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周瑜做大都督的年龄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忠于原著的,这就使得数亿人乃至几代人潜移默化地认可了《演义》中的周瑜的形象,使得周瑜被歪曲了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对于历史上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周瑜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从求知的角度讲,也给人们灌输了不正确的历史知识。所以,我以为,有必要写一部关于周瑜的书,还英雄以本来面目!既然我国历史上有如此杰出的一位人物,为何不将他有血有肉地展示出来,以激励后人并让后人骄傲呢?尤其是在时下诚信流失、道德普遍伦丧、包二奶成风、价值观扭曲、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的社会现实里,周瑜及其身边的英雄们身上体现出的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注重信义、慷慨激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对于弘扬民族正气,引导人们塑造高尚品质,是很有帮助的!何况,罗贯中有以小说的形式塑造他心中的英雄的自由,我等也同样可以以小说形式为我心中的英雄立传了!

写周瑜,另一个重要用意,就是借写周瑜串起与之相关的人物与事件,还历史以及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现在,不少史学家已明确指出:“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的《三国演义》其实是“七分虚构,三分真实”!《三国演义》的虚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形象的虚构。也就是将历史人物写得面目全非。周瑜是其中一个。此外,还有曹操、刘备、诸葛亮、吕范、吕蒙等人的文学形象也都与历史上其本人的形象大相径庭了。比如刘备。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不仅志大才疏、能力平庸,而且奸诈虚伪。这方面已有不少史学家有过论述。单是取益州一事就已充分表现出了他的虚伪与奸诈。但《三国演义》却将他塑造得既仁且德又不乏军事才能的汉室“明君”。《三国演义》中虚构的第二个表现形式则是为塑造人物进行了大量的情节的虚构。比如关于诸葛亮的情节。再比如东吴的名将朱然、鄱璋、及刘备的降将糜芳等人都是病死的,但在《演义》中却都被作者杀死在夷陵之战了。凡此种种,在《演义》中举不胜举。据本人用心考证,《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参与指挥的上百次战斗和战役,其中90%是虚构的或有其事而诸葛亮却并未参与的。而一部《三国演义》虚构或违背历史真实的的情节占了全书情节80%的比例。

正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渗透了作者太多的主观愿望及大量的虚构,从而把一个个三国人物描绘得面目全非,比如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作为一个学历史的人,我自然知道历史学的主要使命就是披沙练金,发掘历史事实的真相和基本发展规律。——这是每个历史系学生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于是便有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欲望。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所做的“品三国”的讲座,以其不同于《三国演义》的历史知识,通俗的讲座形式在全国引起轰动。这是可以理解的。易教授的轰动在于他的“品三国”与人们熟知的《三国演义》有所不同,在于他以通俗的手法普及了《三国志》知识,在于他找准了大多数百姓对三国真相并不知情却又渴望获得真相的市场定位。但易中天的品三国既没有什么新鲜的见解,算不上学术讲座,同时,在普及三国知识方面,也有个巨大的失误,那就是,他的品三国,实际是《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结合体。他固然以通俗的形式普及了三国知识,并给一些三国人物较为客观的评价,比如周瑜、孙策,但同时,对许多主要三国人物的评价,仍然没有脱离《三国演义》的影子,如刘备、诸葛亮、曹操等。史实是《三国志》里的,观点却是《三国演义》里的,甚至有些史实也采用《三国演义》的。观点既遵循《三国演义》,对史实的阐发自然就会围绕着观点牵强附会。这大约与易教授年龄偏大、缺乏挑战名著的精神相关吧(如易教授果真敢鲜明地挑战《三国演义》,恐怕也就上不了央视讲坛了!)既如此,则狂捧易教授并有强烈求知欲的人们,所学到的关于三国的知识,仍然难免与历史真实有偏差!这就使本人愈发有写《周瑜》的欲望了!借写周瑜,同时试图恢复与周瑜相关的几个人物刘备、曹操、诸葛亮及有关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这就是我写周瑜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历史小说并非历史论文或考古论文,它毕竟也是小说,是创作,离不开艺术夸张和艺术虚构,而且真要写成历史考据式的书也就索然无味了。所以,在本书中,我自然也要有细节的虚构及个别情节的虚构,但我的原则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七分真实”表现在:一是构成全书的主要情节、故事多是真实的,周瑜一生的重大经历都是真实的。比如“赤壁之战”的情节,我就尽量贴尽真实事件写。借东风、蒋干盗书、苦肉计等皆无其事,我就没有写。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但并非诸葛亮做的,自然就不能写在诸葛亮身上。二是人物形象是真实的,是贴着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来写的。尽量按照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塑造人物的形象。而“三分虚构”,主要表现在细节及个别情节的合理的虚构。多是史无记载,但可以依据人物性格进行推断的虚构。比如,最大的虚构就是虚构了孙策之妹孙尚香暗恋周瑜的情节。这个虚构应是合理的,非戏说。理由是:一,孙策一家自小住在周瑜家中,雄姿英发的美男子周瑜对情窦初开的孙尚香不可能没有吸引力。二,历史上,孙尚香与刘备成亲后,感情并不好,基本上是分居,刘备另筑一城给她居住。两人也并未生子。三,刘备去取益州时,孙尚香便果断地离开了刘备,全无一点犹豫。此后,再未回到刘备身边。而刘备也在同一时间另娶一妻数妾并很快生子!据此三点事实,我虚构这样一个情节:孙尚香暗恋周瑜,但周瑜坚守爱情、终身只娶小乔,孙尚香只能对他处于暗恋,最后嫁给了年近五旬的刘备。我以为,这样的虚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我甚至准备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考据论文。

