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争气,我儿争气。”苏氏瞬间红了眼眶,拉着儿子的手臂不放,欣慰不已。
“老钟,你着人去珍满楼只会一声,流水席摆三日,一切花费都挂在咱们宋家账上,让乡亲们也一块热闹热闹。”
宋老爷到底见过大世面,激动之余也不忘正事,“另外,咱们府上也要大办一场,请些相熟人家过府庆贺,你都张罗开,有什么问题皆可来寻我。”
“是,老爷。”管家与荣有焉,忍不住多看了宋谨书几眼,笑盈盈退下办事去了。
管家一走,陈嬷嬷也退下安排迎接喜官与赏赐下人事宜。
宋家一切井然有序,而宋家大公子中举这一喜讯也在长陵城中传开。
“长陵双杰”一个第三名,一个第五名,皆年少有为,也都是不少大户人家眼中的金龟婿。
蒋庆舒也就罢了,毕竟是知府大人的嫡子,还是京都候府的公子,非他们所能肖想。
但宋谨书不同,他出身商贾之家,与其他富户算是门当户对,而他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取举人功名,宋家因此算是往前跨了一个阶级,与长陵低官家庭登对。
如此一来,相比高不可攀的知府公子,宋谨书更容易接近。
他也在放榜之后一跃成为长陵城中各家紧盯不放的好女婿,有门路的人家纷纷登门贺喜套近乎,往日没什么交情的人家也或多或少差人送一份礼。
长陵百姓口口相传,津津乐道,都说老天爷偏心,既给了宋家人万贯家财,又生了个好儿子。
宋谨书作为当事人自然也高兴。
他温和浅笑,眉眼间洋溢着年轻人得偿所愿的意气风发,看着父亲母亲高兴难以抑制自己心中也很满足。
“书儿后续可有什么打算?”
考中举人便有了为官的机会,是许多年轻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可它却不是那些有能力的读书人的最终目标。
“你若不想继续考,爹也能托关系为你在咱们长陵谋个一官半职。”
“父亲,不必了。”
宋谨书摇摇头,他虽出身商户,但到底是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骨气。
而且此次乡试他乃长陵城排名第三,如此好的名次若是不入京试一试春闱,这辈子恐怕都不会甘心了。
“孩儿想入京参加来年春试,父亲觉得如何?”
宋谨书眼神坚定,这是他早前就决定好的事情,“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孩儿虽然没有把握能考中进士,但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何不趁此机会去看看那藏龙卧虎的京都卧龙地?”
“你可想好了?”宋老爷严肃了神色,试探问道。
“回父亲,想好了,您同意否?”
父子俩四目相对,皆从对方的眼神中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宋谨书笑了,没等宋老爷回答,他便接着说道:“孩儿明白了。孩儿还年轻,走这一遭不过是提前试试水,见得东西多了,往后遇事也能多些想法与路子,有利无害,父亲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