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妮一想,仿佛也是。
村子里富裕人家的孩子都不怎么懂事,饿了就吵着要吃,渴了就吵着要喝,还会在地上撒泼打滚。
可穷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帮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
没人会体贴他们,满足他们,只能沉默着干活,否则恐怕被打被骂。
大妮很少去外祖家过年,外祖家比爷奶家要穷,娘生了两个女儿,爷奶就更不愿意叫她去准备给亲家的年礼,娘也没脸带着三张嘴去娘家白吃白喝。
在她的记忆里,自己只有很小的时候去过外祖家。
表兄妹们会带着她上山去玩。
那时候年景好,孩子们干完活长辈就不管了,他们会上山摸知了,放火堆里烧熟了就塞进嘴里吃,他们还会爬树掏鸟窝,回家叫长辈煮成蛋花水,人人都分一口喝。
大妮还记得大舅,大舅是个哑巴,人却很好,对孩子最有耐心。
她爹都没让她骑过脖子,大舅给她骑过,顶着她去看货郎敲糖块,再给她买一文钱的糖。
小时候她还希望大舅是她爹呢。
说出来以后全家都在笑,娘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后来她才知道,娘是大舅带大的,大舅是最大的孩子,从小也要帮父母带更小的,娘小的时候,还对着大舅喊娘。
大妮自己准备了麻布袋,买了两斤糖,又买了三刀腊肉和两条咸鱼,花生也卖了些,然后带着小妮去看布料。
她们多年没去过外祖家,也不知道外祖母和外祖父穿多大的衣裳,买不了成衣,只能卖布过去叫他们自己做。
大妮看好布料,让摊主先给自己留着,她得回去把吃的先放下再过来拿布。
摊主:“若是快收摊了你还没来拿,这布就不算你的了!”
“知道知道。”大妮连忙说,“你放心,就一会儿的功夫。”
工厂只要临近过年的时候才放假,娘忙着呢,她娘如今也变成了半日工,只是早上去,下午要去学着怎么修理织布机,一天到晚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置办年货的事只有她来。
好在县里有廉租房子,下午把妹妹送去育儿所,她自己也去做半日工,一家三口这几个月还是攒下来了不少钱,足够过个好年了。
小妮走得慢,大妮又赶时间,她便蹲下来,叫小妮爬到她背上,她提着麻布袋,背着妹妹回家。
一路上不少人在看她。
“这姑娘力气倒是不小。”
“看着不足十六呢。”
“过了十六说不定能去当兵。”
“多好的体格呀。”
大妮喘着气,心里舒坦,身上好像也更有劲了。
她还能再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