾经关系还非常好。
后来曹德进宫做了太监,卫珩父亲与他才慢慢疏远起来。
卫珩记得,有一天晚上,父亲黑着脸从外面回来,母亲问父亲怎么了,父亲气愤的说了一句:曹德这个竖子!
从那以后,父亲就绝口不提曹德了。
后来卫家获罪,曹德还替卫父斡旋,而且卫珩与父亲、妹妹被押送出京时,曹德还亲自来送行。
当时卫珩父亲虽然面上淡淡,但还是感谢了曹德。
这也是后来卫珩参军,回京见到曹德,未顾曹德的狼藉声名,还与他走得非常近的原因之一。
他那时想,能够对朋友雪中送炭的人要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可是与曹德接触时间长了,尤其是知道曹德有呷男童的癖好。
还有无法接受曹德对他近乎于有些变态的掌控欲,他也像当年的父亲一样渐渐的疏远了曹德。
只是心里对曹德总是有一分念旧的感激,所以在之前兔儿山一战,曹德说他忘恩负义时,他落掌时才犹豫了一下,让曹德逃脱了。
只是没想到,曹德竟是害他家破人亡的幕后真凶。
他做了太傅以后,一直再查到底是谁害了他家。
可是查来查去,所有的线索都断了,他家的事情就像被人特意抹了去。
如今看也只有曹德才有这样的能力。
卫珩恨得肝肠寸断,他竟然瞎了眼,与害他家人的凶手交往了这么多年。
而且还让曹德在他手底下逃脱了。
不过后悔是没有用了,卫珩忙派人继续在兔儿山找寻曹德的踪迹,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康氏见了外甥如今出人头地的气派,心里替姐姐一家十分高兴。
只是外甥到如今还没有成亲,身边也有个知心人照顾伺候,她作为卫珩如今唯一的血脉长辈当然就得操心了。
她知道卫珩与楚家定了亲,她也见了楚戚戚。
以楚家的地位、财势,还有楚戚戚的容貌都是配得上自家外甥的。
不过她看那楚戚戚的行为举止倒真不是个安于内宅的贤妻良母的模样。
卫珩他们回来,当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饭。
康氏便见都是自家外甥伺候着那位楚大小姐,夹菜、喂饭,哄着那位大小姐吃。
而楚大小姐坐在那里只管张嘴,连一句体贴的话都没有。
而且同坐一桌吃饭的这些人,没一个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一个一个像是习以为常了,都觉得这样是理所应当的。
这可把康氏惊到了,女子应以夫婿为天,照料丈夫的起居饮食,怎么到外甥这里怎么反了呢。
她想到外甥少年时在楚家住过三年,难道在那三年里,外甥受了楚家的欺负,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康氏就有些心疼了。
当天吃过饭,卫珩送她们母女回院子时,康氏便说了,若是卫珩觉得委屈,这桩婚事她出面给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