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玄天修真路 > 第126章 今法炼丹(第1页)

第126章 今法炼丹(第1页)

在捕鱼修炼之余,张元敬开始习练如何用今法炼丹。

但凡炼丹,需要丹方和法门。通常,丹方在载明药材种类和比例外,会扼要说明炼制之法。

比如,阴阳造化炉提供的益神丹丹方,就写明要以阳火阴火轮替烧灼九次,每次三息,然后两火同时灼烧至纯黑。若无此提点,仅靠三种药材,想要炼出益神丹,无异于白日做梦。对于当今修真界常用的丹药,也是如此。因此,他只能用古法炼古丹,今法炼今丹。

炼药是今法炼丹的关键一步,炼药质量不过关,所谓的烧丹就是一句空话。使用的材料自然是炼制百灵丸的几种药材,主药名曰五行草,辅药则有金星子、涵榆果、艾柊根、溧元草、三阳草等,另外再添加一种金石之药,名为紫云石,用以冲和各药。

这几样灵草,品阶较低,并不难见,只在郭氏四筑基、灵运子、灵枢等人储物袋中便找齐了,又在之前学习炼丹术时多有培植,故数量甚多,而紫云石是常见之物,他在蒙山中便搜寻到百斤之多。

百灵丸在炼药上,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将所有药材混合在一起捣碎,力度必须适中,且每一捣需用力均等,不疾不徐,否则,要么用力过甚而药力受损,要么用力不足而药性未合。

第二步则是将紫云石研磨成粉,以药匙将捣碎的药糊挑出拇指盖大小一团,再将紫云粉慢慢洒上,直到这团药糊凝固成丸、通体发紫即可。这一步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眼力与手力,紫云粉过多则成丹时丹丸易废、少则成丹时丹丸易散。

第三步则是将凝好的丹丸放置于灵力充沛的特殊器皿之中结固,通常在七天左右。经此三步,便制成了原丹。

捣药是个细密功夫,考验不止在耐心上,更在灵力的精细控制上。耐心张元敬是不缺,但对法力的精细控制,则是他的弱点。一开始捣药时,往往不过捣个几下,力度就不知不觉变重,待察觉过来后,药力已损。他也不停,继续练习,直到药材全部成为药糊。

按照秦武同、郭宇清的说法,正品的药糊青而发白,他捣出的药糊却是淡青发白,且那青色只是隐约可见,显然药力损伤太多,已不可能成丹。

他反复练习,直到三个月后,方才终于制成合格的药糊。此外,还有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对自身法力控制的水准提高了一大截。

至于凝丸这一步,几本笔记都讲了判断的标准,就是紫中见青,但具体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却是个经验活。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凝丸成败与否,光看凝出的丹丸是判断不了的,只有成丹之后看丹的品相才能见出。

三静斋的那本秘籍倒是解释了几句,其文为“紫需亮、不发暗,青需淡、不发白,丸需凝、不发沉,形圆润、无罅隙”。他尝试了十余次,凡是药丸不发沉则难以圆润,而且总有十数处罅隙;要想圆润无罅隙,总要撒入更多的紫云粉,药丸则如小石子般沉甸甸的。

他只好回过头再去研读几枚炼丹玉简,终于在郭宇清的笔记中得到“流转不息、洒落如雨”八个字。此八字说的是要以灵力将药糊虚握成珠,使之如陀螺般急速转动,同时将紫云粉如雨洒落,两者快慢相成,使药糊各处均匀吸附紫云粉,从而用最少的紫云粉凝成圆润而无罅隙的药丸。此后,再根据药丸色泽和重量,继续撒入紫云粉,形成合格的药丸。

这看似简单一步,他用了六个月时间反复练习,方才纯熟自如,终于凝出了合格的药丸。随后,他将所有储备的百灵丸材料全部用光,得到一百二十六枚合格药丸,放入专门制作的培丹罐中结固成原丹。

单单一个炼药的步骤,用时九个月,也不能说时间很长,但消耗的药材却是一个令人咂舌的数量,便是一个小宗门,也需多年积累,才能提供出来。

数日后,他拿出秦武同的那只青铜炼丹炉,此炉与阴阳造化炉结构相似,也是在炉鼎下方的凹槽中镌刻了一门阵法,只需镶入灵石,便可激活阵法,生出一团火焰来。

此炉生出的是一种白色火焰,据秦武同说,名为九阳精炎,虽比不得天火地炎,也算一种十分少见的高品质丹道之火,结丹以下修士所用丹药,大多可用此火烧制。

这九阳精炎一经点燃,需要烧足三天,火势稳定,炉温足够,方可开炉炼丹。

三日后,张元敬左手法诀一指,将炉盖揭开,右手一挥,便将分出来的一堆八枚原丹送入炉中,炉中热气升腾,原丹进入其中后,便在这热气中来回翻滚。张元敬一见情状与秘籍所言不差,便将法诀一换,将炉盖放下,严严实实封住炉中热气。