·1·

耿峥 著

第一回

避江东乔玄遇强人 访名士周郎救弱女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天下大乱,社稷丘墟。淮河以北,各路豪杰拥兵一方、相互兼并。这缘于汉室之末,建宁年及光和年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禁铟善类、苛横征暴,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为富不仁,遂使天下民不聊生,于是有了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等人发动黄巾起义。此后朝庭催动各路官军和州府义兵倾尽全力方才扑灭黄巾主力,但黄巾余部仍然在北方各地活动。而汉室经此一击,已是残喘吁吁,朝庭对各地的制约之力空前削弱。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驾崩,灵帝所宠幸的十宦官擅权朝中,株杀了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等人领兵扑杀十常侍。素有不臣之心的西凉刺史董卓借着平定宦官之名领大军杀入京城,从此控制了朝政,横行京都。董卓擅自废除天子刘辩,另立董太后之子刘协为天子,是为汉献帝,改年号初平。后又令人将刘辩及何太后一并杀死,又自立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顺之者倡,逆之者亡。一时天下震惊,忠义之士莫不愤慨。司隶校尉袁绍愤然悬节东门,奔冀州而去。董卓原要遣人捉拿他,因顾虑他家世代公卿、门生遍布,恐物极必反,遂改打压为招抚,表奏献帝授他以渤海太守之职。典军校尉曹操欲行刺董卓,被董卓觉察,仓皇逃出京城,在陈留投奔友人,然后招募义兵,檄文四方,率先起兵讨伐董卓。各州刺史、各郡太守纷纷响应。一时间,十七路大军浩浩荡荡云集洛阳四周,共赴国难。联军推袁绍为盟主,乌程候、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直奔汜水关,向董卓挑战。孙坚是春秋武圣孙武之后,雄烈过人,一战而斩董卓名将华雄,此后双方各有胜负。相峙多日后,董卓自思无法取胜,遂一把大火,烧了洛阳南北两宫,劫持汉献帝并洛阳数十万口百姓迁往长安。讨董联军趁机攻入洛阳。曹操建议一鼓作气西追董卓,即使不胜,也可占据险要,高垒森壁,与董卓对峙,则天下可顺势而动,董卓势必灭亡,但袁绍等各路诸候却以将士疲困为由拒绝。曹操只好领本部军追击,因力量悬殊,在荥阳一带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曹操仅带数十骑得以生还。回到洛阳后,曹操见袁绍等诸雄杰毫无进取之心,孙坚等雄烈之人又受袁术等人牵制,于是愤然离去,领所部往扬州募兵,以图再起。此后,各路诸候也纷纷散去,各自拥兵自重,开始争夺地盘。一时间,北方群雄割据,陷入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长江流域一带和江南、江东地区,却相对安宁。于是,冀州、徐州、青州、南阳及杨州北部一带不堪战火之苦的士人及官吏纷纷往江东、江南躲避战乱。

