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乖乖应了退下,坐回自己平日常坐的位置。这时,屋里年纪大些的女孩还能稳稳坐着,小些的女孩子们已经开始交头接耳了。罗先生重重咳了一声,女孩子们却只当没听见,气得她直摇头叹道:“不象话!真不象话!”最后还是文娴开口,才让屋里安静下来。
今天的课程因时而生,因清明将近,罗先生便教了几首与清明有关的诗词,又说了两三个典故,下课时间就到了。罗先生起身,缓缓地,优雅地走了出去,屋里立时闹腾起来,几个小女孩叽叽喳喳地商量要到其中一人家去开茶会,又说家里做了什么新点心。几个大的皱眉看了她们几眼,优雅地走了出去,便有丫头婆子围上来,护送她们回家了。
文怡向来是等人都走了才离开的,便落在后头回想今天的功课要怎么安排,忽然见文娴走了过来,欲言又止,却迟迟说不出话。
文怡笑了笑:“五姐姐有事与妹妹说?”
文娴迟疑地道:“听说……你昨儿个……发话说要处置一个管事……”
文怡有些意外,她还以为五姐会跟她说六堂姐文慧回来的事,没料到她想说的是周福贵,便皱皱眉:“确有此事,因他去年负责整修祖母的院子,没想到他偷工减料,去年秋天上的新漆如今就剥落了,这样的人,总得给他个教训才是。”忽然想起周福贵原是长房的人,莫非……她问:“五姐姐是从哪里听来的?”
文娴微微红了脸,跟在身后的丫头侍琴看得着急,便替她开口道:“九小姐,那周福贵家的原是我们小姐奶娘的外甥女儿!因她男人坏了事,她求到小姐跟前,叫小姐好不为难!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请九小姐看在我们小姐的面上,从轻发落了吧!”
文娴回头轻斥:“住口!我还没说话,你多什么嘴?!”再看向文怡,脸更红了:“其实我也知道这事是他不对……”
文怡笑了笑,道:“既是五姐姐开了口,妹妹怎能不应呢?只是有一样,他若是在别的事上出了差错还好,偏那是祖母的院子!若妹妹轻易饶了他,岂不是显得对祖母不够尊重?”
文娴失望地低了头,勉强笑道:“这原是正理,他犯了错,本就该罚的,九妹妹罚得好。”侍琴急了:“小姐!”
文怡瞥了她一眼,又微笑道:“这样吧,姐姐回去跟他们说,板子就暂且寄下,只是祖母的院子,还得重新上漆才是。叫周福贵自掏腰包!务必要用好漆,仔仔细细地刷好了,若是三五年后,又出了问题,就加倍罚他板子!”
听琴闻言,还有些不大满意,文娴却大喜,握上文怡的手:“好妹妹,多谢你了!我这就跟他们说去!”
文怡笑眯眯地道:“这本是小事,姐姐何必亲自来说?只需打发个人来说一声就好。论理,底下人办差轻忽,误了主人的事,本就该罚的,仗着亲戚家的几分脸面,要劳动小姐亲自为他说情,实在是不象话。我知道姐姐性子好,但也别太纵着他们才好。”
侍琴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文娴却感激地道:“好妹妹,我知道你是为了我着想,只是……别人求到我面前,我总不好回绝……”
文怡心下暗叹,这位堂姐性子太软了,怪道连文慧都不把她放在眼里,但自己不好说什么,只能低头收拾着笔墨纸砚。
文娴解决了心头大事,暗暗感激文怡,有心要与她亲近,便道:“好妹妹,你去了这么多天,回来后却也不给我传个信。你不知道吧?六妹妹和七弟都来了!是昨儿晚上到的。六妹妹在祖母跟前郑重赔了大礼,还说要向你赔不是呢。好妹妹,你这两天可得空?到我那里坐坐如何?我做个中人,给你们说和,还有一位新的姐妹要给你引见呢!”
文怡笑笑,只问:“是哪家的新姐妹?”