丹炉一旦封闭,便不能探视其内,否则会搅乱气机,导致炼丹失败。这里就非常考验丹师的经验和辨识力。一般而言,不过是望闻听尝四法而已。

望,就是上看烟气,丹炉开始是紧闭的,随着火温不断上升,到了一定极限,便会不断冲开鼎盖,逸出少许热气来,凭此可以判断炉中之温;下看精火,这是丹师最重要最基本的功夫,何时用何等之火,需要能辨别火势细微变化,方可丝毫不差。

闻,则是辨识药香,修士五感聪敏,能够轻易分辨气味,故这一条不是太难。

听,则是听炉内动静,原丹在炉内炼到一定火候,便会发出细弱之音,此可根据秘籍去对照,当然,如果是前人记载不详的丹药,便只能自己摸索了。

尝,非是尝丹药,而是尝丹气,炼到最后之时,会有丝丝缕缕丹气从冲开的炉盖下冒出,丹师可稍稍吸入,仔细辨别药性,判断是否已经成丹。

炼制百灵丸自不必四法皆用,只要有两法用熟,便可保成丹五成以上。张元敬为的是习练炼丹手法,自然是多多益善。不过,四法兼用,不免顾此失彼,导致一法难通。

这百灵丸开炉之后,先是大火猛烧,过得一刻钟左右,则转为中火熬炼,待到炉中有轻微哔啵之声,丹香清爽,则可转为小火温养,过得大约两个时辰,丹气甘甜,则可收丹。

几枚玉简的记载,都是说大火白炽,中火白中发黄,小火为暖黄色,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调整精炎,并不是一蹴而就,往往要慢慢把握其中之度,这样火候难免要差了几分。因此,原丹成丹时的各步变化,与秘籍所言就不是同步,自然所听所闻均有差别。

张元敬这第一炉丹,在大火转中火之时,便出了问题,此后步步差错,最后自然是一炉尽墨,无一成丹。

如此,经过五次失败,到了第六炉时,他终于粗粗掌握了精炎调整之法,大火转中、中火转小,均未出大的差错。但是,到了最后之时,他品尝丹气,只得微微甘甜,便匆匆忙忙收了丹,结果一炉之丹,均差了几分火候,仍然无一成丹。

经过这次失败,到了第七炉收丹之时,他心想,既然不好辨识程度,不如晚一点收,这样或许还能成得一枚两枚。待那丹气冒出,他轻轻吸入一缕清香之气,仔细辨别,却仍是微甘不甜,便继续温养,并不急着收丹。

又过了半刻钟,他再尝丹气,此回已是甘甜可口。他想要收丹,转念一想,不如再等数息,更加保险。他心中默念,到得五息之后,再次吸入一缕丹气,舌头一尝,发现甘甜之中略微发苦,心道不好,连忙施展法诀,将炉盖打开,另一只手轻轻一摄,将八枚淡青色药丸抓了出来,虚托掌上,仔细一看,却是色泽有些发黑,显然是火候过了头。

他手指微动,将八枚药丸翻动了几下,挑出一枚颜色尚可的丹丸,扔进嘴里,咽了下去,待得丹丸化开,他已心中有数,此丹可勉强为下品百灵丸。

顿时,他那张沾满烟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尔后这笑意越展越大,最后笑出声来。下苦功而有所得,岂非人生快事!

尔后他又炼了三炉丹,每炉皆是八枚原丹,第一炉成丹四枚,第二炉成丹五枚,第三炉成丹也是五枚,成丹率均在五成以上。丹药品质皆为下品,这主要是因为炼丹水平太低所致。

百灵丸所用药材,最高不过灵品二阶,他以厚土化生功培育,所得灵植年份均超过一百五十年,正常而言,出药都应是上品。现在不过勉强达到下品,自然是他初学有成,水平太次。

余下四十六枚原丹,他没有在这一次全部用完。而是隔了一个月,经过沉淀和消化,并调整好状态后,方才再次开炉炼丹。

有了前次的积累,这一次炼丹颇为顺利,六炉出丹二十八枚,出丹率超过六成,其中下品八枚,中品十四枚,上品六枚,出上品丹的概率也达到二成,已经远远超过合格丹师的水准。这倒让他颇为意外,不禁对自己在炼丹上的天赋甚是得意。

其实,这中间有个关窍,他却是不知。一般丹药,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即使年份相等,在药性上总是有所差别,有的甚至在五行属性上也会稍有出入,这些情形对于炼丹影响甚大。所以,这也是今法炼丹,讲究辨药配药的缘故。

而张元敬的药材,大多是他以厚土化生功培育,药性与五行都是纯正的,炼丹时自然就不存在细微差别导致的干扰问题,成功率自然要比一般丹师强上很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