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日军已经被蔡松坡挡在了承德,已成强弩之末,应该是到不了北京的。”梁士诒明白袁世凯在担忧什么,立刻建议道,“山东日军已然肃清,可以由铁路调山东得胜之军北上,充实京师防务,以为松坡后援。”
“山东日军并未全部肃清,”袁世凯对前线的实际情形了解得远比他的秘书清楚,“前日五国军事观察团还说,咱们的胜利是有水份的,冯国璋和曹锟张勋他们只是将山东日军主力分割包围在了安丘至高密一带,并未将其歼灭。第五镇和南洋第一镇虽然配合赣军两个旅突袭拿下了青岛,但日本海军仍然在胶州湾同我军连日炮战,不肯离去,似乎是等待从日本开来的援军,要是他们的援军一到,青岛能不能守得住还两句话说呢。”
听了袁世凯的话,梁士诒不吭声了,他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袁世凯,等待着他示下。
“那个杨瀚之,确实是个将才,青岛这么硬的骨头都让他啃下来了。”袁世凯自言自语的说道,“他的赣军装备精良,很是能打,可惜人数太少,要不然……”他看了看墙上的地图,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缩住了后面的话头。
“该想法子和日本人重开和谈了。”袁世凯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去把曹汝霖找来吧!有些事必须和他当面交待清楚,再让他去找日本人刺探一下。”
“好,我这就去。”梁士诒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1915年8月7日,山东,青岛,毛奇山炮台。
“日本人又派来了一艘大家伙。”
在一处隐蔽的指挥所内,徐元锦举着望远镜望向海面,发出了一声惊叹。
杨朔铭从望远镜里仔细地打量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钢铁巨怪,冷笑了一声。
此时杨朔铭的“超级电脑眼”在不断的放大着图像,根据他所看到的情况,他的眼底飞快地闪现出这艘军舰的相关信息和线图。
“……舰型:‘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标准排水量:26330吨。全长:214。6米。型宽:28米。吃水:8。1米。主机:2台蒸汽轮机,4轴,64000匹马力。锅炉:24台‘亚罗’式锅炉,载煤量:4000吨。载油量:1000吨。最大航速:27。5节。主炮口径:356毫米。双联装,4座。副炮口径:152毫米,16座;76毫米,12座。鱼雷发射管:533毫米,8座。水线装甲:203毫米,炮塔装甲:76-254毫米。司令塔装甲:203毫米。甲板装甲:70毫米。舰员:1193人……”
“日本人这一次是把压箱底的货都拿出来了。”杨朔铭看着在海面上耀武扬威驶过来的日本海军“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沉声说道,“看样子他们想重夺青岛的决心还不小啊!”
“这么大的军舰,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徐元锦咧了咧嘴,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看了看头顶掩蔽处的穹顶,开玩笑似的问道,“我说,德国人建的这洞洞结实不?老子这一百多斤,呆会儿可别交待在这儿。”
听了他的话,杨朔铭不由得微微一笑,“放心好了,日本人的炮弹打不穿这里就是了。”
他之所以敢这么肯定,是因为刚才“超级电脑眼”已经给出了他肯定的答案。
“日本人这条船的炮,好象比上一次来的船大吧?”徐元锦的目光重又落在了“金刚”号上,此时此刻,象他这样的对海军一窍不通的人,也看出来了日本人这艘战列巡洋舰和其它日本军舰的不同之处。
“对,以前来的那几艘日本战列舰,主炮都是十二英寸的,也就是三十公分半,这艘船上的,是十四英寸的炮,三十五点六公分。”杨朔铭说道。
“咱们炮台上最大口径的炮,也就二十八公分吧?”徐元锦问道,“再就是你夹带的那些‘私货’了是吧?”
徐元锦所说的“私货”,就是指杨朔铭带来的从美国订造的180毫米重型榴弹炮。
当初之所以订造这么大口径的炮,史选侯和林郁箐及一些技术人员都提出来了异议,认为这种炮不适合陆军使用,连徐元锦也认为这个口径有些大了,但杨朔铭却坚持要求配备这种大口径重炮,当时大家都很不理解,但现在,徐元锦明白了杨朔铭的用意。
这种口径的重炮,不但可以用于攻城野战,对付横行中国海面的日本军舰,也是极具威力的抗敌利器。
“二十八公分的炮弹打在日本军舰身上,哪怕打不沉,也能让他们难受一阵子。”一位炮兵军官在一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