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梁衡的21堂作文课电子书 > 第22章 语言是文章 的衣裳 文章 语言的三个标准(第1页)

第22章 语言是文章 的衣裳 文章 语言的三个标准(第1页)

语言是文章的衣裳,人靠衣裳马靠鞍,文章漂亮靠语言。一件好的衣裳由面料和裁缝的手艺构成,而词汇和句子就是文章的“面料”。

最后一讲,我们讲文章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衣裳,人靠衣裳马靠鞍,文章漂亮靠语言。一件好的衣裳由面料和裁缝的手艺构成,而词汇和句子就是文章的“面料”。

文章的语言有三个标准:准确、鲜明、生动。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句名言:“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描写一种形状,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形容词。”文章为思想和美而写,只有准确的词汇才能表达准确的思想、美感。美的前提是“真”,月亮有朦胧美,首先是因为有一个真实的月亮。无论从达意还是从审美角度来说,文章写作先得从准确地掌握词汇开始。

准确运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我们先来谈动词的使用。文章中的词分实词和虚词,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而文章是否生动,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用好动词。

动词是描述动作的。事物总是动比静要复杂,对应其状态的复杂,词汇自然也就更多。一篇文章的句子,主要是动宾结构,所以动词使用准确非常重要。比如,要把一件物体分开可以有切、砍、劈、掰、撕、铡、剪等多种动作,分别对应的是切肉、砍树、劈柴、掰玉米、撕布条、铡草、剪纸等。运用动词时,要看动作的对象,即它后面的宾语是什么;还要看主语,即动作的主体是谁;又要看现场、背景、气氛;还要看作者想追求一种什么样的效果,等等。

《水浒传》上常写到李逵挥斧砍杀,不用这个“砍”字,也就没有了李逵。再比如你帮一个人上楼梯,可以用“扶”或“搀”这两个动词,但二者也有细微区别。“扶”是你用力三四分,他用力六七分,以他为主;“搀”是你用力六七分,他用力三四分,以你为主。动词和其他词连用时也有分寸。大致说来,动词在文中用得是否准确,要看四个方面:对象、主体、背景、效果。

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词”而动全身。一个动词在文章中运用得好,整篇文章就生彩。这在古典诗词中体现得更为严格,是牵一“字”而动全身,古代诗人的一项基本功就是炼字。所以有韩愈和贾岛在月下推敲字词的故事。

诗人贾岛作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不确定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一边骑着驴在路上走一边思考,结果撞到了韩愈的轿子。韩愈没有怪罪他,反而下轿和他一起琢磨,最后决定还是用“敲”字比较好。这就是著名的“推敲”的故事。

有一首诗提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了能把一个字用得准确,把几根胡子都捻断了。古人常有一字师的故事。现在我们写文章可以不用这样严格,但是即使不炼字也要炼词。

文章中的动词用得好,文章就会生动、形象、有力,或庄或谐,或雅或俗,都有奇效。下面看《红楼梦》里面的一段。

若问我的膏药,……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宁神定魂,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骨,去死生新,去风散毒。其效如神,贴过便知。

这是《红楼梦》中王道士吹嘘自己膏药的一段话,全是动宾结构,而且动词与宾语的比例几乎达到一比一,生动、灰谐扑面而来。

下面讲讲形容词的运用。

文章像画一样,有黑白和彩色之分。公文、法律文件这种消极修辞的文字,就是黑白的画,而文学作品就是彩色的画。文章所以多彩,关键是用好形容词。

形容词常和名词、动词连用。本来最简单的动宾结构就能说明一个事物,如果再加上形容的手法就更加魅力无穷,更好看,更生动,内涵更加丰富。比如说,“他走在路上”,这话已经说清楚了;“他愉快地走在路上”,更生动。“她笑了”,可以;“她笑得像一朵花一样”,就会更生动。显然,稍加形容就立见光彩。

无论是客观形态,还是人的心理,都是非常复杂的。比如“笑”,就有微笑、大笑、苦笑、窃笑、嬉笑,等等;怒,有大怒、震怒、恼怒、愠怒,等等。形容词的作用与名词、动词不同,它更强调主观色彩。作者想让你注意哪里,他就把哪里单拎出来形容一下。所以,形容词最能体现作者的心理,也最能煽动读者的情绪。

