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翦商拼音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吕望将所有家产资助了周侯姬昌后,硬着头皮回到家,正巧老婆从娘家回来,吕望本想敷衍过关,却经不住老婆的一番盘查,又不敢承认都给了周侯姬昌,只说是自己赌钱输掉了,当即遭到老婆的一顿臭骂,最后被一纸休书赶出了家门。他只得重返朝歌,每日于桥头路口,求人雇佣,打起了零工。仗着他能说会道,总算被商王帝乙的一个庶子子良看中,成了子良门下的一名舍人,专门负责迎送宾客,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可吕望是个不甘寂寞之人,在迎来送往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周侯姬昌的承诺,为姬昌做起了兼职“间谍”。通过与商朝大小官吏的日常接触,吕望不仅了解了很多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而且担任了为周侯姬昌“猎头”的职责,物色了不少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朝的大夫辛甲。

辛甲虽为商朝的史官(作册),却得不到帝乙的重用,特别是那次帝乙辱神时;竟让辛甲代替木偶人掷色子;把他当成一个弄臣;这让辛甲始终闷闷不乐,没事就喜欢到子良这里喝点闷酒。子良虽然是当朝商王帝乙的皇子,但也只是众多皇子之一,而且是庶出,在商王帝乙那里也说不上什么话,帮不了辛甲的忙,只能陪他唉声叹气。吕望一看有机可乘,便有意识地主动接近辛甲,向他炫耀自己与周侯姬昌的交情,说得辛甲心有所动,索性放下架子,开始主动接近吕望,求他把自己引荐给周侯姬昌。吕望满口答应,待周侯姬昌来朝歌进贡之时,一定替辛甲引荐。辛甲听了,十分高兴,与吕望的来往也更加频繁。

除辛甲外,吕望还结交了散宜生、闳夭、南宫括等一批青年才俊。散宜生等人常来到吕望的住处,听他谈古论今,对吕望佩服得五体投地,干脆买上蜡烛,提着酒肉,要拜吕望为师。吕望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三人的请求,从此师徒相称。

从父亲季历被商王文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那天起,在姬昌的心里就埋下了报仇雪恨的种子。但在他凭借着一腔激愤发兵东进、意欲踏平商都被吕望劝阻之后,姬昌的感情逐渐被理智所代替。他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他懂得了,要做成一件事,光靠勇气是不行的,甚至这种勇气不但成不了事,反倒会坏事。自己的祖先不窟之所以叛夏不成,还被迫退居偏远蛮荒之地,就是因为那时的夏王朝虽然已经开始*,但还没有烂透,以姬族当时的实力,与夏王朝比起来,相差还十分悬殊,此时叛夏,无异于以卵击石,只能落得落荒而逃的下场。因此,要做成一件事,特别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必须靠智慧,靠对天下大势的正确判断,靠自身实力的日积月累,靠争取天下大多数氏族的倾力支持,还要耐住性子,避其锋芒,等待不可一世、势力强大的商王朝自身腐烂、衰朽,才能最终有朝一日取而代之。所以,姬昌确定了先发展生产、繁衍人口、稳固后方,再树德行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氏族,待实力强大后,再对那些不顺从的氏族进行征讨,逼其就范,一旦时机成熟,最后出兵东进、灭亡商朝的基本国策,并且脚踏实地,一步步付诸实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礼贤下士

姬昌明白,要想使周族强大起来,首先就要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姬昌不仅重用自己的弟弟虢仲、虢叔和周族的虞官“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马呙)广泛咨询,而且请他们推荐人才。为了接待来访的贤人,姬昌常常误了吃饭、睡觉,但却乐此不疲。

姬昌先去拜访了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脱离险境的召伯爽。毕竟是同族,召伯爽很痛快地答应了姬昌的请求,放着诸侯不做,心甘情愿跟姬昌回到岐邑,做了周族的太保。

这天,在通往岐邑的路上,步辛甲的后尘,拉拉扯扯走来了两位老人,引得许多路人驻足观望。

年纪小一点的一位老人对年纪大一点的那位老人说:“你一定要跟我回去,国不可一日无君。”

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则说:“咱父亲不是已经把王位传给你了吗?你不在家好好当你的国君,跟着我瞎跑什么?”

