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梁衡的21堂作文课读后感1000字 > 第6章 为什么好文章 大家都爱看 什么是文章 的美(第1页)

第6章 为什么好文章 大家都爱看 什么是文章 的美(第1页)

文章的美体现在哪里呢?第一是真实,不能欺骗,忠实地告诉读者一个东西、一样事物。第二,要有浪漫的发挥,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有舒展情绪的余地。第三,更深一步的要求,要能讲出美的道理。

前面几课讲的是文章怎样为思想而写,怎样表现它的主题。从这一课开始我们讲文章怎样为美而写,就是追求美感,创造美感,让读者感到愉悦。

什么是文章的美呢?就是读后留下的意境。意境比较抽象,通俗地说就是感觉。就是那个动作已经过去(比如读、看、听、吃、游、玩,等等),感觉却还存在,并且迟迟不去。

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在享受美的意境。比如听了一首好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吃了一顿美餐,舌尖留香久久回味;看了一部好电影,一闭上眼睛,画面还在眼前浮动,等等。

如果是文章呢?读后你掩卷闭目,心里却不能平静。或者是文章中的景,或者是情和理,让你兴奋,让你悲伤,让你留恋,等等,这就是意境。因为意境是虚的东西,与实在的物有距离,距离就产生美感。虚的东西总是朦胧的,朦胧也产生美感。所以文章的美感就是你通过描述实在的东西而产生的一种虚的意境,各种各样的意境,让人在精神上去感觉、体味、享受,流连忘返,一读再读。

文章的美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怎样制造这种意境?第一是真实,不能欺骗,忠实地告诉读者一个东西、一样事物。第二,要有浪漫的发挥,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有舒展情绪的余地。第三,更深一步的要求,要能讲出美的道理。

对应于这三个要求,美有三个敌人,第一是模模糊糊,说得不清楚;第二是太死板,说得不生动;第三是毫无道理,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样,我们发现文章的美原来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形境、情境和理境。

形境,就是描写叙述的美,把形象写出来,要求是干净利落,如在眼前。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的记人、记事、写景、游记,还有新闻作品中的消息、通讯。

情境,就是情感的美,是抒情的、浪漫的,让读者心绪不宁,起伏难平。常用于各种抒情的文章,比如亲情、爱情、自然之情、政治之情、河山之情,等等。

理境,就是讲道理,一种哲理的美,要能写出客观真理的美,洞若观火,大彻大悟。常用于文学和新闻作品中的说理,报上的政论、评论、杂文,等等。

这样讲,可能同学们还是觉得有点抽象,下面请看我写的描写春、夏、秋、冬的这四篇文章。仔细体会春天萌动希望的意境、夏天热烈拼搏的意境、秋天秋高气爽的意境和冬天冷静收敛的意境。另外还有一篇《线条之美》,以推理手法剖析美的感觉及怎样创造美。好在我们不必在这一讲中解决全部问题,以后还会分开三个层次,层层剖析。

附春到黄河边

因为写了一篇南方的春天,有读者就要求再写一篇北方的春天,我何尝不愿意呢?作为一个北方人,这个春天在我心里已经藏了几十年,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契机。

北国之春自然比南边要来得迟一些,而且脚步也显得沉稳。回想一下,我第一次对春有较深的感受是在黄河边上,那时也就二十出头。按当时的规定,大学毕业先得到农村去劳动一年,我从北京分配到内蒙古河套劳动。

所谓河套,就是我们在中国地图上看到的,黄河最北之处的那个大拐弯儿,如一个绳套。满一年后我到县里上班,被派的第一个活儿,就是带领民工到黄河边防凌汛。“凌汛”这个词,也是北方早春的专有名词,我也是第一次听到。就是冰封一冬的黄河,在春的回暖中渐次苏醒,冰块开裂,漂流为凌。这流动的冰块如同一场地震或山洪暴发引起的泥石流,是半固体、半液体状,你推我搡,挤挤擦擦,滚滚而下。如果前面走得慢一点,或者还有冰冻未开,后冰叠压,瞬间就会陡立而成冰坝,类似这几年电视上说的堰塞湖。冰河泛滥,人或为鱼鳖,那时就要调飞机炸坝排险了。我就是这样受命于黄河开河之时,踏着春天的脚步走上人生舞台的。