一篇文章全用名词是写不出来的,只用名词和动词勉强可以,但不可能生动,也不美,特别是少了情感的美。只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者结合才能动起来,美起来,才能达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和共鸣。

除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以外,还有一种词,叫做合成词。

词里面包括单纯的词,比如江、海、山、沙发、秋千等;还包括合成词,比如天地、邮局、学习,这都有固定的概念。单纯的词和组合的词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还需要视情况合成一个词,用一个或者几个辅助的字,与一个主要的字结合起来,它实际上已是一个词组。然后用这个词组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感情。运用了合成词后,文章自然就容量大,而且干净生动。下面我们来看这个例子。

这是我写林则徐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当我以十二分的虔诚拜读文物柜中的这些手稿时,顿生一种仰望泰山、遥对长城的肃然之敬,不觉想起了什么……”

你看“拜读”“仰望”“遥对”,这些都是合成词。“拜读”,他读这个东西有一种崇拜的感觉,修饰这个“读”;“仰望”,仰着头看,有一种尊敬的感觉。

再看下面这一段。

大家便准备上车走路。但那玩蛇的汉子却拦住路不肯放行,说少给也行,又突然将夹在腋下的竹盘一翻,那蒙在布里本来蜷成盘状的蛇突然人立前身,探头吐信,咄咄逼人。

这里的“人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蛇伸直了自己的身子,像人一样直立起来,用“人”来修饰这个“立”,就是用一个副词修饰一个动词。这就是合成词了。

文章的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们这里只就词汇而言,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其他还有修辞、句式、风格等等,还是要靠多读、多背、多写才能最终掌握文章语言的艺术,写出好文章。

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功与罪在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将其扭曲再造,像原子裂变一样,产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封建皇帝作为最大的私有者,总是以天下为私。道光帝在禁烟问题上本来就犹豫,大臣中也分两派。我推想,是林则徐那篇著名的奏折,指出若再任鸦片泛滥,几十年后中原将“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狠狠地击中了他的私心。他感到家天下难保,所以就鞭打快牛,顺手给了林一个禁烟钦差。林眼见国危民弱,就出以公心,勇赴重任,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他太天真,不知道自己“回不回”,鸦片“绝不绝”,不是他说了算,还得听皇上的。果然他上任只有一年半,一八四〇年九月,就被革职贬到镇海。第二年七月,又被“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就在林赴疆就罪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他是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人,不管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着身子去堵。半年后治水完毕,所有的人都论功行赏,唯独他得到的却是“仍往伊犁”的谕旨。众情难平,须发皆白的王鼎伤心得泪如滂沱。

林则徐就是在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下西出玉门关的。他以诗言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这诗前两句刻画出他的铮铮铁骨,刚直不阿,后两句道出了他的牢骚与无奈。给我一个谪贬休息的机会,这是皇上的大恩啊,去当一名戍卒正好养拙。你看这话是不是有点像柳永的“奉旨填词”和辛弃疾的“君恩重,且教种芙蓉”。但不同的是,柳被弃于都城闹市,辛被闲置在江南水乡,林却被发往大漠戈壁。辛、柳只是被弃而不用,而林则徐却被钦定为一个政治犯。

但是,自从林则徐开始西行就罪,随着离朝廷渐行渐远,朝中那股阴冷之气也就渐趋淡弱,而民间和中下层官吏对他的热情却渐渐高涨,如离开冰窖走进火炉。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是当年的林则徐没有想到,就是一百五十年后的我们也为之惊喜。

林则徐在广东和镇海被革职时,当地群众就表达出了强烈的愤懑。他们不管皇帝老子怎样说、怎样做,纷纷到林则徐的住处慰问,人数之众,阻塞了街巷。他们为林则徐送靴,送伞,送香炉、明镜,还送来了五十二面颂牌,痛痛快快地表达着自己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抗议。林则徐治河有功之后又一次遭贬,中原立即发起援救高潮,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者酬万金。”林则徐自中原出发后,一路西行,接受着为英雄壮行的洗礼。不论是各级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争着迎送,好一睹他的风采,都想尽力为他做一点事,以减轻他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山高皇帝远,民心任表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