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梁衡的21堂作文课读后感 > 第14章 叙述过程如经其事 文章 五诀之事字诀(第1页)

第14章 叙述过程如经其事 文章 五诀之事字诀(第1页)

事字诀就是直接说事,叙述一个事件,它的对象是“事”和“人”。它的要求是动中有序,追求情节、节奏和悬念,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读下去。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作文课的第十三讲,文章五诀里面的“事”字诀。

“事”字诀就是直接说事,叙述一个事件,它的对象是“事”和“人”,常见的文章有记人、记事、新闻消息和通讯。它的要求是动中有序,追求情节、节奏和悬念,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读下去。

“事”字诀的运用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直接说事。我有一篇短文,《邓小平的坚持》,讲的就是一件事。一九七七年八月,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会议,大家主张恢复高考,但又觉得今年可能来不及了,因为已经是八月份了,希望从明年开始,教育部原来的招生方案报告也已经送出了。邓小平说就从今年开始,打破常规,冬季招生,让教育部把报告追回来,他亲自修改。这一举措,改写了中国“文革”十年的教育史。这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小事。

还有大家熟悉的《史记》里的鸿门宴,项羽设了一个计,要在鸿门宴上杀刘邦,但是由于各人的意见不一致,最后没有杀成,刘邦跑掉了。事件描述很生动。以后就留下了一个成语:鸿门宴。大家可以复习一下那篇课文。

第二种情况,借一件事情来塑造一个人的形象,我把它叫做借事塑形。比如我的文章《将军几死却永生》,写的是抗日名将张自忠。文章用了很多故事来突现张将军的英勇赴死的无畏精神。

第三种情况,借事言情。把一件事情讲出来,自然就把一种情感说出来了。如《母亲石》,通过一件小事写母亲对儿女的感情。

第四种情况,借事说理。这在我们古代的散文里面有专门的一种类别,叫做寓言。就是编一个故事,实际上是说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不一定直接说出来,读者读完后,就明白故事的寓意了。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件事。

北京有一个很有名的宾馆叫京西宾馆,一般涉及国家大事的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宾馆里有一个大会议室,墙上有一幅很大的画,画的是万里长城,是几位名画家一起画的,张爱萍将军还题了诗。后来这几位画家和张将军都去世了。我去开会时看到这幅画,很有感触,人的生命多么短暂,还没有这画纸的寿命长,就写了一篇文章《命薄原来不如纸》,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通过这件具体的事,来说明人生的价值,因此必须专注于精神与文化的传承。这就是借事说理。

好,“事”字诀就讲到这里,下一课我们讲“情”字诀。

附将军几死却永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共和国的由来有多块奠基石,其中之一就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诚如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所说:“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团结御敌,同仇敌忾。国军方面牺牲之最高将领为张自忠将军,八路军方面为代参谋长左权将军。他们所代表的无数先烈用热血凝铸了共和国的基石。

但是,张自忠将军受国人的尊重和纪念还有更深的一层背景。他是一个人格受辱,曾被误为汉奸,几乎被舆论的唾沫星子淹没的人。然而他决然以死洗身,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第一次知道张自忠将军这个名字,是五十六年前考入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就坐落在张自忠路上。想不到五十多年后我有事经过湖北宜城,这里竟是他一九四〇年的战死之地。二〇一五年九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宜城在当年的旧战场处修建了巨大纪念碑,从山脚至山顶铺一千两百余级步道。步道中段留出一段原始地貌,约三十平米,为将军牺牲之地。内有七块坚石,一片绿草,一丛怒放之杜鹃花。激战之后在这里发现了他的遗体,时将军身受八处伤,有枪伤、炮弹炸伤、刺刀伤,可见搏斗之惨烈。一上将级战地最高指挥官这样慷慨赴死于刀丛弹雨之中,实为现代战争中所罕见。将军的热血浸透了身下的土地。后来这个地方就名“血窝”,作特别保留。现在每一个从血窝旁走过的人都会驻足致敬,流下热泪。

将军出身行伍,其成名是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以大刀杀敌。其时中日之国力、军力甚为悬殊。我军还使用冷兵器,每人背大刀一把,只能靠夜战、近战,摸入敌营。一曲《大刀进行曲》响彻长城内外。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在和战两难、进退维谷的状态下,上面命他留在北平,任北平市长与敌虚与委蛇。他明知这是一件要背黑锅的事,为挽大局只好委曲受命。他对南撤的战友送行时说,以后诸君是民族英雄,我怕要被骂为汉奸了。果然民情汹汹,一片喊骂。后日寇野心膨胀,残局已无法维持,他逃出北平,过济南,群众在站台上围攻喊骂,高呼打倒汉奸,他都无法下车。后转道青岛,到南京述职,反接到蒋介石的一纸处分令,这更坐实了他应对平津败局负责。

其实,抗战初期我方研判失误,一不战而失东北,二稍战即退出平津热河。国土沦丧,这本是应由最高当局负责的,而骂名却不公正地落在了他的头上。敌犯土失,官责民斥,有口莫辩,其内心之煎熬可想而知。他明白,如不能洗污,将成秦桧,就誓以死明志。

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抗敌,处事有节。国共合作,常有摩擦,张部却从未有此事。一九三九年一月上面下达“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时两名红色女记者安娥、史沫特莱正在他的防区采访。将军毫不刁难,立派人将她们送至新四军李先念防区。他的干训团有进步教员讲社会发展史,团长说是通共,将人捆绑,他立令释放。西北军另一悍将庞炳勋与张同是冯玉祥的部下,兄弟多年,但中原大战庞叛冯投蒋,并突袭张的师部,欲置其死,张逃得一命。从此两人结下怨仇。

抗战中,冤家路窄,张、庞又同在五战区。临沂战事,庞被日军围困,危在旦夕。当时李宗仁帐下无人,急召张自忠说:“我知你们有旧怨,但那是打内战时的私仇。今庞在前方浴血,是为国难。望你受点委屈,捐弃前嫌,急救之。”张二话没说,带队驰援。出生入死,如赵子龙七进七出,两救庞于临沂,击败号称铁军的日坂垣师团,坂垣羞极,几欲自杀。张部也因此损失五千多人。蒋介石大受感动,亲致电嘉勉,并撤销了对他因“七七事变”失守北平的处分。

将军一向治军极严。临沂之战最激烈时,一营长逃阵,立即枪毙;一旅长进攻不力,阵前撤职。他有这样一个绰号:“扒皮将军。”他经常训戒部下要遵守军纪,爱护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看我不扒了你的皮!”这让我想起三十多年前看到的一则旧事。张带军驻扎某地,借宿民房。一军官强奸民女,第二天被指认出来,立判枪毙。此人是一员猛将,战功无数,对此事也供认不讳,只求暂留一命,让他明天死在杀敌的战场上。众将也为之求情。张不许,只是吩咐去买一副好棺材。事有蹊跷,这个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被枪决入棺,因未至要害,人醒过来后又翻棺而出,不但没有逃走反回来向他报到,并要求杀敌而后死。张仍不许,二次枪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