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四停住唱,打量打量那姑娘,哦,长得挺俊的。借着灯光看得见她瓜子脸,圆圆的眼,扎着两个羊角辫,像城里下来的“知青”。他嘿嘿笑笑,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嘛!”
那女青年接话说:“俺山里人啥石头都见过,不用你唱石头了。”这时,几个年轻小伙子也跟着吆喝起来:“唱旧戏,唱古戏吧!”
赖四说:“旧戏古戏我不敢唱,你们大队干部知道了,可要掂我的锣鼓家伙。”
“队干部都去公社开会了,支书也不在家!”一个年轻人嚷道。
赖四沉吟了一下,说:“那你们听了可不准说呀!”
“放心吧!”“只管唱!”几个年轻人又一窝蜂似的嚷起来。还有人怂恿着:“来酸的,来酸的!”
“好吧,来酸的就来酸的!”赖四把鼓板打了两下又停住了,说:“你们想听酸的,可知道醋和酱油不一个价钱呐!”
听众们又议论了一阵,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你唱吧,今晚给你加钱。”
赖四一听说加钱,来劲了,鼓板打得格外响,嗓门扯得格外大:
“支书今晚不在家,
赖四越唱胆越大,
不唱新戏唱旧戏,
来段酸的来段辣,
唱那骚货潘金莲,
偷情竟把大郎杀……”
人们多年没听这种戏了,听起来好新鲜,老头老婆笑得合不拢嘴,小伙们听得直跺脚,姑娘们听得乱拍手。特别是前边那几个大姑娘越听越往前边挪,挪得挨住了鼓架子。赖四唱着,眼睛故意往那“知青”模样的姑娘身上瞄,观察她的表情和动作。
那姑娘面朝后坐着,脊梁朝着赖四,笑得前仰后合,有时笑得双手捂住脸。
“咦,她咋笑得跟别人不一样哩?”赖四心里这么想着,嘴里还在唱着,一直唱到后半夜。
戏散了,人们都走了。那“知青”模样的姑娘还磨蹭着没走,站在一旁。赖四明白了,心里一动,一边收拾锣鼓家伙一边问:“姑娘,你等谁哩?”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精》 第一节(4)
那姑娘小声说:“等你哩,俺问问你去不去俺村唱?”
“你叫去俺就去。”赖四说。
“俺是凉水泉的,就在沟那边。”姑娘用手向北指指,“明天你一定去。”
“去可以。谁知道你村子里叫不叫唱?这村还不让走哩!”赖四故意卖着“关子”。
“你只要去,我准能叫你唱。”那姑娘丢下这句话就走了。
夜里,赖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眼前总浮现出那“知青”模样姑娘的影子,耳旁老响着她那甜丝丝的话,她声音恁好听,模样儿恁俊,瓜子脸儿,圆圆的眼睛,两个小羊角辫儿……莫非这姑娘有意?真是要交上桃花运了。
次日一早,赖四起了床,就跑到村里的代销店,花二角钱买了个小圆镜子,照了照自己,又花了三角钱买了盒蚌壳装的“蛤蛎油”,把脸搽得香喷喷的。然后,他不顾马圈王村戏迷们的阻拦,就背上锣鼓家伙往凉水泉去。
到了村里,他的锣鼓家伙一敲,村民们都来了,那“知青”模样的姑娘一鼓动,生产队长就表态,让赖四留下来晚上唱,因为白天社员们还要抓革命抓生产。队长交代饭就在那“知青”模样的姑娘家吃。
中午吃饭时赖四才知道,这姑娘姓桂,名字就叫桂儿。她娘三十五岁时改嫁过来,只生她一个女儿。她初中毕业后,在生产队里当记工员。
下午,赖四没事,坐在桂儿家院子里的大柿树下,边乘凉边看唱本。桂儿记完工提前溜了回来,与赖四坐个对面攀谈起来。也是吃中午饭时,桂儿知道赖四姓张,就说:“张师傅你的戏唱得真好。”
赖四笑笑:“谢谢桂儿夸奖。不过,你不要叫张师傅,叫我张哥最好。”
桂儿含羞地一笑:“张哥,你老家那儿好玩吧?”
赖四连声说:“好玩!好玩!”接着就喷开了,说他老家有条白河,白河穿城而过,河里水很大,可以行船。靠着白河有个卧龙岗,卧龙岗上林木葱茏,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三国时候刘备三请诸葛亮就在这里,现在建了个武侯祠,武侯祠里供着诸葛亮的像。还说城里边有个医圣祠,是为纪念中医的老祖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