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差点破防。
从没见过谁要求考官徇私舞弊,要求的这样理直气壮的。
不对,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县令将韩影看作青年楷模,他却想让县令帮他舞弊,太让县令失望和痛心了。
县令的脸色黑如锅底,换成别人在他面前说这话,他早命衙役叉出去打板子了。
但对韩影不能如此,毕竟韩影为百姓、为官学办了不少好事。
不能打骂也不能纵容韩影有这种不守律法的想法,怎样才能办到呢?
县令一时之间陷入了纠结之中,
韩影察言观色,察觉到县令恼了,连忙赔着笑脸,往回找补。
‘“大人莫怪,学生和您开玩笑呢。”
“生意刚有点起色,操心的事多,今年的童生试学生力有不逮,明年吧,明年学生忙完这些事,好好静下心来读一年书,再参考也能多几分把握。”
不要小看童生试,一个县少说十几万人口,大的县城,数十万,上百万人口都有可能,只取一百到两百名童生,难度可想而知。
原主的底子就没打好,韩影用一年时间,挑战别人十年寒窗付出的努力,成与不成还不好说。
县令暗暗松了口气,让他严责韩影他不忍心,又不能纵容韩影有这种不守律法的心思,韩影说是开玩笑,等于给县令递了个台阶,县令也就顺势下来了。
“读书的目的,本为修身正心明理,功名之事却在其次。”
“你既然没有把握,多用功一年再考也未为晚矣。”
韩影与县令闲话几句,起身告辞。
县令看着他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师爷不由纳问,“大人每次见韩公子都相谈甚欢,今日怎么……有些不高兴?”
“唉。”县令坐下想喝口水,想起用的手把壶还是韩影送的,心里更堵的慌了。“韩影那小子聪明不用在正途上,反倒想让本官替他舞弊。”
师爷含笑开解县令。
“聪明之人更想走捷拚,不然怎么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大人不必过于忧虑。”
“以小人,韩公子的品行已经是难得好的,常听大人的教诲,自然更加端正。”
县令觉得师爷说的对也不对,师影的毛病是得纠结过来,但,只有他一个人偶尔的点拔远远不够,得有人常在韩影身边对其加以影响。
就像诗里说的,润物细无声嘛。
县令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办法可行,当即吩咐师爷备纸墨,扬扬洒洒给家里修书一封,交给师爷。
“尽快派人送回家中。”
县令没有背着师爷,师爷便将家书的内容看了个大概,摸着山羊胡微笑点头。
“这桩亲事好,小人这就去办。”
师爷走后,县令长长叹了口气,女儿是老妻的心头肉,但愿这桩亲事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