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从云慢慢回到军中,和众将士们说了他受赏赐之事,众人皆庆贺,他却苦笑。
之后大军继续北上,一路向着潞州方向而去。
史从云思绪万千,一开始他也以为是官家恩宠,可他向来想得多,经历也非是个傻白甜的孩子,仔细想想之后就觉得不对了。。。。。
察言观色,官家既是赏赐他,为何懒得多在他身上废半个字,态度也冷漠,且官家夸他也是对着向训说的。
这便怪了,官家的夸奖总有一种刻意说给向训听的感觉。
史从云意识到,他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工具人,并非他入郭荣法眼,而是官家用他说话。
官家特意说向训两次提起他,又夸他勇武,强调他的勇武都看在眼里。
对他则十分冷漠,显然是懒得在他这样的小角色上费口舌,那之前说那么多与他有关的话呢?
史从云猜这些话不为他说,而是说给旁边向训听的。
至于原因只能推测,大概是这几天来张永德在官家耳边唠叨赵匡胤如何如何,向训又在官家耳边说史从云如何如何,求恩赐的意图太露骨。
官家郭荣是个十分有主见之人,很可能对张永德和向训作为颇有不快,感到厌烦,已起敲打之心。
他又看重向训,不好直接斥责向训,那只好敲打,借史从云这个工具人敲打。
赐玉带、锦袍,直接在向训面前把话说明白,就是给向训看的。
意思就是他史从云的勇猛朕知道,看在眼里,不用你三番五次多言;你向训连提起他两次的面子朕已给了,以后勿要多言,朕自有决断。
这就不难解释,他一个小小都头,顶多就是指挥,官家居然破格见他,还专门赏赐。
如果真是那样,他就不是什么得官家赏识前途一片光明了,反之郭荣对他可能有厌恶之情,而非器重,前途只怕一片黯淡。。。。。。。
官家在意的是向训的态度,而非他的小小功绩啊。
向训是好心办坏事。。。。。。。
他别说前途一片光明,很可能未勃先软了。
长叹口气,史从云将这些思绪抛之脑后。
这些也很可能是他胡思乱想,也可能确有其事,反正他左右不了。
脑袋长在郭荣肩上,怎么想是他自己的事,无法干预,既然如此想它干嘛。
得过且过呗,大不了跟着老爹混,也是个二世祖!
念头通达,便不去胡思乱想了。
。。。。。。。
三月二十五,大军过上党,之前逃跑的樊爱能、何徽及其手下部众有些灰溜溜的回来了,还有些被搜捕回来的。
官家停在上党,专门为此事征求大家意见,该如何处理这些临阵脱逃之人。
一开始官家郭荣觉得何徽有功于周朝,而且身为重要将领应该网开一面,绕其不死,戴罪立功。
但张永德说,“官家如果只想固守今日边疆,不思进取,如此处置则可;如果想开疆扩土、威加四海,就应该严惩将领,以整肃军纪,以后士兵将领才不会临阵脱逃。”
官家听后大悦,以为然,下令处斩樊爱能、何徽,以及其部下将校七十余人,以震三军。
同时搜捕逃跑士兵中从军士以上的人,全部诛杀,以此威慑骄横将领和士兵。
效果确实拔群,别的军队不说,光是他手下的兵都收敛许多,之前一直叫嚣着要去北方强小娘的刺头也不敢乱喊了。
七十多颗将校人头啊!其中还有樊爱能、何徽这样统领一路大军的将领,许多人都吓破胆,不敢肆意妄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