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实在是妙!”
军师不理解顾真看起来为何还是有些愁眉不展,这信中所述之法,堪称绝妙之计,“将军,若是如此,咱们的胜算,可至七成。”
“再加上二殿下运送来的粮草,咱们的军士们能够撑过这个寒冬,胜算便可至九成啊!”
顾真点头,“不错。”
“属下不知,此等妙计是何人所想?若是白衣卿相,不妨招为我镇北军幕僚,属下甘愿让贤。”
顾真眼神一喜,又缓缓摇头,连连叹息。
“将军为何叹气?”
顾真背起手,满脸惆怅的看向军帐外,“并非是叹气,本将军只是颇有几分感慨。”
“感慨什么?”
顾真握拳挡着嘴,轻咳一声。
唇边是使劲也摁不下去的弧度。
“军师你说,我乖女为何如此优秀,竟能想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之妙计,搞得这仗都没有我发挥的余地了,你说说,哈哈哈——”
顾真嘴越翘越高,语气也越来越得意。
终于流畅的一口气念出了憋在心底已久的那串话。
“哎!真不愧是我那得了双元,受陛下亲封在翰林院任过正六品修撰,一年不到便擢升礼部侍郎兼任东阁学士,体贴又孝顺的乖女儿啊!”
军师看着瞬间开花的顾真,嘴角微微抽搐了下。
草率了。
将军又开始了。
北境急报。
九月季秋,初三日,大乾大军弃守潼关。
燕军未动。
初六日,大乾大军退至扈庸关扎营。
燕军未动。
初九日,大乾大军进一步撤退,仅二皇女李景霂带黑甲卫几千精锐及万余军士镇守扈庸关大营。
燕军兵分三路,小将率先锋部队冲进潼关,斩获一座空城,士气大振。
两日后,先锋燕军进一步向前至扈庸关,司寇丹留守潼关。
五日后,燕军拔营,赶至扈庸关,成围剿之势。
大乾朝堂一片死寂。
无数文官痛骂以顾真为首的镇北军将领,纷纷上奏要求改换主将。
帝不允。
十日后,燕军围困扈庸关,大战一触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