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天公作美,连续晴了五六天,大队所有人也齐心协力拾掇粮食拾掇了五六天,终于将该整理的都弄出来弄干净,然后紧接着就是上交公粮。
&esp;&esp;上交公粮对于大队来说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情,队里的干部们商量着抽调走大半壮劳力,用板车把收拾好装包的干净粮食拉上,拉到县城的粮食站那里上交给国家,换回来一沓花花绿绿的钱票。
&esp;&esp;这些钱票会在年底的时候分发给队员们,是来年大家一年的花销。
&esp;&esp;要么怎么说乡下缺票票呢,城里职工每月都能领的东西,他们却只有年底那一次发下来点,具体发多少发什么票还要看他们努力劳作的成果如何,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esp;&esp;所以乐瑶的供销点里买东西大多不用票才会那么受乡亲们欢迎,对于她占住售货员的岗位也没什么意见,不然让别人上,那人能像她一样弄回来好多不用票的东西卖给大家吗?不能就别哔哔。
&esp;&esp;交公粮那一天,不少知青跟随大部队一块去县城。
&esp;&esp;乐瑶也去了,照常和熟悉的女知青们先去邮局看看有没有信件包裹。
&esp;&esp;这次倒是没有来自家里和大西北的信了,大概是两次都没回应,他们也猜到她不会听话地送出知青补贴,对他们没什么用了吧。
&esp;&esp;他们没来信,乐瑶却恶趣味地当场写上两封给他们挨个寄过去,信里诉说一下自己的‘艰难’,请求帮忙,要钱要票要东西,反正就是恶心恶心他们,也不指望能要到。
&esp;&esp;做完这件事,乐瑶心情愉快地和大家一起去国营饭店打牙祭,临走时光明正大地从供销社拎出两个大包,说是新进的货,其中各种各样的月饼最多。
&esp;&esp;因为马上就到中秋了。
&esp;&esp;一九七五年的冬
&esp;&esp;八月十五,中秋节。
&esp;&esp;在此之前,青山大队还有一件比它更重要的大事。
&esp;&esp;那就是分粮了,分了粮才能过个好的中秋,否则感觉大团圆的日子都不圆满了。
&esp;&esp;分粮这天,队里的所有人都集体聚到办公大院门前,等着大队干部们开始分粮食。
&esp;&esp;要知道这可是之后半年一家子的口粮,容不得半分马虎,这一季挣了多少工分,改分多少粮食,一个个都提前算了好几遍,算出个最后的数打算和待会儿大队会计报出来的对一对。
&esp;&esp;对得上皆大欢喜,对不上那可就有的说了。
&esp;&esp;因为这个热闹,乐瑶供销点的生意都好上不少,毕竟人那么多,总有几个想顺便买点东西的,或者被嘴馋的孩子缠磨得没办法,不得不给他们买些零嘴吃。
&esp;&esp;待到日上三竿,大队干部们终于算清了账目,叫人把前几天拾掇干净的粮食搬出来,再摆张桌子在院里,开始根据账目上记的名字挨个交上去对账,对得上且没意见就到一旁领对应的粮食。
&esp;&esp;照例是队员们打头,知青在后。
&esp;&esp;队员们全指着这次分的粮熬过后面小半年和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自然对此很是重视,而知青则每月都有一定量的补助粮,虽然是一季才一领,但多少也不必单指着这次的分粮过活。
&esp;&esp;不过如果前几个月里他们干活努力,挣的工分不错的话,倒是可以趁机额外分得一些粮食,之后不管是用它换钱换票还是贴补口粮都使得。
&esp;&esp;不少知青也都期待着这份额外收入呢,特别是那些除了知青补贴外,家里没能给任何接济的人。
&esp;&esp;毕竟日常生活不是只有吃喝的问题,还有买衣裳、鞋子、必须物品、打打牙祭等等,到处都是需要花钱花票的地方,没其他收入来源,光靠知青补助的话,也是过的紧巴巴的,不比老乡们好多少。
&esp;&esp;随着大队会计的喊声,下面的人一个个上去,工分记录的账目对不上的人很少,大都高高兴兴地按手印领粮食,欢欢喜喜扛回家。
&esp;&esp;乐瑶忙着看顾供销点,没去排队领粮,也不觉得以自己那点工分能分到额外的粮食,于是干脆不去排了,只拜托孙彩霞帮她看一看,有的话就帮忙领一下,没有就算了。
&esp;&esp;事实上她预料的不错,就她挣的那点子工分,不倒贴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额外的粮食能领啊。
&esp;&esp;孙彩霞他们身兼两职努力挣工分的,倒是每个人额外领到几十上百斤的粮食,顿时欢喜的不行,粮食刚拿到手就忍不住开始盘算要用它做什么什么了。
&esp;&esp;乐瑶没有也不伤心,反正她也不缺这点粮食,正好让她低调下来不打眼。
&esp;&esp;就是李婆婆那边知道后挺为她可惜的,估计还有些少了一份粮食的失望吧,毕竟他们祖孙这次分的粮食就不多,她这里又没有分到额外的粮食拿回去,三个人往后半年的口粮显得有点紧巴巴。
&esp;&esp;为了以后吃饭不跟孙彩霞一样紧巴,乐瑶发现后自掏腰包向队里换了一袋玉米和一袋红薯交给李婆婆,另外还有她姗姗来迟的下一季度知青补助,两下加起来的粮食也不少,和李婆婆祖孙俩的口粮合到一起,怎么着也能撑到来年收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