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和学徒的家人签一份契约。
契约中有这样两条。
其一:凡为武馆学徒者,任务或者训练受伤在所难免。武馆会为其治疗。但其家人不得因此闹事。
其二:若已入武馆为徒,不管任何原因,弱冠之前不得离开武馆。
如果要离开,则要赔偿武馆,五十两银子。
这样一来,后面再出事的,因着契书,拿武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什么?你说你不识字。
当初给你念契书的人,不是这么说的。
你根本不知道契书的内容?
。。。。。。
那契书上的名字,是你的不?
上面的手印,是你按的不?
所谓治疗,有的孩子更是治着治着,人就没了。。。。。。
后来虽然换了一任又一任的县太老爷,但因着那契书,皆拿劲松武馆一点儿办法都没。
自那以后,在县里,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不去就要饿死,都没人把孩子往武馆送。
武馆招不到新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周边镇子上。
或者外来人身上。
大概也是知道今年县里接收了很多难民。
这才在上半年刚招了一批学徒后,又贴了招收学徒的布告。
-------------------------------------
当谢二贵把打听来的消息都说了后。
一家人都震惊了,那武馆不就是个火坑吗?
谢二贵两口子,更是庆幸听了大儿子的话,才没直接领了孩子去武馆报名。
这事儿,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件好事儿,值得庆祝。
可是,话从李三妮嘴里说出来就变了画风。
“老二,这次可多亏了你哥提醒。不然你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是我这个当娘的说你。”
“你不爱读书,就老实的在家种地,帮衬着你爹点儿。多攒些银子,供你哥读书才是正经。”
“你也别说我亏着你,你要是改了主意要去念书,正好顶了小兰的名头跟你哥一起去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