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姐姐,她就该高兴。
南敏行越出息,就对她姐姐越好。
苏颖颖再抬起头,脸上就没了先前的沮丧。她主动安慰南敏行道:“这已经很好了,换了我二三岁的时候,可做不出诗来。”
听苏颖颖安慰自己,南敏行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知道自己这诗有些残缺,不然也不会想这样久。这是他作的第一首律诗。
他挣扎半天,小声道:“我也不是很好的。这首诗我其实想了特别久。”
这首诗,他想了一年时间。
南敏行两岁的时候,他父亲就要先生教他诗书了。那会儿每个月都要写一首。南敏行写不出,就往其他背过的诗句上打主意。将那些诗句改头换面后背出来。
有时候蒙混过关了,有时候就被发现了,就被罚站在墙边自己反省。
南敏行此时不害怕苏昭宁罚自己站,他更担心的是一句话。
南敏行被嬷嬷夸赞的时候,听父亲身边的那山羊胡老头子背着父亲说的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他很害怕自己不是最好的孩子了。
这种害怕,在今日终于发生了。南敏行在去年春天的时候,就琢磨了这样一首律诗。在这一年里,他根据自己背过的其他古诗,反复改,反复修,自认为已经很不错了。
但苏昭宁这一字,让南敏行觉得,他这样强改是没有用处的。这些东西终究不是自己的。
这一句遍枝头,最早是一句桂花落。他将桂花改成桃花,将落改成遍,又把顺序换了。
这样拼凑,一首律诗虽成,如今却尽是纰漏。
南敏行心情十分低落。他后面再回答行酒令都有些精神恹恹。
苏颖颖注意到南敏行的情绪变化,忍不住有些生气。自己都已经认输了,姐姐以后就靠他。他怎么能这样。
趁苏昭宁站起身去听白术禀告午饭菜肴安排的时候,苏颖颖就对南敏行道:“还说自己是男子汉,不是小孩子。一蹶不振就是孩子做的事情。”
南敏行听后,抬眸看向苏颖颖,问道:“七姨母明白我为什么难过?”
苏颖颖翻了个白眼答道:“当然,我是你姨母,又不是小孩子。”
“我也不是小孩子!”南敏行立即答道。他想好了,不会作诗又怎么样,做不好诗又怎么样,他学就是了。他那么聪明,怎么可能学不会呢。
离苏颖颖和南敏行最近的是南宛宛。看着这一弟一妹,南宛宛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果然苦难才能使人成长。家中的两个孩子,都完全没有把自己当孩子看了。
苏柔嘉则更加相信南敏行的能力了。这样的孩子,天生就是要做世子的。他日后必能护得定远侯府安宁。
第三百一十九章 求助
温情的时刻总是很短暂,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听到管事说,有猪肉铺的老板过来找自己时,苏昭宁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她让白术去把南其琛那边的小树找过来。
小树听闻是苏昭宁找,简直是激动不已。
他当初就是嘴贱,说自己是定远侯夫人买回来服侍南二爷的。结果现在,他真的天天服侍南二爷,完全没有办法知道定远侯夫人和小世子的境况。
小树这次就很想好好在苏昭宁面前表现一次。
他拍着胸脯对苏昭宁道:“夫人,这等粗人,实在不值得您亲自见。小的去吧。”
苏昭宁望面前这作了小厮装扮,身形腰背就变得有些屈的小树,心里觉得,这一个或许还是不那么蠢的。
她点头应了,让小树稍后回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