这是深秋的季节,尚未被战乱光顾的一望无际的江淮平原上,落叶萧萧,秋风瑟瑟,一片秋意绵绵风景。黑沉沉的没有五谷稼穑的土地静静地寂寞地裸露着。从庐江郡的舒城县往九江郡历阳县的官路上,两个未及弱冠的翩翩少年正纵马奔驰。一个骑着白马,身着白色薄棉长袍,腰束一条黄色绣花腰带,身上背着一个黄色的绸布包袱,腰带上悬一把宝剑。宝剑的棕色剑鞘上镶着一颗深绿色翡翠,剑把上缀着红色的流苏。他年约十六、七岁。因为奔驰多时,俊美如玉的脸蛋上红朴朴的,好象还冒着热气。一双乌溜溜的丹凤眼黑宝石一般。眼珠转动,如秋波荡漾,目光深隧又充满力度。眉毛浓密又亮,刀裁一样齐整。鼻梁挺拔俊俏,紧闭着的嘴唇棱角分明、红润动人。头发绾起,扎着一条青巾,显得简洁利落。虽然年少。身材颀长挺拔,约有八尺四、五,比一般的成年人要高。骨架匀称挺拔,虎臂狼腰,既有少年郎君的青春气息,又有成年男子的阳刚之气,一望便知是习武之人。身材颀长,又匀称健壮,宽肩细腰,且束着腰带,所以,看上去,潇洒飘逸、丰姿秀丽,既玉树临风,又英武非凡。再配上那秀丽无比的脸蛋、眉眼,堪称绝世美少年。谁都看得出这是一位家世不凡、读书习武的翩翩公子。他旁边的少年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年纪看上去长他二、三岁,个头和他差不多高。穿一身藏青色薄棉袍,也束了腰,腰上也悬了剑。但那剑明显要短些,剑鞘也不如白衣少年的讲究。他方正面庞,虽比不上白袍少年俊美,但也算一表人材,个头也和白袍少年差不多高。但只是骨架大而已,体形却显得单薄,远不白袍少年健壮潇洒,一望便知是很少习武的人。他头上戴着一只青色的船形帻,因为纵马奔驰,被风吹歪了,这使他显得有些滑稽。身上也背着个黄色绸缎包袱。

两人在官道上飞快奔驰着。一枚秋日的落叶从道边的樟树上飘落,悠悠地朝正疾驰着的白袍少年面前飘来。他目不斜视,猛地一挥手,将落叶抓住,轻轻拈在手中,用凝重的目光看一眼这枯黄的落叶,叹道:“山河破碎,帝室蒙难,百姓流离,恰如这秋叶之飘零!”

青袍的少年听见了,慢慢勒住马头,喘息着哈哈笑道:“公瑾!人道你风流无双,哪里知道你如此迂腐不堪!汉室气数将尽,你却还叨唠不已!哈哈哈!”

白袍少年眉头皱起,朗星般的目光闪了一闪,猛地勒住僵绳。白马嘶鸣一声,缓缓放下步子。青袍少年也赶了上来。两匹马并肩走在一处。

“子翼兄!”白袍少年微蹙眉头,正色道:“董卓擅权,汉室蒙难,我辈理当慷然奋发,岂有幸灾乐祸之理?”