年纪小点的老人说:“你是长子,本应该由你继位。这是祖先立下的规矩。”

年长者说:“你不继位就是违反天意。”

年轻者说:“如果天意真的让我继位就该先让我出生,而不是让我做你的弟弟。”

哥哥说:“天道远,人道近。在家里,父亲就是天。不听父亲的话就是违反天意。”

弟弟说:“人道应该合于天道,让我继位是父亲老糊涂了,是乱命,不可从。”

哥哥说:“父亲去世了就不听父亲的话,那是不孝。”

弟弟说:“我要是听了父亲的话,就是逆天而行,不会有好下场的。”

哥哥说:“不管怎么说,我是不会回去的。”

弟弟说:“你不回去,我也不回去。”

哥哥说:“你不回去,国家怎么办?”

弟弟说:“不是还有二哥吗?国人会立他为君的。”

哥哥说:“那好吧,咱们就一起去周国吧,听说周国对老人十分尊重。”

弟弟说:“好,我和你一起去周国。”

于是,两人再不拉拉扯扯,而是高高兴兴地一块说笑着,来到岐邑。

负责安置老人的毕公是姬昌的庶子,排行十五,他恭恭敬敬地迎接了他们的到来。仔细一打听,原来两位老人都是孤竹国君的儿子,一个是长子,叫伯夷;一个是幼子,叫叔齐。因为孤竹国君平时对叔齐十分喜爱,临死前就破坏氏族“兄终弟及”的规矩,把王位传给了叔齐。可叔齐对伯夷十分敬重,怎么也不肯继位,硬要伯夷继位。伯夷不肯违背父亲的遗命,偷偷跑了出来。叔齐发现伯夷不见了,就四处派人打听哥哥的下落,终于得知哥哥正在去岐邑的路上,于是星夜兼程赶上了哥哥,要把伯夷拉回家。伯夷不从,兄弟俩便一路拉拉扯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干脆一起来到岐邑。

毕公知道,孤竹国是和北户、日下、西王母并称的四个当时人们所知最边远的小国。孤竹国在最北面,北户国在最南面,因为那里的门都是朝北开的。日下国在太阳的下面,自然在最东面。而西王母国仅从“西”字上看就知道在最西面。经过与伯夷、叔齐兄弟俩的攀谈,毕公对他们所以选择周国为栖身之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孤竹国作为与商朝同姓的属国,已从原来的父系氏族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一切由商王说了算,对国中的任何一个人,商王都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特别是自从商王开始对东夷的连年征伐,加重了各属国的赋税和徭役,让孤竹这个人数很少的小国越来越不堪重负,族人早已怨声载道。这一点让兄弟俩很看不惯。他们不愿被族人在背后埋怨,所以谁也不想当这个国君。当他们听说周国对本国和周边小国的人民像对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一样仁爱时,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人间的天堂,因此早就想放弃王位,去做周国的臣民,但父亲在世时,他们又不能不尽孝道,这次正好借父亲去世这个契机,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宿愿。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仁者之国

光阴似箭。

春天,姬昌亲自主持籍田典礼,身披蓑衣,手舞皮鞭,赶着牛象征性地犁三下田后,便由族人们接过皮鞭,把剩下的田地犁完。然后,便是锄草、施肥、间苗、浇灌。到了秋天,五谷丰收,把一个个谷仓装得满慢当当后,就是杀猪宰羊解牛,供奉到祖先的灵前,请他们保佑其后世的子孙。

连着七年丰收之后,周族人心安定,市场繁荣,一派兴旺景象。可没想到,在第八年的六月,姬昌突然感到身体有些不适,硬撑了几天没撑住,还是躺倒了。也许是天人感应吧,在姬昌病倒后的第三天,岐邑郊外,地动山摇,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纷纷传来人死畜亡、房倒屋塌的消息,引得族人一片惊慌。

召伯爽和大臣们商议后,决定劝说姬昌迁都。

姬昌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