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典”?就是典故、典型、经典。典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过去的人和事,二是过去书上讲过的话。典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书本中来的,所以要多读书,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同学们好,前面我们讲了文章五诀的前四个,这一课讲最后一个:“典”字诀。
什么是“典”,就是典故、典型、经典。它与前几个不同,前四个都是文章写作的对象,是要直接表现的,都可以独立成文,你可以全篇都在说一个景、一件事、一种情、一个理。但“典”字诀不同,你不可能全篇只说一个典故。所以典在文章中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出现。
典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过去的人和事,二是过去书上讲过的话。这些东西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它们有的已经转化为成语,有的是人们熟悉的句子、故事。我们写文章时可以拿来作为案例,或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这样文章就显得厚重,作者也显得有学问,而且风趣幽默。
典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书本中来的,所以要多读书,俗话讲的“肚子里要有货”,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只有把前面的形、事、情、理四个要素和这个“典”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好文章,所以一个作家的成长其实是生活加读书。
典的使用方法大致有三种,一个是明典,一个是暗典,还有一个作为起兴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兴典。
第一个是明典。
明典就是明明白白地引用过去的典故和文字,典故可以是历史书上的,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里的,或者是民间流传的,总之是人们所熟悉的。文章里面用典好比盖楼房,不是一砖一瓦慢慢地盖,而是预先做好一面墙、一扇窗户,啪地一下装上去,有时虽然只有几个字,却包含了许多内容。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我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里面,讲到瞿秋白被杀害以前,他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仔细地剖析了一遍。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那作者怎么表现他的坦诚呢?就用了这么一个典故:项羽乌江自刎。
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反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没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
秋白不朽!
用项羽自杀的典故来比喻秋白自己解剖自己。
再举一个描写生活的例子。汪曾祺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有一篇文章写家乡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你看他这一段,把清朝袁枚《随园食单》里怎么吃高邮腌鸭蛋拿来作为一个典故,这个鸭蛋一下就有本钱了,文章也就有了厚度。所以大家读这一小段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读文化,用典增加了你文章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厚度。
刚才讲的是明典,接下来我们讲讲暗典。就是不明说,而是暗暗地用了一个典故。
我的文章《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里,有这样一段。
区里要建一座三千亩的大植物园,老王说,没有古树算什么植物园,顶多是个大苗圃,他张口就捐出了一百零八棵古树。他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要让树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爱树。
“爱吾园以及人之园”,就是爱我自己的植物园,更爱城市里的大植物园。这一句话从哪里来的?显然是化用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暗典。
第三个比较难理解,过去没有人讲过,是我自己总结的,但是确实在文章里会用到,我把它叫做“兴典”。什么意思呢?我们写诗歌的时候有一种修辞手法叫做比兴。“比”就是明确的比喻,“兴”就是起一个开头,顺这个头往下说。
有一首长诗叫做《王贵与李香香》,因为用的是陕北民歌的题材,里面有很多的比兴。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作者先说山丹丹花,这有比,也有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