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凤穿残汉2k > 第139部分(第1页)

第139部分(第1页)

对于在场的多数袁绍部文武来说,于吉算得上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说陌生是因为在易京城破之前没有认识这个白胡子老道。说熟悉是因为凡是见识过那日易京天崩地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白胡子老道。虽说袁绍给予了于吉超乎寻常的优厚待遇,可于吉本人此刻依旧还是一副仙风道骨的道袍打扮,即喝酒,也不沾荤腥,真是摆足了食风饮露的老神仙派头。

酒过三巡之后,袁绍见于吉面前的菜没怎么动,不由张口问道:“老神仙为何不宴饮?难道是绍招待不周?”

“大将军今日在易京宴请文武实乃盛事一桩。”于吉先是吹捧了一下袁绍,跟着却指着面前的菜肴,意味深长地一笑道,“只是这菜色虽丰盛,却少一味佳肴。”

“哦?确何菜肴?”袁绍自付对饮食颇有研究不禁好奇地向于吉探问起来。

“当然是鱼脍。鲈鱼脍。”吉探一撸长须道。

所谓的鱼脍其实就是生鱼片。与后世流行的海鲜刺生不同,汉朝的生鱼片主要是以淡水鱼为主。而鲈鱼栖于近海,也入淡水,乃是做生鱼片的绝佳材料。袁绍出身名门自然知道鲈鱼脍的美味,只是易京附近的水域并无鲈鱼出没。于吉这会儿提出要吃鲈鱼脍,无疑是一种无礼的要求。不过对方既然是老神仙,会提一些无礼的要求也很正常。因此自付宽宏大量的袁绍只得跟着赔笑道,“易京苦寒之地何来鲈鱼?若是老神仙爱鲈鱼会,绍即刻就差人自前往邺城为老神仙取活鱼来。”

哪知于吉却摆了摆手,摇头道:“无须如此劳师动众,老道自有钓鱼之法。却不知可否借大将军鱼竿一用,并用金盆打一盆水来?”

袁绍耳听于吉说又是借鱼竿,又金盆打水,不禁联想到各种传说中的神仙法术。于是他二话不说,便回头命令道,“来人快去为老神仙取鱼竿,打盆水来。”

不多时两个侍从,一个拿着鱼竿,一个端着一只装满清水的金盆,同时走进了营帐。早已被袁绍与于吉之间对话吊起兴致的文武官僚们,当即放下手中酒盏、碗筷,一个个仰起头好奇地张望起来。于吉眼见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当即悠然地站起身,随手从侍从手中取过鱼竿,上下查验了一下钓竿和吊钩。跟着便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撩起长杆朝铜盆中一甩,刹时一条鲜鱼便从水中飞跃而起。

“鱼是活鱼”

一个胖胖的幕僚指着还在大声惊呼了起来。于吉只是微微一笑,提着鱼竿将鱼献到了袁绍面前道:“大将军,此鲈鱼乎?”

袁绍倒抽了一口冷气,伸手摸了摸还在活碰乱跳的鱼儿,当即失声点头道,“是鲈鱼,是鲈鱼。”

且就在众人被于吉一手空手钓鱼惊得瞠目结舌之时,作为推荐者的蔡吉却在底下自顾自地吃着小菜。毕竟在前一世的电视中和剧场里,她可没少看这种魔术表演。此刻想来,于吉今晚之所以会穿宽大的道袍,也未尝不是为了表演做准备。只是原本左慈与曹操的戏码,转到于吉与袁绍身上,看着还真让人觉得有些滑稽。

事实上,大帐中对于吉的小把戏不屑一顾的可不止蔡吉一人。就在袁绍对着那尾鲈鱼连连称赞之际,宴席上忽然传来一记重重的甩杯子声。众人不禁循声望去,但见一个身穿铠甲的少年郎霍然起身,竟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帐。

好家伙谁家的小子如此牛气。蔡吉不禁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少年的背影。与此同时坐在蔡吉斜对面的麴义却突然铁青着脸出列向袁绍告罪道,“犬子失礼,还请主公降罪。”

原来这个愤然离席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麴义的长子麴演。看样子这小子是气不过于吉占了他爹的军功,又在众人面前炫耀法术,故而才闹别扭愤然离席。只不过以袁绍的气量能被这么个小子甩脸色吗?想到这里蔡吉偷偷将目光转向了袁绍。

只见此时的袁绍表面上并没有多大的表情变化。相反他还走下榻来扶起麴义安慰道,“无妨。小孩子吃醉酒是常有的事。难得今日于神仙为诸君调来。独乐不如众乐,来人,速去将此鱼脍了,分给破城功臣。”

经过袁绍如此一打圆场,就算在场众人心里再怎么多想,脸上也都得摆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因此当厨子将脍好的鱼片摆到于吉、麴义、文丑等等一干破城功臣面前之时,现场的气氛又再一次热烈起来。

这鱼该不会有寄生虫吧?——蔡吉望着面前那一小片鲈鱼,暗自腹诽了一下。虽不知于吉之前将此鱼养在什么地方,但眼瞅着周边众大叔们一副大快朵颐的模样,蔡吉也只得闭着眼睛吃了点。不过不久之后,当一群妙龄舞姬入帐表演之时,蔡吉立马识相地起身以不胜酒力为由退出了宴席。

一阵夜风吹过,坐在马背上的蔡吉顿觉神清气爽,思路敏捷。想到刚才在大帐之中的情景,她不由回头向段娥眉打开话匣子道,“段旗主,本府希望汝能留在于吉身边。”

段娥眉听罢轻夹马肚,与蔡吉并肩而行道,“主公是想让娥眉监视于吉,谨防其泄露火药方子?”

“非也。”蔡吉摇头分析道,“于吉要想做‘神仙’,就不能让人知道他那‘天崩地裂’之术的秘密。所以本府并不担心其会泄露火药的方子。”

段娥眉不解道,“那主公要娥眉留在于吉身旁有何用意?”

面对段娥眉的疑问,蔡吉回过头神情郑重地托付道,“本府希望汝能借于吉为幌子尽可能救人。”

“救人?救何人?”段娥眉蹙眉追问。

“袁绍身边的人。”蔡吉说着将目光投向了满是星辰的天际,一边想象着史书上有关袁绍在后期迫害臣下的记述,一边自顾自地说道,“袁绍为人外宽内忌,刚愎自用。随着其野心日益膨胀,往后少不得会同部将谋士产生间隙,甚至出手加害。至于谁能救,谁不能救,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就由段旗主自行做主吧。本府只不希望看到忠义之人受迫害。”

蔡吉的一番话,让段娥眉想起了父亲段颎的当年的遭遇。倘若当年能有蔡吉这样的诸侯出手相助,平羌有功的父亲也不至于被十常侍之流陷害至死。感同身受之下,段娥眉当即一个抱拳领命道,“主公放心,娥眉定不辱使命。”

依照历史,麴义、沮授、田丰等部将谋臣都将在不久的袁曹大战中死于袁绍的猜忌。特别是麴义竟是在官渡之前被袁绍诛杀的,而且相关的记述还很少,只说“黑山平,而义恃功骄恣,绍甚忌之,加以前事,虑其刚猛反复,遂召而杀之,并其众。”照先前袁绍与麴义的表现来看,两者心存间隙那是一定的。可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袁绍在官渡开战之前,就忙不迭地斩杀帐下大将,这还是个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