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华天的疑问,一个侍卫赶紧抓住从身边经过的一个小伙子,递过去一锭银子,问道:
“请问下,前面在干嘛呢,怎么那么多人?”
那人见华天等人穿着华丽,又有赏银,立马恭敬的说道:
“呵呵——大爷是外地的吧,难怪会不知道,前面原是一个阅兵的广场,但已经荒废多年没用了,今晚这温城有名的富商白老板在那举行一个猜谜大会,猜中了还有赏银呢,如果各位有兴趣也可以不跟各位多说了,大会已经开始有一会了,在下还要赶过呢。”
“猜谜语大会,有意思,我们也过”说着便带头走去,侍卫见了,赶紧快步跟上,在前面为华天开路。
………【第三十三章 就是跟你作对】………
没多久便来到了那个广场,侍卫在前面分开人群,让出一条可让一人通过的小路,华天丝毫不理别人抱怨声,悠闲的走过小路,进到了里面,里面是一块空地,在空地上有一个高台,高台上站着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人,想来这就是那个白老板了,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家丁摸样打扮的人和一张桌子,每个家丁手上都拿着几个卷轴,而桌子上则是整齐的排放着白花花的银子,看起来有五百两之多。
“好,现在出第五题,大家听好了:从前,有个男人在外面喝醉酒,遥遥晃晃的回家去了。颠至一座庵堂前,跌到于地,昏睡不醒。此时,一位年轻尼姑化缘回俺,见醉汉瘫卧床如泥,便将他扶起,背进了庵堂。
这事像长了翅膀,很快的在远村近户风传开来。一些人骂那尼姑是“淫妇”,要绑她沉塘,以正乡风。
一位布衣老儒听了,连连摇头说:“冤哉枉也,错怪人了。”
众乡民迷惑不解的问:“那尼姑与醉汉是什么关系呢?”
老夫子笑曰:“诸为莫急,待老朽吟尸两句,大家就一清二楚了。”说罢,他摇头晃脑,哦诗两句:“醉汉妻弟尼姑就,尼姑舅姐醉汉妻。”
众乡民一听,恍然大悟,方知错骂了那尼姑。
大家知道醉汉与尼姑什么关系吗?”
华天一到没多久,站在高台上的那个中年人就从一家丁手上拿过一卷轴,念了起来,待那中年人念完,四周便响起了吵杂的议论声,但似乎没有人能猜得出来,看到这一情景,他微微一笑,其实这个谜语很简单的,只是有点饶口,在那中年人念完,他便猜到了答案,只是想看看周围人的反应才没有马上说出来,此时见没人猜得出来,正想开口说话,却在这时有人说出了答案。
“他们是‘父女’关系。”这是个很中性的声音,让人听了有种怪怪的感觉,华天见有人猜出来了,不禁顺着声音转头只见在离他们不远处站着一个十五六岁英俊潇洒的年轻公子,看其打扮却是出自富贵人家,身边跟着一个书童打扮,同样年纪的小哥。华天在看到这两个人时微微一楞,再认真的看了一下后,脸上不禁露出一丝邪笑。
“正确,这位公子答对了本题,还请上台领取奖品。”台上的中年人宣布道。
那个年轻公子可能也是刚来的,不知道还有奖品拿,楞了一下,才神态扭捏的走上台去,领了十两银子,向台下的人抱了下拳,话都没说一句,就下来了,不过众人也不在意,大会继续进行。
“接下来是第六题:天风文德年间,江北吉水县有个穷人家的孩子名叫解缙,聪明好学,七八岁就能吟诗答对,当地百性叫他神童。
一年仲秋,天高气爽。太守大人巡视各地,来到吉水,听县令提到神童解缙,半信半疑。他亲自召见解缙,面试其聪慧颖悟。
太守见解缙五短三粗,面色黝黑,稚气未托,便先笑问:“小孩儿,你父亲以什么为持生计?”
解缙起身回答:“慈父肩挑日月。”
太守大人又问:“那你母亲呢?”
解缙又答:“家母手转乾坤。”
太守一笑,高兴的说:“小神童果然名不虚传!”当即命随从赏了解缙五两银子。
解缙谢过太守,蹦蹦跳跳地走出了衙门。
请问解缙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吗?”
“父亲挑水母亲磨豆腐。”中年人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吸口气,华天立马就说出了答案,快得连那中年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周围众人也都楞楞的看着华天。
过了好一会儿,那中年人才反应过来,急忙说道:
“正确,请这位公子上台领奖。”
华天转头向那年轻公子见他也正看着自己,便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上台去了。
傅明月离家出走已经有半个月了,由于怕被家里派出来找她们的人现,便一路向南游玩,今天刚好游玩到了温城,又正好赶上七夕佳节,吃过晚饭后,见街上如此热闹,便拉着贴身丫鬟小桃出来逛街。
这第六题她也想到了答案,刚想回答,没想到却被人强先了一步,顺着声音转头见那人是一个俊俏的年轻公子,还似笑非笑的看了自己一眼,心里不禁怀疑这人是不是看穿了自己女扮男装,但这个念头刚冒起来便被推翻了,以前在京城里自己也经常女扮男装,但从来没被人不熟悉的人现过,不可能有人能一眼就看出来,接着又想到这可能是那人在向她示威,这想法一冒出来,她是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心里不禁想道:
“哼——自以为是的家伙姐可不一定会输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