文娴笑道:“是我们太太的娘家侄女儿,原在康城住着,父母都没了,便投奔了来。我见了她,才知道世上原来还有这样和气的姑娘,你见了一定喜欢!”
文怡手上一顿,脑中迅速闪过一个熟悉的面孔,心下不由得一喜:怎会忘了她?原来她是这时候来的!
卷一 望族孤女 第四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下)
第四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下)
第四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下)
二太太段氏的娘家侄女儿。闺名是可柔,年纪比文怡还要小半岁。段家是康城的富户,曾有传言说,康城北郊的土地,十亩里就有八亩是姓段的。老康王在世时,府中每逢饮宴,段家老太爷必是座上客。但后来这位老太爷过世了,老康王也薨了,他的儿子不大卖段家的账,段家的儿子又才干平平,段家便渐渐沉寂下来,家中的土地也日渐减少,后来因有个女儿嫁到平阳顾氏做了填房——也就是顾家长房的二太太——方才恢复了几分元气。等到康王四年前去世,世子进京后养在皇宫里,从京中派了使者来处理了王府名下的产业,段家便彻底沦落成一家普通的富户,坐拥千亩良田与四五间铺面,养活着六七房上百族人,在富商云集的康城过着中等人家的日子,不坏,但也说不上好。
段可柔是段氏二房的独生女儿。也是二太太的亲侄女。她父亲死得不太体面,有传言说是在**楼里与人争风,被人失手打死的。因是他自个儿挑起的争端,又把对方的仆人打死了一个,官府判决,两家各打五十大板,赔钱了事,这还是可柔亲伯父使了银子的结果。段氏二房失了财,可柔母亲气得病倒,挣扎了一年也死了,留下她一个孤女,今天住东家,明天住西家,由几家族人轮流养活。但众人都厌恶她父亲丢了家族的脸面,连她亲伯父都不乐意收养她,最后还是远在平阳的亲姑姑伸出援手,想着平阳离得远,未必能听到闲言闲语,就把她接了过去。
段家的事,是文怡前世从下人的窃窍私语中听来的,她还记得头一回见可柔,是在祖母病重,她上门求大伯祖母于老夫人下帖子请王老太医的时候。那一天,她一进门,离得最近的可柔就笑着跟她见礼:“可是六房的九姐姐?咱们还是头一回见呢!”她那时一心想着祖母的病,只草草回了礼,便上前拜见于老夫人了。可满屋子的人。没几个是正眼瞧她的,甚至她一跪下,二伯母段氏就带着几个堂姐妹避开了,当时文慧的脸上还挂着满满的厌烦,只有走在最后的可柔,担心地看了她一眼。
再见面时,已经是她被二房收养后的事了。可柔常来给四太太请安,与文怡见得也多,两人都是孤女,都是温顺沉静的性子,分外合得来。文怡因要守孝,轻易不出门,身边又没有从六房带过去的婢女,除非别人说起,她对外界的消息几乎是一无所知,是可柔来串门时,告诉她庄中发生的大小事情,让她不至于成了聋子瞎子。就连四伯父四伯母给她说亲的事,也是可柔打听到对方的情况,悄悄告诉她知道的。
那时,段家刚有信来。说要给可柔说一门亲事,对方是个中年富商,已有了几个庶子女,而二伯母段氏似乎没有反对的意思。两个即将面临不幸婚姻的小姐妹,偷偷躲在屋里哭。可柔人如其名,是个懦性子,只能凄凄惨惨地流着泪,打算接受自己的命运,而文怡却毅然剪去一头青丝,出家为尼。
文怡还记得,自己随师父离庄那天,可柔还派了心腹丫环来相送。她已经定了亲事,不日就要出嫁,没法出门,特地让丫环送来了亲手缝制的一双素面布鞋,祝福她一路平安。自那以后,她就再也没听到过可柔的消息了。有一回她路过康城,曾照着记忆中的可柔夫家地址,前去打听,却发现那家人已经新娶了一位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