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八年二月,李俊的船拉着两万石梁山自产的盐分别送往江南和淮西,这是方腊和王庆订的第一批盐。
原先他们不太相信梁山会有那么多盐,当时的王力声称要让赵佶都得吃梁山产的盐,他们是不信的,随手分别订了一万石盐。
为此他们连兵器铠甲都没有订多少,要了一些青霉素后自认为狮子大开口的各要了一万石盐,等着看梁山笑话。
没想到今天真的来了,潮州,当初收厉天佑的恶竹岭上,方腊的手下陈箍桶激动的看着这一袋袋的盐,不知所措。
李俊的手下童威热情的介绍着梁山的盐,他们兄弟俩上梁山前就是跟着李俊贩卖私盐的,对此很熟悉,也算是重操旧业,相当专业。
“陈先生,这盐叫雪盐,乃梁山独有,其质更胜于青盐,且价格只要二十文一斤,咱们说好的,要让百姓吃的起盐,你们的售卖价格不得超过四十文。”
陈箍桶手里抓着一把盐,不时的用手指粘上在嘴里嗦一口,仿佛这咸味是世间美味。
听到童威后面的话,他皱着眉头说道:“童头领,如今的官盐要六十文一斤,私盐要二十几文一斤,且质量差,远不如咱们的雪盐。这还是不缺盐的江南地区,咱们的盐质量如此之优,这价格是不是太便宜了?”
这陈箍桶是方腊手下的谋士,原是个箍桶匠,就是做木桶的,曾言;“天下之势,犹桶板耳,能箍则合,不能箍则离。”
这个家伙做的木桶质量很好,老百姓买一对桶,能传好几代,所以他的生意自然很惨淡。说起来他也是个良心商人,即便是穷的一比,也不会在质量上糊弄。
不像后世,水桶的质量都不如润滑油或涂料的包装桶。人们花一月工资买个手机也顶多用三年,电器就更不用说了,维修成本还不如买新的………
好了,言归正传,陈箍桶据说是因为偷狗下狱,后来逃出来认识方腊,从此跟随左右。这次方腊不信梁山有盐,不过看在青霉素的面子上把他派到这恶竹岭等候……
童威不高兴的说道:“陈先生,你也是穷苦出身,怎地也如此看不得百姓好过?”
“童头领息怒,我怎能不想百姓好?只是我等也得把盐批发给各个小商贩,他们售出的价格无法控制啊,我们总不能亲自兜售吧?再说此举定会得罪天下盐商和官府,我们还得和他们周旋。”
其实当初方貌随口答应王力的要求,只是不信而已,那成想梁山真送来了。王力也知道他们的难处,只是有这个证据日后让天下知道梁山的想法就好。
“行了,这是你们的事情,你们慢慢想办法,当初的方貌可是签了合约的,你还是快些清点数量,完成交易吧!”
陈箍桶不好意思的说道:“哎,能不能等两日?我已经快马加鞭通知圣公,马上把黄金运来。”
“什么?这总共才不足两万贯钱,你们都没准备?”
童威很生气,不过也没办法,还得等方腊的第二批订单数量。陈箍桶自知理亏,不断的赔笑脸,心里则在认真想着怎么能让百姓得到四十文一斤的盐,又怎么对付那些盐商和官府……
而在歙州的方腊接到陈箍桶的信后,先是不可置信,然后马上找到方貌和叔叔方垕等心腹商量。
陈箍桶也给他们送来了一袋样品,还把售价不得超过四十文的难处也再次抛了出来,方腊同样头疼,他问方垕道:“叔父,这个如何是好?”
方垕也像陈箍桶一样尝着盐说道:“我们只能勉强保证让教众能买到四十文一斤的盐,可就这也用不了多久就得跟官府和盐商对上啊。”
方貌一拍桌子道:“对上就对上,怕他们做甚?”
方腊尝了一口盐说道:“三弟坐下,现在我们还没准备好,时机未到。”
要是只有这一万斤盐,他们倒是不至于发愁,可梁山表示要多少有多少,他们实在不想放弃这个利益才如此发愁。
关键是王力的要求,方貌也签字了,不照做王力会断货,这才要命。和官府打价格战他们懂,可这就像方垕说的,那样的话不用半年他们就得提前起义了。
他们和梁山还不一样,山东当地的大家族和官府,王力说抢就抢,管你是谁,只要和我梁山人有仇我就抢你,反正梁山现在也不怕朝廷大军围剿。
而方腊他们就有些复杂了,他们时而跟这些大家族合作,时而跟官府合作,目前还不敢跟其中一方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