一个小毛驴车,拉着我和我的简单行李,在黄河长长的大堤上,如一个小蚂蚁般缓缓地爬行。堤外是一条凝固的亮晶晶的冰河,直至天际;堤内是一条灌木林带,灰蒙蒙的,连着远处的炊烟。最后,我被丢落在堤边一个守林人的小木屋里——将要在这里等待开河,等待春天的到来。

我的任务是带着十多个民工和两个小毛驴车,每天在十公里长的河段上,来回巡视、备料,特别要警惕河冰的变化。这倒让我能更仔细地体会春的萌动。南方的春天,是给人欣赏的;北方的春天,好像就是召唤人们干活的。我查了写春的古诗词,写北方的极少。大约因它不那么外露。偶有一首,也沉雄豪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般人对黄河的印象是奔腾万里,飞流直下,或是壶口瀑布那样震耳欲聋。其实她在河套这一段面阔如海,是极其安详平和、雍容大度的。闲着时,我就裹一件老羊皮袄,斜躺在河边的沙地上,静静地欣赏着她的容颜。南方的春天是从空中来的,春风、春雨、春色,像一双孩子的小手在轻轻地抚摸你。而北方的春天却是一个隐身侠,从地心深处不知不觉地潜行上来。

脚下的土地在一天天地松软,渐渐有了一点潮气。靠岸边的河冰,已经悄悄地退融,让出一条灰色的曲线。宽阔的河滩上,渗出一片一片的湿地。枯黄的草滩上浮现出一层茸茸的绿意。你用手扒开去看,枯叶下边已露出羞涩的草芽。风吹在脸上也不像前几天那么硬了,太阳愈发地温暖,晒得人身上痒痒的。再看远处的河面,亮晶晶的冰床上,撑开了纵横的裂缝,而中心的主河道上已有小的冰块在浮动。终于有一天早晨,当我爬上河堤时,突然发现满河都是大大小小的浮冰,浩浩荡荡,从天际涌来,犹如一只出海的舰队。阳光从云缝里射下来,银光闪闪,冰块互相撞击着,发出隆隆的响声,碎冰和着浪花炸开在黄色的水面上,开河了!一架值勤的飞机正压低高度,轻轻地掠过河面。

不知何时,河滩上跑来了一群马儿,四蹄翻腾,仰天长鸣,如徐悲鸿笔下的骏马。在农机还不普及的时代,同为耕畜,南方用水牛,中原多黄牛,而河套地区则基本用马。那马儿只要不干活时一律退去笼头,放开缰绳,天高地阔,任其自己去吃草。尤其冬春之际,地里没有什么活儿,更是自由自在。眼前这群欢快的马儿,有的仰起脖子,甩动着鬃毛,有的低头去饮黄河水,更多的是悠闲地亲吻着湿软的土地,啃食着刚刚出土的草芽。当它们跑动起来时,那翻起的马蹄仿佛在传递着在春风中放飞的心情,而那蹄声直接就是春的鼓点。我心里当即涌出一首小诗《河边马》:

俯饮千里水,

仰嘶万里云。

鬓红风吹火,

蹄轻翻细尘。

时间过去半个世纪,我还清楚地记着这首小诗,因为那也是我第一次感知春的味道。

南方这个季节该是阴雨绵绵、水波荡漾的吧,春天是降落在水面上的。所以我怀疑“春回大地”这个词是专为北方之春而造的。你看,先是大地上的小溪解冻了,唱着欢快的歌;接着是田野里沉睡一冬的小麦返青了,绣出一道道绿色的线;黄土路发软了,车马走过,轧出一条条的印辙;土里冬眠的虫儿开始鸣唱了;河滩上的新草发芽了,透出一片新绿。大地母亲就这样分娩着生命。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先民大致按照黄河流域的气候来设定的。南方之春,冬还未尽春又来,生命做着接续的轮回;而北方之春是在冰雪的覆盖下,生命做着短暂的凝固、停歇,突然来一个凤凰涅槃,死而复生。你听,“惊垫”的一声春雷,大地积藏了一冬的郁闷之气一吐为快,它松一松筋骨,伸展着身子,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都在猛然苏醒。就连动物们,也欢快地谈起恋爱,开始“叫春”。人们甩去厚重的冬衣,要下地干活了。地球绕着太阳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春分”点上。

新的一年开始了。

本文被选入

2019年宁夏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

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本文被选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