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一会,就有人上来解劝,缓得一阵,顾熙然顺势问道:“大哥是怎么去的?”
方氏的陪嫁丫鬟璎珞抽泣着摇了摇头:“中秋才过,大爷就说要赶着出门,昨日一早收拾了东西,带了两名小厮,同老爷一块出去的,但正午时分就有小厮哭着回来报信……说大爷骑的那马不知怎么受了惊,才出门行了没多远就飞驰而去,待人追上时,大爷已然……坠马身亡……”
舒欢正在抹泪,闻言微怔,她原猜测过顾熙天的死因,但绝没想到是坠马身亡,还真有点意外。
顾熙然皱了眉道:“就这样?”
璎珞点了点头,扭过了脸去拭泪。
顾熙然沉吟了一阵,忽朝方氏一揖:“事已至此,大嫂千万保重。”
方氏木木的,好像根本就不知道有人在同她说话,璎珞上前推了推她,她才面无表情的抬头看了看他们,半晌,微张了口道:“绳子拿来了吗?”
……
舒欢有点不忍看她面上那犹如死灰般的神情和空洞的眼神。
还记得两个月前,方氏唇角那抹素淡却又温暖的笑容,分明是含苞初绽的青春少艾,还有大半的人生要度,但只隔了一夜,那笑容失却不再,人已形同槁木。
璎珞看见方氏这样,才止住的泪又落了下来:“自从大爷出了事后,我家姑娘就一直这样……谁来谁劝,她都仿佛看不到,听不见……”
她私下里对方氏还保持着旧日的称呼,但事实上姑娘这个身份早就离方氏而去,甚至从昨日起,她又有了新的身份,寡妇。
“要是能哭倒好了。”舒欢低声叹惜:“她吃过东西没?”
璎珞摇摇头:“从昨日到这会,水米都未打过牙。”
这样下去饿倒是暂时饿不死的,但会脱水,舒欢不知如何劝,只能叮嘱璎珞:“你先调先淡淡的糖盐水,尽管劝她喝些,或是引着她哭出来也好,我即刻让人请纪大夫过来瞧瞧,看是不是悲痛之下痰气上涌迷了心窍。”
出了这样的事,老太君和林氏那头也是一团乱,暂时顾不上方氏,璎珞一个丫鬟,失了主心骨,早就没了主意,此刻听舒欢分派清楚,立刻点头应了,再慌忙将他们送出院子。
见完顾熙天最后一面,按规矩还要去灵堂上香,舒欢和顾熙然对这里的规矩不太知晓,但好在有云姨娘在旁,还有下人在旁提点,想错都似乎有点难。
由于顾熙天年未弱冠就已然身故,膝下尚且无子,何况未到吊丧之日,初设的灵堂里自然没人哭拜,只有顾熙仁带着几名仆婢在内侍守,见他们进来,那些仆婢就忙着点香递纸,顾熙仁也迎了上来,低头唤了一声:“二哥,二嫂。”
他平素就喜着白色衣裳,此刻一身素服,瞧着倒也没觉与往日模样有何不同,只是嗓音有些黯哑,抬眸的时候,能够瞧见眼圈微红。
顾熙然对着他点了点头,就往灵前上了香,烧纸奠酒。
其实还该再痛哭一场的,但这般做态实非他和舒欢所愿,就算真悲痛到了极点,他们也没办法夸张的哭丧。
默默的烧完纸,顾熙然对着顾熙仁打个招呼:“我们过去见太君。”
顾熙仁不语,只是将他们送至灵堂门外,又返身回去了。
松鹤堂里是另一番情形,老太君悲伤,林氏疲惫,顾达则是完全瘫到了榻上,脸色腊黄,额头上还搭着一方手巾,看上去病得不轻,而顾熙和则是蜷身在老太君身旁,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露出了一脸极欠扁的无聊模样。
他们进去的时候,里头似乎正在商议如何停灵发丧的事情,只听林氏在那里道:“这天气还不算凉爽,若要停灵七七四十九日,怕是有些不妥,不如停过头七……”
她话未完,躺在那里的顾达已是睁眼哼了一声:“没什么不妥,就停七七四十九日再有那些僧道也紧赶着请回来,该念经的念经,该设坛的设坛”
话毕,他瞧见顾熙然从外头走了进来,黯然神伤的眸光忽然亮了一亮,急着要撑起身来,但随即听见幼子兴奋的唤了一声:“二哥”
他立刻醒起这是自个次子,不是已逝长子,心头一酸,那老泪就差点纵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