青袍少年不屑地笑着摇头:“迂腐!气数已尽,实属天意,匡扶又有什么用?就是你崇拜的曹孟德兴了义兵又怎样?如今不也落得个四分五裂,各自拥兵自重了!哈哈!”

白袍少年默然了,扫视一下原野,又凝望远方,不吭声了。然后,他将拈在手中那枚落叶用食指一弹,落叶如一枝飞镖一样飞了出去。又一拍跨下白马,喝道:“驾!”那马四蹄生风,奔跑开来。

青袍少年也拍一拍马喊:“公瑾!你跑慢点!你知道我追不过你的!”跟着追了上去。

两匹马踏起一阵烟尘,载着一白一青两团轻雾一般的人影,风一般朝前奔驰而去。

这个被称着“公瑾”的白袍少年姓周名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城县人,这年17岁。旁边那个青袍的少年是他的同窗好友,姓蒋名干字子翼,庐江九江县人,年长周瑜二岁。周瑜出生官宦世家。从祖父和伯父都做过朝中太尉。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现为朝中侍郎,和献帝一道在董卓的爪翼下求生。周瑜自小喜读《左传》、《春秋》、《孙子》、《六蹈》,也习武击剑,练得一身武艺。这年代的汉代子民,特别是书香门弟之家和官宦之家的公子,多是抱着治国齐身平天下的雄心修身省性读书习武的,身上都浸润着不少的汉代风骨。而周瑜在这方面更为出色。虽只是十几岁的少年,学识却远胜于当地儒生、士人,剑术骑射更是一般武夫所不能比。此外,他自小喜爱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并搜集整理了散佚的乐府诗,装订成册。听人弹琴,无论此曲他听没听过,但有一丝走音,就会觉察,并回首示意。即使是酒过三爵,微有醉意,也会半醉半醒之间觉察。故在当地有“曲有误,周郎顾”一说。此外,他聪明有礼、豁朗大度、礼贤他人、孝敬母亲。见过他或与他交往过的人都说,以他的才学和品德,日后必会成为朝中安邦定国的重臣、名臣,远甚于他在朝中做过太尉的叔祖父和伯父。可惜,偏偏时运不济,赶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象祖父和父辈们那样凭借学识和忠诚入朝为官、辅佐皇上,安邦定国的机会显得很缈茫了。但天下大乱的另一个好处便是乱世出英雄,忠义之士正好振奋壮志匡扶汉室!所以,此前,庐江郡府曾举他为孝廉,并辟他为舒城县尉,被他婉拒了。他想一面埋头读书习武,一面打探天下形势,结交天下英雄,一当年龄稍长或机会成熟,便联合有识之士,兴起义兵,匡扶汉室,象中兴汉室的吴汉、邓禹等英雄一样立不世之功业。他认为汉代近四百年基业,成就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是不会一夕毁灭的。当今天下大乱,并不表明大汉从此气尽。想昔日王莽篡位之时,汉室连国号都被王莽改掉了,不也有了光武中兴?但,他的这个想法却遭到同窗蒋干的嘲笑。蒋干以为,汉室历经近四百年风雨,气数已尽,难再中兴,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之时,只管期待明主,做一新朝的开国之勋臣,何苦死抱着汉室这一行将就木的王朝去做什么邓禹、吴汉?那么,汉室到底气数有没有消亡?到底会不会有中兴之日?作为大汉子民,到底又当如何去做?有时候,他自已也有些迷茫,有些苦闷。这年,虽然北方及中原为战火侵袭,但江东江南一带,除了有些山贼外,相比之下仍是一块宁静的避难之地,不少北方名士都往江东避难。周瑜自然不会放过机会,但听说有北方名士路过舒城附近,他便前往探访,找他们打探北方战事,讨教天下形势及自已的困惑。可惜的是,此前拜访了几位,多是二、三流的名士,有的令他失望,不够尽兴,有的嫌他年龄太小,竟不屑与他谈论,所以,也未有多少收获。昨日,蒋干来到舒城他的家中,告诉他说徐州名士张昭避难江东,据说已到了历阳,行将过江往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