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奚底所部自从三月份增援幽州后,并没有进入幽州城,而是全军驻扎在沙河(今北京昌平区沙河)。
第三部分则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统率的部队。
此前宋军进攻北汉时,辽国向两个方向共派出了三批援军,除了上述的耶律奚底所部是支援幽州外,另外两个批次的援军就是之前介绍过的增援北汉的部队:
第一波是由冀王耶律敌烈和南府宰相耶律沙统领的,第二波就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部队。
白马岭一战,郭进光辉灿烂,一战重创耶律敌烈和耶律沙,耶律敌烈以下五员大将阵亡,后来是遇到了耶律斜轸接应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这一战之后,耶律沙所部遭受重创,暂时退出了燕云战场。而耶律斜轸一部却完好无损,他随即根据形势转赴幽州以为支援,此时其部队驻扎在得胜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耶律斜轸驻扎的这个得胜口可不是那个大同长城的得胜堡关卡,而是位于今天北京市昌平区的得胜口村附近,此处是北京以北燕山山脉的重要隘口。
此处虽然地势险要,但从此前一直是作为边境的一处商贸场存在的,在战史上并不声名显赫。
但就是今天这一战,因为耶律斜轸,此处将成为后世人所众知的著名要道,后来的金朝灭辽、李自成破北京城,部队都是走的这条要道。
介绍完上述三个部分的辽军兵力,基本上这场高粱河大战的辽军一方主要演员也就都明确了,只剩写了那个最大的腕,无敌战神一样的人物。
他的出场还要再等等,毕竟,大腕都是压轴出场的,出来就是要搞满堂彩的。
在赵光义搜索打击幽州城外围辽军据点时,率先遇到了城北的耶律奚底所部,此时处于宋军先锋位置的是由时任东西班指挥使傅潜所部。
他这个职务大体相当于禁军殿前司马军中的一个中层,但是傅潜指挥的是宋军精锐的殿前司骑兵。
傅潜看到耶律奚底之后,不等后续部队赶到,直接就带着本部兵马跨过沙河进击。
耶律奚底此时也没把宋军当回事,也不说什么暂避锋芒,直接就领着人迎上去正面开干了。
正在傅潜所部与耶律奚底打的难解难分之时,宋军后续部队赶到了,这一下耶律奚底彻底扛不住了,大败而逃,单是被生擒的辽军就有500余人。
耶律奚底大败后,就轮到耶律斜轸出马了。此时宋军尚不知道耶律斜轸已经驻扎在幽州战场,所以耶律斜轸在得胜口打出了耶律奚底所部使用的青色旗帜。
就是这样一个鸡贼的小手段,使得宋军误以为此处驻扎的是手下败将耶律奚底,因此为求一劳永逸的解除幽州外围之患,便继续出兵向得胜口方向攻击。
耶律斜轸采用诱敌之计,且战且退,宋军在斩杀了1000余名辽军后,突然被耶律斜轸提前埋伏好的部队从侧翼杀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宋军先锋于是只得撤退,之后双方在清沙河(今北京北五环附近的清河)一线形成对歭局面。
经过这一战,赵光义摸清了耶律斜轸的力量,发现想一把打死他不太容易,但耶律斜轸也很难对宋军产生冲击,毕竟双方此时的体量和士气有差距。
于是赵光义改变部署,留下了一支部队与耶律斜轸和耶律奚底的残部对峙,然后部署了大部队的攻城事宜。
六月二十五日,宋军开始攻打幽州城。
战斗部署仍和打太原一样,四面围攻,不留活路。
以宣徽南院使潘美知幽州行府事,总督攻城,以定国节度使宋偓攻城南,河阳节度使崔彦进攻城北,彰信节度使刘遇攻城东,定武节度使孟玄喆攻城西。
看看这几个人哦:
宋渥就是宋延渥,老资格将领了,柴荣进攻南唐时他就开始负责水军,后来一直到赵匡胤灭南唐,宋延渥一直在江南负责指挥水军,他也是赵匡胤最后一位皇后、当朝宋太后的亲爹。
崔彦进、刘遇都是刚刚指挥了此前的太原攻城战,这次再干老本行,也算是轻车熟路。
最后就是这个孟玄喆,来头相当大,他就是原后蜀皇帝孟昶的儿子、尊贵的后蜀末代太子。
后蜀被灭后,孟玄喆就随孟昶一同到开封生活了,之后没有再见到他有什么作为。
这么多年他唯一一次在战场露脸还是后蜀灭亡前,那个自封为诸葛孔明、让人笑掉大牙的后蜀枢密使王昭远被王全斌大败后,孟玄喆以太子之尊领兵支援,结果这个二世祖用昂贵的蜀锦装饰军队旗帜,还随身带着数十名姬妾伶人,乘撵行军。
结果没走出成都多远就听说剑门关天险已丢,直接掉头跑回成都了。
就这么一个坑爹货,赵光义竟然让他主持一个方向的攻城任务,难不成是想告诉幽州守军,都抓紧从城西突围吧?
此时宋军已知道耶律斜轸的部队就在城外的西北方向,而且幽州作为辽国南京,城内是有宫城的,宫城就在西南角,换句话说,辽国幽州城防的重点也在西方。
让干啥啥不行的孟玄喆来主持西面攻城,实在是令人不解。要不就是赵光义高端的“围三阙一”。
但不管怎么说,宋军自六月二十五开始的攻城,还是让城内守军异常惊恐的。
辽国作为游牧民族,本身就擅长进攻、短于防守,加上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主动出击打别人,根本没遇见过被别人围到自家城池下面胖揍的事。
因此一时之间上下动荡,城内和城外周边的地区不断的有官员投降宋军,这又进一步动摇了城中守军的心神和士气。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