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吐槽一番,贾敏心里才觉得好受些,幸好林家文官科举出身,贾家是勋贵之家,又因林家在南边多年,在外人眼中与贾家关系并不亲密。
劝完母亲的林旸,却睡不着觉,甄家在江南省嚣张跋扈,他也多有耳闻,不过他想着书中甄家也是抄家的结局,并不曾在意,今日听到贾敏絮叨,他才知道甄家的一举一动关系着江南省的局势,而且他今日才知道的是甄家竟然还是一位皇子的母家,这样看来,甄家倒是不能小觑了。
林旸去了林海的书房,正在处理公务的林海一愣,便让林旸进来了,看着灯下俊逸挺拔的儿子,林海有些欣慰,问道:“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明日还要上课呢,不早早休息。”
林旸犹豫片刻回答道:“儿子从母亲那里过来,得知甄家帮贾家的表姐进宫。”
林海嗯一声表示早就知道了,林旸低语道:“儿子怕甄家借此拉拢咱们家。”
林海反问道:“拉拢咱们不好么,至少等那位皇子上位,还有从龙之功呢?”
“父亲。”林旸赶忙反驳道:“父亲是圣上的人,只要一心忠于圣上,日后那个皇子上位都能善终,善待父亲这样的老臣,再说儿子看来那位十一皇子未必能有那个造化。”林旸说完,才见林海笑了,知道父亲是故意这样问的。
“你说的没错。”林海很欣慰儿子的见识,“咱们的身上幼年登基,曾受制于高祖的敬宪皇后及敬宪皇后的母家。如今的太后和昭惠皇后的母家都知道圣上是如何铲除外戚的,因此而安安分分的。可惜现在诸位皇子的母家都不知晓,在圣人眼中,谁蹦跶的越欢,离那个位子就越远。”
林海冷笑道:“甄家也太胆大妄为了,江南巡抚和江西巡抚皆是甄家的人,算是架空了两江总督,又把手伸到闽浙总督那里,闽浙总督姚中行可是圣上的伴读,内定入阁的人,岂能被甄家咬了,只不过是看在皇上宠爱十一皇子的面上,不肯闹大了,让甄家吃了暗亏而已。”
林旸在一边听得心惊肉跳,甄家如此大胆,“那父亲您可是握着江南省的钱袋子,甄家不会对您……”他有些懊恼自己没有早日发现其中的关键。
“为父暂时无妨,甄家也知道江南省的盐税一大部分都是入了圣上的内库的,而且账册税银都是由都指挥使派人押送到京城,都指挥使是太后的侄子,也是你杨先生的堂叔了。为父的房师是内阁首辅王大人,他好歹能护着为父几分。”林海对自己的境地并不担心。
可是林旸想起书中林海死于任上,难道到后来情势有变化。
林海见林旸一副情绪低沉的摸样,便笑言:“可能甄家还瞧不上我们呢,他的小舅子是江南布政使早就将江南省的其他赋税抓在手里了,再说他想要拉拢是你二舅母的兄长王子腾罢了。”王家就这一个出息的人,而且因为救驾的功劳成为了圣人的心腹,甄家早就想拉拢他了。
林海拍了拍林旸的肩膀:“为父的位子独立于三司之外的,你多想也无意,与其想着削弱敌人,倒不如强大自己,无论敌人有什么样的攻势,自己强大了都能抵挡。好了,你快回去吧。”
林旸回去之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也知道皇子争位,不过他一直觉得离他很远,可是今日他才后知后觉,夺嫡的浪潮离他那么近,一不小心变粉身碎骨,虽然林海有王首辅为依仗,可是王首辅年纪已经大了,指不定那天就撑不下去,如果继任的首辅和王首辅关系不好,林家怕是危在旦夕。
第二日林旸便盯着一副黑眼圈去上课,杨希盯了他半响,嗤笑一声:“什么事到值当你这样?”
“先生,林家之危迫在眉睫啊。”林旸开口道。
“所以呢,你是有能力斗倒甄家,还是有能力让你父亲离开江南省。”
林旸哑口无言。
“你还是好好读书吧,早日科举出来早日能帮你父亲。”杨希一句话让林旸豁然开朗,他之前一直在父母的保护之下,而且他有着再世为人这一作弊神器,在前世看到书中写的那些穿越前辈对状元、探花之位如囊中取物那么简单,他也一直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比那些一同参加科考的人更有能力,因此对于科考一道他并不是十分用心,县试和府试能顺利过去,一半是因为他还是有才华,而另一半怕是因为他姓林。如果他一直是这种态度,那么以后的乡试和会试,他肯定过不了,而且他自己的自尊心又强,定会备受打击。说到底,他也犯了穿越者那种自命不凡的毛病,仗着自己是从21世纪穿来的,便瞧不起古人了。想来他父亲和先生都发现了他的毛病了,所以才阻止他去参加院试。
林旸自此开始用心踏实学习了,每日卯时起,亥时才睡,也不许黛玉去找书房找他,只和黛玉说好每天晚饭陪她一起玩耍一会。贾敏也发现林旸的变化,便去问林海,林海便将他和林旸的谈话将于贾敏听,贾敏听了沉默不语,林海搂过妻子的肩膀道:“我们不能护着他一辈子,从得让他见些风雨。”贾敏握住林海的手:“老爷,咱们回姑苏致仕吧。”林海有些错愕,想要回答,却看见贾敏的眼睛含着泪,“自知道老爷担任这个位子以来,我一直提着这颗心,生怕老爷……他们天家想怎么斗都可以,拉上咱们家做什么。”林海抱住妻子不语,他已经坐在这个位子上了,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了。
第11章林旸院试(捉虫)
过了年,贾元春便在贾家和甄家的操作下,顺利的入了宫,成为甄贵妃身边的女史。贾敏接到书信扫了几眼便将书信扔到一边,而她的儿子林旸,正坐在贡院里参加院试。
院试考了一篇经义,倒是简单,是林旸做过的,可是贴经有些刁钻,江南文风鼎盛,才子倍出,因而官员出题的时候很是刁钻,这次的贴经竟然全部出自《春秋》,《春秋》冗杂难记,即便是科举之人也多是通读一遍,少有熟读的。幸好林旸喜《春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